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朱棣听了,翻了翻眼皮,脸上露出了犹豫不定的神情。虽然这个办法在理论上看起来十分完美,但如果真的付诸实践,恐怕会引起海外诸国的不满和抗议。
朱高煦敏锐地察觉到了朱棣的顾虑,故意叹了一口气,装作无奈地说道:“爹如果觉得这样做不妥,为了维护所谓的面子,不愿意采取这个法子,那大不了还是给他们五百万两银子就是了。”
“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来到我大明,吃我们的美食,住我们的房屋,还睡我们的姑娘,事情办完之后还赚得盆满钵满,最后腰缠万贯、心满意足地回家……啧啧,我大明真是以无比的怀柔远仁之策对待他们啊,只怕如此一来,全世界都会知道这里有一个慷慨大方却又有些傻气的主人了!”
“混账东西,你骂谁是地主家的傻儿子?!”朱棣听了这番话,顿时怒不可遏,瞪大了眼睛,满脸通红,大声怒吼道。
朱高煦却撇了撇嘴,嘴里小声地嘟囔着:“话虽然说得粗俗了一些,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本来就是事实嘛……”
“逆子,你说什么?!”朱棣再次怒喝道,声音震得御书房的梁柱似乎都微微颤抖。
夏元吉见这父子俩又开始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时间又气又笑。
“皇上,如今河南遭受了严重的大旱,山东也是旱情肆虐,户部已经拿不出足够的资金来进行救灾和赈济了。”
“如果您还坚持一意孤行,不愿意采取有效的措施节省开支、增加收入,那老臣也别无他法,唯有向您告老还乡,恳请皇上恩准!”夏元吉的语气坚决而又悲怆,他深知国家正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和民生困境,如果再不采取果断的行动,后果将不堪设想。
国库已经空虚到了极点,灾区的百姓们连饭都吃不上了,而皇帝却还在为了所谓的面子和虚名,不惜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去讨好那些海外来使。
怎么?难道海外来使是人,我们自己国家的子民就不是人了吗?
当然,这些激烈的话语只能在夏元吉的心中回荡,他在向皇帝进谏时,还是尽量保持了委婉和克制。
朱棣听了夏元吉的这番话,身体微微一震,脸上露出了惊愕和犹豫的神情。他双手叉腰,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步伐显得有些沉重和焦虑。最终,他长叹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罢了,就按照汉王的意思去办吧。这次先减少丝绸和茶叶的赏赐数量,让那些番商去娄江西馆参加品鉴会。”
“就这样吧,汉王留下!”
夏元吉点了点头,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然后识趣地转身离开御书房。
朱高煦则一脸茫然地摸了摸自己的脑袋,心中充满了疑惑,完全不明白朱棣单独留下自己究竟想要说些什么。
朱棣似笑非笑地上下打量着朱高煦,那眼神仿佛能够看穿他的内心,让朱高煦感到浑身不自在,头皮都开始发麻了。过了好一会儿,朱棣才幽幽地开口说道:“你也觉得,朕礼遇那些海外来使的做法,是错误的吗?”
朱高煦微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棣,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爹,您的心思,儿子其实都明白。您无非是想要通过这些举动,向天下证明自己的英明和伟大,展现我大明朝的强盛和繁荣。”
朱棣听了这番话,身体微微一震,脸上露出了动容的神情。这是他第一次,从别人的口中听到对自己内心深处想法的如此准确的理解和剖析。
“不过现在的问题在于,朝廷的财政状况已经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您对外人再好,满足了您个人对于文治武功的追求和渴望,但是那些身处灾区、饱受苦难的灾民们,只会因为您对他们的忽视和冷漠而心生怨恨,甚至会骂您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
朱高煦的话音未落,突然意识到自己说了大逆不道的话,连忙戛然而止。
朱高煦下意识地捂住自己的嘴巴,脸上露出了惊恐和懊悔的表情。
你娘咧!我都说了些什么?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朱棣并未因此而动怒,只是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建文那边,可有回复?”朱棣沉默了片刻之后,突然转移了话题,问道。
距离那封送去给建文的信件,已经过去了整整七日。
“嗯,三日后,灵山寺佛塔。”朱高煦赶忙回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和不安。
“去准备吧!”朱棣挥了挥手,神色疲惫而又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