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在宏伟庄严的乾清宫,一场气氛凝重的朝会正在徐徐展开。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殿内,却未能驱散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压抑。
朱棣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殿下的群臣,他先是仔细询问了几项重大项目的进度,表情严肃而专注。在得到了相关臣子的回禀后,他微微点了点头,神色稍显缓和,似乎对进展还算满意,随后便准备宣布退朝。
然而,就在这看似即将平静结束的时刻,夏元吉却突然跨步而出,打破了这短暂的宁静。
“皇上,七天贸易至今已过两日,可番商们的货物却未能售出几成,如今这状况已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怨声载道啊!”夏元吉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带着深深的忧虑。
“郑和带回来的那些新奇却浮华的物品,引得官民们趋之若鹜,竞相追逐。奢靡之风因此而起,社会风气每况愈下,沉渣纷纷泛起。若再不加以制止,及时警醒世人,恐怕日后将追悔莫及啊!”夏元吉的眉头紧皱,眼中满是焦急。
朱棣听闻此言,眉头不自觉地微微一蹙,脸上闪过一丝沉思之色,但并未立即回应。
此时,黄淮也紧接着挺身而出,奏道:“皇上,秦淮河上的花船之事,虽其存在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但在这短短数日之内,其数量却急剧增加,此乃不争的事实。”他的声音洪亮而急切,“有的官员竟然与海外来使勾结,公然出入青楼狎妓。他们不仅丧失了自身的清正廉洁之德,更是将国家的体面和尊严抛诸脑后,让我大明朝的颜面扫地!”
“世风日下,泥沙俱起。原本清朗宁静的秦淮河,如今变得乌烟瘴气,狎妓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良家妇女不敢上街,闺阁之女紧闭窗扉,就连那些本份的良善小民,也受此不良风气的诱惑,甚至不惜自甘堕落,举债买欢,以致家庭破裂,妻离子散,鸡飞狗跳……这难道就是皇上您所期望的盛世之景吗?”黄淮越说越激动,声音都有些微微颤抖。
黄淮的话音刚落,整个大殿内瞬间鸦雀无声,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大臣们个个神色凝重,有的低头沉思,有的面露忧色,谁也不敢轻易出声。
夏元吉再次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皇上,会同馆中的海外贡使多达千人,每日耗费的银两不下千两。他们在此流连忘返,乐不思蜀,归期遥遥未定。长此以往,朝廷的财政必将不堪重负!”
“再者,一些海外使臣及番商,丝毫不遵守我国的礼仪规范,毫无自我约束之意,日夜酗酒作乐,肆意败坏我国的优良风俗。正所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千里之堤,往往毁于蚁穴啊,皇上!”夏元吉言辞恳切,忧心忡忡。
“臣斗胆恳请皇上,当机立断,赶紧打发他们回国!”夏元吉拱手抱拳,深深弯腰,“如此一来,既能节省朝廷的开支,又能整肃民风,恢复社会的清明与和谐!”
朱棣一直静静地听着这些大臣们的奏报,眉头紧锁,形成了两道深深的沟壑,脸色也越发阴沉。
就在这时,杨士奇也硬着头皮走了出来,爆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皇上,昨日大理寺缉拿了一名国子监贡生。”
朱棣微微一愣,脸色一沉,冷声问道:“又出了何事?”
国子监祭酒胡俨赶忙出列,叹息着说道:“回皇上,此人名叫柳如明,身为国子监贡生,本应专心进学,修养品德,然而他却不思进取,反倒跑到番货贸易市场去做起了买卖。”
“他私自购买珍珠、珊瑚等番货,被礼部官员当场发现并拿下,随后便被移交至大理寺问罪!”胡俨的声音中充满了无奈和惋惜。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瞬间引发了轩然大波。众多文臣们气得满脸通红,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大殿内顿时一片嘈杂。
杨士奇再次长叹道:“皇上一向惜才爱才,对国子监的贡生更是关怀备至,他们的日常吃穿用度皆由朝廷供给,本应心无旁骛,专心学业。然而这柳如明却自甘堕落,做出如此有辱斯文、违法乱纪的勾当。由此可见,大明船队此次带回来的种种物品,所引发的不良风气,已经开始动摇我大明的根基了啊,皇上!”
“混账!”朱棣怒不可遏,猛地将手中的奏章狠狠地摔在了地上。那奏章如同一片落叶,在地上翻滚了几下,才缓缓停下。
原本朱棣推行番货折俸的政策,满心期望能够让官员和百姓都能切实感受到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益处,从而使众人对这项国策心悦诚服,不再有任何异议和反对之声。
然而,这政策推行还未满两日,竟然就暴露出了如此众多且严重的问题。
就如同打开一扇窗户,却迎来了成群的蚊蝇;踏入一片水域,却搅动起了水底的泥沙。如今的大明朝野,真可谓是混乱不堪,一片狼藉!
但朱棣最为恼怒的,还是那些番货的销售情况。
“夏元吉,你方才说番货没有卖出去几成,这究竟是何种状况?”朱棣强压着心中的怒火,声音低沉而威严。
“皇上,据礼部官员的详细统计,郑和此次带回来的一百二十五船番货,历经两日的售卖,总共不过售出了区区十船货物。”夏元吉的声音略微颤抖,显然心中也十分紧张。
“而且售出的大多是珠宝珊瑚等紧俏的装饰品,以及少部分的香料。至于那些药材等相对冷门的货物,则是无人问津,至今仍大量堆积在码头之上,无人理睬!”夏元吉越说声音越低,头也不自觉地垂了下去。
“此外,那些番商竟然拒绝了郑和提出的官价收购,坚决表示要自行售卖!”夏元吉说到此处,偷偷抬眼瞄了一下朱棣的脸色。
听了这番话,朱棣顿时目瞪口呆,满脸的难以置信和惊愕。
这怎么可能?
大明那些富甲一方、财大气粗的商人呢?
他们放着如此赚钱的机会不抓住,究竟还在犹豫等待什么?
没有这些富商巨贾的积极参与,仅仅依靠那些势单力薄的小商小贩,又怎么可能消化得了如此数量庞大的番货?
而且那些番商怎么敢如此大胆拒绝?
他们的货物若一直积压卖不出去,难道就不心急如焚吗?
朱棣猛地转头,目光如利剑一般直直地射向了看似镇定自若的朱高煦,眼神中充满了质疑和探寻的意味。
朱高煦察觉到了朱棣那凌厉的目光,表面上依旧装作若无其事,稳如泰山,但内心却早已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慌乱不已。
跟永乐大帝这样公然对抗,真他娘的刺激啊!
不过朱老四这充满压迫力的目光,着实令人胆寒。
朱棣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随后冷哼了一声。
“你们这群人,除了在这里一味地指责抱怨,就不能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吗?”朱棣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无尽的愤怒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