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

第三十二章 秘阁(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之前赵官家一力主战,下方主张议和的群情汹涌,就显得主战的一时抵挡不住,而一旦官家扔了此事,朝廷真就开始议和,这些主战派成为反对派,却也显得群情汹涌。

而这几天,诸相公因为承上启下,不得不遮掩自己原本立场,一力维持大局不提,宰执之下,三个最大的主战派代表却已经显露了出来,秘阁之中的刑部尚书王庶便是最大的一个主战之人,这是上层官僚的代表;而中下层官员那里,也有很多,尤其是年轻的胡铨在邸报上最为活跃,昨日根本就喊出了议和者斩的口号;至于民间,也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主战之人,却正是胡寅之父,胡安国。

这位大儒的理由说起来跟赵官家还有点像——一旦议和,建炎中兴的那口气就断了,就再难续上了,以后再想战,未必就能起来。

面对着这种情况,身为朝廷重臣,却还是得跟之前一般——所谓尽量维持大局,不要让任何人掀了桌子。

“不能处置胡铨。”想了许久,赵鼎硬着头皮对道。“此时一旦处置了胡铨,便坐视了我们是徇私之人……须知道,此时议和,只是为了迎回二圣,收取京东,稍作修养,并非是要真弃了两河,从此苟安!”

刘大中摇头不止。

言至此处,似乎想起了什么一般的赵鼎复又看向翟汝文:“翟客卿,兄弟之国一事提都不要提,论都不要论,若此时坐实了这个兄弟之国,将来如何再战?”

翟汝文俯首以对,也忍不住叹了口气。

而也就是此时,一直没怎么吭声的枢相张浚也叹了口气:“你们一个个的都叹气,哪里有我在枢密院为难?我都不知道若是岳鹏举自前线上书质问,我该如何应对?”

刘大中拂袖以对:“岳飞自可上密札询问官家!何必我们操心?!”

“军国大事,怎么能如此自以为是?”吏部尚书刘大中言语刚落,其下属、吏部侍郎吕祉便冷笑相对。“这才安生了几年?就把军事视为无物了?岳鹏举部御营前军多是河北流民,东京城周边郦琼及其目下所领八字军也是河北流民,一个不好闹出兵变,谁来担责?!官家将此事托付给秘阁中诸位,诸位就是这般天天叹气,日日抱怨的吗?”

这番话一说出来,刘大中等人自然怒气勃发,而赵鼎心下也有一番气闷,因为这种没有解决事情的方案,只有对立和嘲讽的行为,是眼下追求稳定的宰执们最讨厌的举止。

“此事不可不虑。”但讨厌归讨厌,无奈之下,赵鼎还是抢在刘大中发脾气之前正色言道。“而且要速速做出应对……胡尚书,你有何言语?”

兵部尚书胡世将在吕祉复杂的目光中沉声出列,正色相对:“诸相公、同僚,下官以为可以派一大员驻郦琼部中,以作安抚,直言朝廷没有弃两河之意……至于岳飞处,倒不如取个便宜,暂时隔绝消息,不告诉他议和之事……若官家想与他说,自然会与他说的,咱们这里不要乱插一脚。”

“就这么办!”赵鼎严肃拿了主意。“谁去郦琼军中?”

胡世将拱手以对:“下官责无旁贷。”

赵鼎点点头,便要应许,但也就是此时,忽然间,秘阁窗外一阵喧哗吵闹,竟似有人忽然聚集呼喊一般,和其他人一样,这位当朝都省首相也是心下一惊。

户部尚书林杞、只是装睡的大宗正赵士?赵皇叔二人挨着窗户最近,本能探头去看,却不料隔着两层楼,一只靴子迎面砸来,登时将赵皇叔鼻子砸出血来,复又弹到林尚书面上,疼的二人一起蹲下捂面。

这下子,秘阁三楼的诸中枢重臣自然个个失色。

而此时,喧闹声愈发大了起来,很多言语隔着两层楼根本遮掩不住,楼上诸人不及去救助那两位便知道下面发生了什么。

很快,当值班直也匆匆上楼来,明确无误的告知了下方发生的事情——一群都省、枢密院、六部、九寺、五监出身的中低层官吏似乎早有约定,忽然趁着秘阁会议的时候涌了出来,人数数以十计,乃是要求面见秘阁上的诸位重臣,然后当面询问一些事情!

众人听着便觉得不好,一时不免有些慌乱,但事情还没完,很快又有当值班直慌乱来报,说是宣德楼那里有百余名太学生乘驴车自御道汇集,要公开上书。

这下子,秘阁之上,众人轰然一片……话说,他们中再年轻的人也是经历过靖康时期的,如何不晓得,这是靖康场景重现?!

彼时,金人攻城略地,朝中战和相争,群臣争辩不休,形成分裂之态,士人、太学生也纷纷公开上书,那种政治乱相直接导致渊圣在位区区一年多,换了二十六个宰执,其余六部尚书九卿五监更是数不胜数。

“是官家吗?”听得楼下喧嚷声越来越大,御史中丞李光扶着依旧捂面的户部尚书林杞,却是忍不住懊丧出言。“以退为进?官家何必行此权术?”

此言一出,秘阁之上复又鸦雀无声。

“不是官家!”

“此非官家作态!”

“不会是官家。”

片刻之后,吕好问、赵鼎、张浚,几乎是齐齐出声否定。

但三者的区别是,吕好问说完之后便不再言语,且神色复有哀转之意;而张浚则是摇头不止,一时若有所思;倒是赵鼎继续咬牙下了命令,乃是让班直下去,让下方选个代表出来上楼来讲,又让一直敷衍秘阁会议的国子监祭酒陈公辅赶紧出宣德楼,去接太学生所上之书。

一番言语与吩咐下来,秘阁之上,到底是恢复了许多秩序。而等到下面一番混乱之后,中低层官吏代表上得楼时,秘阁之上诸位中枢重臣,更是早已经严阵以待。

“陈康伯,如何是你?”

赵鼎坐在座中,看着上来的官吏代表居然是都省中自己的左右手之一的左郎中,一时有些发懵。“你平日在都省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如何也掺和此事?”

“好让相公知道,平日一语不妄发,正是要此时言之凿凿,取信于人。”同样三十来岁,与张浚同龄,却是稍晚几年入仕的陈康伯拱手以对,没有丝毫慌乱之态。“赵相公,下官代替都省、枢密院、六部九寺五监,凡官身者七十三人,有‘虑’要说与诸位上官,也有‘疑’要问与诸位上官……可否能言?”

赵鼎一声叹气,却又在几名面色愠怒的大员开口之前颔首相对:“说来。”

“下官等七十三人,外加一百二十五名太学生,全都反对议和。”陈康伯开宗明义,继而细细说来。“其一,在于虑石晋(石敬瑭后晋)故事……”

“不会的。”不等赵鼎言语,礼部尚书朱胜非便似被踩了尾巴的猫一般站出来做答。“国朝不会与金人有丝毫礼仪上的说法,兄弟之国都不会许……陈郎中,不是只有你们知道‘故事’,我们也知道。”

陈康伯朝朱胜非微微颔首,然后扭过头来,继续相对:“其二,在于虑朝廷弃两河士民;其三,在于虑朝廷忘靖康之耻……这是三虑。”

“不会的。”赵鼎叹了口气,赶紧正色做答。“你莫忘了,我自是河东人……朝廷此番议和,只是想借此迎回二圣、取回京东,并稍作修养,无一直和议下去的意思,待修养三年五载,军资充沛,必然北伐。”

“那此二虑一去,却又有两个新虑了。”陈康伯认真听完,不慌不忙,继续拱手言道。“相公,靖康之事,二圣北狩,亘古未有,而所谓大国之耻,非刀兵不可洗,故此,便是迎回二圣,也该以刀兵迎回为妥,若以和议迎回,不怕被人耻笑吗?”

赵鼎为之一滞,倒是一旁的张浚接过话来:“陈郎中多虑了,其实二圣此番能回,乃是官家尧山之胜的结果,已经算是以刀兵迎回了……金人主动议和便是明证,何人敢笑?”

陈康伯点了点头,却又继续说了下去;“既如此,为何不继续以刀兵相应?须知下官等人最后一虑,正在骤然议和,使民心士气尽丧……今日贪图京东、二圣之利,一朝议和,却如何与两河义军、义民交代?而数载之后,人心苟安,军心也丧,北伐不能成又如何?谁来负责?若……”

“我来负责!”听到此处,几位相公正在疑难之时,越来越听不下去的御史中丞李光忽然在座中厉声相对。“尔等尽管告诉天下人,若三年五载后不能起兵北伐,我便撞死在宣德楼前,以复国家血气!”

“可若李中丞死了,依然不能续国家血气,依然不能北伐,或者北伐败了……又该如何?”陈康伯丝毫不在意对方是拥有监察大权的御史中丞。

“难道要我此时撞死,以证清白?!”李光想起那日御前被嘲讽的事情,几乎一般的言语,彻底怒极攻心。“乱了这么久,国家不要修养吗?两河百姓的人心是人心,京东百姓的性命便不是性命了?!只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是忠君爱国,我们就是昏悖之徒、固私之贼?!”

李光此语登时引来许多重臣为之感慨……这里面的主和之人还是很多的,他们多为李光不忿,便是几位主战的相公、重臣,其实也相信李光的私德,继而感慨不及。

“下官未曾说此言。”陈康伯不急不缓,继续拱手相对。“下官此行是来为许多人代言,而李中丞也没必要将如此大的关碍担于一人之身。”

“不错。”对年轻二字有些敏感的张浚也干咳了一声,却又催促陈康伯。“陈郎中,你所言楼下诸人之虑,不管如何,我们都已经知道了,还有什么‘疑’,且继续讲来。”

“是。”陈康伯对着与自己同龄的枢相微微躬身,然后继续从容言道。“所谓疑,其实只有两处……一则,如此议和,不知御营军中河北流民居多的几处该如何安抚?一旦不能处置妥当,起了兵变,又该怎么办?”

“此事我们已经议论过了,正要以兵部胡尚书去见郦副都统。”陈规终于插了句嘴。“枢密院也准备稍作调度防备。”

陈康伯点了点头,然后终于有了一丝犹豫,但还是认真开了口:“最后一处‘疑’……敢问诸位相公、尚书、侍郎、卿丞,官家安否?”

满阁鸦雀无声。

隔了许久,赵鼎方才一声轻叹:“你们到底把我们想成了什么?”

“下官等也知道荒诞,但此次太学生与诸同僚联合,还是想直接见到御容,最起码要看到官家亲笔批复的奏疏才可。”陈康伯昂然相对。

“见到了又如何?只会让官家再度为难。”赵鼎恳切言道。“陈郎中,你们是真以为我们这些人能隔绝内外?还是真以为之前官家对上的主和政潮人比你们少?便是这秘阁之中,宰执尚书之列,也不乏主战之人的,只是大家都能为了大局着眼,各安其职、履行职责罢了!”

“赵相公说的这些我们其实都是懂得。”陈康伯依旧不卑不亢,只是扬声而对。“可我们今日之举只是要让官家知道,这天底下多少还是有一些年轻无知、不晓大局,只以一番鲁莽血气便愿随官家与金人战到底之人的……而非所有文官臣僚都那般思虑周到、稳妥求全,以至于只是想着丰亨豫大的旧日规制。”

秘阁之中,吕好问以下,赵鼎、张浚、刘汲、陈规、李光、刘大中、王庶、朱胜非、胡世将、林杞、梁扬祖、吕祉、翟汝文……等等等等,甚至包括鼻子血迹方干的宗正赵士?,齐齐盯着此人,却又各自无声,偏偏表情各异。

有人叹,有人笑,有人怒,有人哀,不过更多的人则只是严肃瞩目。

而又一次隔了许久之后,赵鼎也终于敛容,继而缓缓点头:“我知道了,我这就去请蓝大官过来。郎中……稍待!”

PS:灵狐六中出现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全大梁都在求我关天幕
(纯瞎写,无逻辑,发疯文,介意勿入)主角苏绾,直播玩梗×物理超度×画风抓马穿越到架空朝代大梁,人在金銮殿,开局女扮男装被天幕曝光肿么破?九品芝麻官,但是赛博朋克。苏绾绑定直播间,在大梁权谋和弹幕文学中,选择了发疯当神棍!(PS:主角会有工具人丈夫但早死)(后世因其太缺德,把她除名)
一把楚葵
盗墓:开局速通南瞎北哑!
盗墓:开局速通南瞎北哑!
张优小名张偷偷,一招退休,来到了盗笔世界。说好的退休,为什么他开局如此惨?饿了三天,身上分币没有!幸好他还有无良系统给留下的技能,荒郊野外的,哪里去找点钱买吃的呢?对不起了,大兄弟,就决定是你了!张优:!!!有杀气!他原本只是想摸点钱啊喂!后面的大兄弟能不能别再追他了?!QAQ……张优:他真的后悔了,他当初就不该偷的!现在跑也跑不掉,走也走不了!QAQ,想死遁了……无邪却笑的一脸邪肆,“张,优!
钮祜禄氏起灵
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
我在奥特世界送快递
「多重人间体」+「奥特火花手镯快递员」+「乐子人」少年穿越为初代奥特曼朋友的天马,成年时的他带着父亲生产的奥特火花枪去其他宇宙推销很多年之后,每次大量奥特曼聚集打怪,手上都会带着同款的奥特火花手镯互相惊叹,身居幕后的天马每次都会在光之国同事面前否认自己的“杰作。起步会简略讲一下昭和,正式从平成开始。
星落的鲸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关于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核心设定:主角:穿越者,成为登基仅三日的少帝刘辩。开局:董卓叛军攻入皇宫,主角狼狈逃亡,九死一生。金手指:现代理工科知识(物理、化学、基础工程、医学常识等)作为核心能力,但需结合时代背景逐步解锁、应用、改良,非无敌。强调实践、试错和本土化。目标:生存、积蓄力量、拨乱反正、重铸汉室荣光,并运用知识推动时代发展(物理登基的双重含义)。风格:历史厚重感+硬核科技种田+权谋斗
呆萌小懒猪i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陈平穿越大明洪武年间。好消息,有系统。坏消息,系统没卵用。要我在大明被朱屠夫处死,回到现实世界继承千亿资产?作死那还不是手拿把掐?可陈平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杀人快准狠出了名的朱元璋,居然死活不杀他!诏狱天牢暗无天日,陈平只能靠教教燕王朱棣混混日子。“什么?大明缺钱?那是你们不懂经济运作,我有一套,专攻经济,利国强民!”“什么?大明缺粮?简单!占城有高产稻,吕宋有红薯,南美有玉米,只要肯派人出海,还
七号棋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