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烈马长风我乃汉王朱高煦》最新章节。
朱高煦洒脱地转身,迈着决然且坚定的步伐扬长而去,那决绝的背影仿佛承载着无尽的果敢与不羁,只留下一群呆若木鸡、茫然失措的众人。
瞬间,御书房内的气氛变得极为怪异,好似被一层浓稠至极、几乎无法化开的阴霾紧紧包裹。凝重、压抑、沉闷等种种负面情绪相互交织缠绕,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令人几近窒息的无形牢笼之中。
朱棣那原本威严庄重的面容此刻阴沉得犹如即将爆发的可怕雷雨云,浓黑的双眉紧紧拧作一团,眼中喷射而出的怒火仿佛能够将世间的一切瞬间焚烧成灰。他内心对黄淮等人的不满恰似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的狂暴洪流,在其胸腔之中疯狂地激荡冲撞。
他满心愤懑地思忖着,平日里那些人总是高声呼喊着为君分忧的口号,可自己无所作为也就罢了,老二好不容易折腾出了些许成果,这帮不知好歹的家伙竟然还联合起来对其进行攻讦指责!
在朱棣的心中,仅仅凭借着区区几个监生的资格,便能换取如此巨额的财富,无论怎么盘算,这都无疑是一桩极其划算的买卖!
夏元吉眼见气氛尴尬到了极点,连忙试图转移话题。他神色凝重,语气中饱含着深深的忧虑说道:“皇上,郑和从海外带回了数量众多的藩国贡使,他们的吃穿用度统统都要由朝廷来承担。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长此以往下去,这究竟得耗费多少银钱啊?”
朱棣听了,无奈地苦笑一声,那笑容中充斥着无尽的无奈与沧桑,“瞎算盘啊瞎算盘,你呀,仅仅只是看到了眼前那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账,却全然没有算清楚背后那关乎国家重大方略的大账。”
“四夷宾服,万国来朝,这是何等举世瞩目的伟大壮举!这乃是我大明王朝的无上荣耀,是国威的有力彰显!”
“这些番人一旦归国,他们便会成为朕的使者,将我大明的文明与强盛传播至天涯海角的每一个角落,让全世界都能够清楚地知晓我大明的辉煌与伟大!”
夏元吉听了这番慷慨激昂的话语,那紧锁的眉头不但没有丝毫舒展的迹象,反而拧得更加紧凑了。他忧心忡忡地说道:“皇上,微臣实在是难以认同。即便如此传扬出去又能怎样呢?日子终究还是需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去过啊。”
“且看当下,河南正遭受着旱灾的无情肆虐,百姓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山东也是旱灾连连,土地干裂,民生凋敝,苦不堪言;福建更是被倭患所侵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还有那营建顺天,耗费了难以计数的人力物力;北伐南征,战士们浴血奋战,军饷粮草的需求巨大无比;疏浚大运河,工程浩大,资金投入如同无底深渊;编纂《永乐大典》,知识的传承固然至关重要,可这背后所需要的花费简直就是天文数字;再加上郑和下西洋,远航的船队开支巨大,犹如流水一般……”
“国家一年的税收也就仅仅只有三千多万两,算上盐铁矿产等所有的收入,也不过七千多万两而已。可仅仅只是《永乐大典》这一项,就要拨款一千五百万两;顺天的营建又要花费一千多万两;大运河的疏浚同样拿走了一千多万两……”
“六部百司都眼巴巴地朝着户部伸手索要钱财,臣身为这户部尚书,真恨不得将一枚铜钱掰成两半,甚至是四半来花费,皇上您让臣如何应对这捉襟见肘、入不敷出的艰难局面?难道……”
朱棣听到此处,怒不可遏,双目圆睁,那愤怒的眼神仿佛能够喷出熊熊烈火,“行了行了,又是这番老生常谈,你又开始没完没了地抱怨不休了。”
“朕难道还不清楚国库的艰难处境吗?朕这不是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办法来填补这巨大的空虚亏空吗?结果汉王刚刚取得了一点成绩,做出了些许贡献,他们一个个不知好歹地跳出来百般指责,那你们倒是说说看,现在究竟应该如何是好?”
绕来绕去说了一大圈,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最初的那个关键问题。
但夏元吉等人前几天对此束手无策,现在依旧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一个能够妥善解决的有效良策。
在这万般无奈的艰难境地下,郑和再次小心翼翼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朝廷以官价收购一半的番货,然后将其投入市场进行交易,以谋取利润;而另外一半番货,则允许番商自行进行售卖。
朱棣本就心中积压着满满的怒气,听了这番话,索性心一横,决定继续执行番货折俸这个法子。
“从这个月开始,全国所有的官员都不必再去国库领取俸禄,朕就用郑和带回来的番货,折合你们的俸银!”
“番货折俸,为君分忧,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容更改!”
杨士奇等人听闻此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无奈、震惊与忧虑。夏元吉张了张嘴,急切地想要进行劝阻,却被朱棣不耐烦地摆手打断。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都退下吧!”
……
汉王府。
朱高煦刚迈进大门,还未来得及喘口气、歇歇脚,便急匆匆地唤来了周忱与裘广德二人。
“事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故,此次的品鉴会恐怕需要延迟几日才能够举行。”
周忱听了这话,顿时愣住了,满脸的困惑与迷茫,实在是弄不明白这位汉王殿下的真实意图。就在方才,他也在御书房内,亲眼目睹了黄淮等大臣对汉王毫不留情的弹劾,指责其行事肆意妄为、毫无章法。而后,汉王负气决然离去,他也识趣地默默退走。
事情都已经发展到了如此糟糕透顶的地步,他实在是想不明白,汉王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样的底气,还如此坚定不移地坚信能够继续举行品鉴会?
裘广德不明就里,一听这话,顿时急得面红耳赤,眼睛瞪得溜圆。
“王爷,那些富商巨贾们可是在不遗余力、全力以赴地筹措银两啊,现在突然说要暂停品鉴会,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要知道,自己等人没日没夜地辛苦忙碌了整整一日一夜,眼看着即将大功告成,收获满满的丰硕成果,可谁能料到竟然会出现这样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裘广德的心里就像被千万根钢针深深扎刺着一般难受痛苦。
朱高煦倒是显得不慌不忙,轻轻抿了一口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茶水,脸上露出一副胸有成竹、胜券在握的微笑,有条不紊地安排道:“莫要着急,精彩绝伦的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后面还有更多的精彩等着呢。”
“老裘,你速速去告知那些富商巨贾们,让他们不要停歇,继续准备充足的银两,继续有条不紊地调运丝绸、茶叶等各类货物。品鉴会虽然会延迟几日,但最终一定会照常举行。”
“不过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在这之前,他们任何人都不得私自买卖任何番货,否则将被剥夺品鉴会的参会资格,本王日后也定会跟他们秋后算账,绝不姑息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