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朱高炽虽平日深居简出,但朝堂之事也能通过各种隐秘而又可靠的渠道知晓一二,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能够瞒得过他那敏锐而又谨慎的心思。
朱瞻基听了,一脸茫然,眼神中充满了困惑和迷茫。过了好一会儿,还是未能完全反应过来其中的深意和可能隐藏的危机。
大胖胖见状,深深叹气后果断下令:“现在跟我进宫面圣!”
......
在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乾清宫御书房中,朱棣目光急切而专注地盯着朱高煦,内心充满了期待和紧张,静静地等待着他开口汇报。
夏元吉在一旁看似镇定自若,实则内心紧张得如同拉紧的弓弦,随时都可能断裂。他的手指不自觉地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和焦虑。
朱高煦不紧不慢、从容淡定地摊开手中详细而又精美的交易记录,在朱棣和夏元吉那急切而专注、仿佛要将纸张看穿的目光注视下,缓缓说道:“爹,此次品鉴会的交易额,不太理想。”
不理想?
听到这三个字,朱棣和夏元吉的心瞬间如坠冰窖,寒冷彻骨,凉了半截。失望和担忧的情绪瞬间涌上心头,如乌云般笼罩着他们。
为了支持朱高煦举办这次品鉴会,朱棣甚至不惜忍痛割爱,将内帑中珍藏多年、视若珍宝的丝绸和茶叶都慷慨地拿了出来,毫无保留。如今却被告知不太理想?
朱棣怒目圆睁,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黑暗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他正要大发雷霆,痛斥朱高煦办事不力,却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
“此次交易额,不过五百三十二万两。毕竟番商远渡而来,所带银两有限......”
“停停停,你是说卖了五百三十二万两?”朱棣难以置信地追问,声音中充满了惊喜与怀疑,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百三十二万两!
这一数字不仅远远超过了五百万的支出,还多出了整整三十二万两。这一巨大的反差让朱棣的心情瞬间从愤怒转为惊喜,犹如坐过山车一般。
夏元吉惊得目瞪口呆,嘴巴张得大大的,足以塞进一个鸡蛋。一时激动又不小心扯断了几根胡须,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疼痛。
这意味着那原本令朝廷头疼不已、焦头烂额的一千多万两的番货支出,如今竟然全部变成了朝廷的丰厚收入,犹如一场及时雨,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汉王殿下,银子现在何处?”夏元吉迫不及待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和紧张。
如今河南大旱、土地干裂、颗粒无收;山东受灾、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顺天新都建设急需资金、刻不容缓;大运河工程浩大、开支巨大。他这个户部尚书早已焦头烂额、心急如焚,仿佛热锅上的蚂蚁。
朱高煦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解释:“之前有商贾用丝绸和茶叶折现,总共交易额勉强超过九百万两。银子暂时存放在娄江西馆,周忱在那里负责看守,确保万无一失。”
“忙活这么久,连一千万都没到,这品鉴会办得确实不太理想。”朱高煦摇头,似乎对这个成绩仍不太满意,眼中透露出更高的期望和追求。
朱棣和夏元吉面面相觑,脸上不禁一阵发热,仿佛被人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这混账,如此佳绩还不知足?
朱棣咳嗽两声,强压下心中的不满,转而夸赞道:“老二,这差事办得不错。”
“夏元吉,快去收银子,你这次沾了老二的光!”
夏元吉连忙点头,脸上堆满笑容,说道:“汉王殿下乃经商奇才,老臣代灾区百姓谢过殿下。”
客气几句后,夏元吉匆匆赶去娄江西馆,脚步匆匆,不敢有丝毫的耽搁。
待他走后,朱棣看着朱高煦,心情大好。
“老二,差事办得好,想要什么赏赐?”
“爹,儿子想去云南就藩......”
朱棣脸色骤变,惊愕道:“???”
你就这么想远离京城,故意与朕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