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宋

第三十三章 星汉(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绍宋》最新章节。

“官家说请陈郎中将秘阁楼下诸位要说的言语写一个札子来,他会与太学那边送来的札子一起批复。”秘阁三楼之上,内侍省大押班蓝珪俯首相对秘阁中诸人。“然后就是请诸位稍安勿躁,与太学的诸位一起早些回去工作读书吧……不要给宰执们添麻烦,更不要扰乱秩序,大江南北、中枢地方,多少军国重事都得认真去做才行。”

“臣知道了。”陈康伯微微颔首,却又正色再问。“请问蓝大官,官家只此一言吗?”

“是。”蓝珪当即颔首。

陈康伯见状,居然只是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

倒是赵鼎,实在是撑不住,却又主动插嘴:“蓝大官,敢问官家此时在何处?做何事?”

“不敢瞒赵相公,适才这里闹出动静的时候,官家正在鱼塘边上的石亭内作图……”蓝珪没有丝毫迟疑,即刻做答。

“作图?”赵鼎怔了足足数息方才茫然相询。“作什么图?”

“做《禹迹图》与《华夷图》。”蓝珪认真解释。“这几日官家都在作这两幅图……”

“可是裴秀、贾耽二位的那两幅名图?”赵鼎再度怔了怔才有所反应。

这不怪他,而是赵官家那边的讯息着实让人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实际上,莫说是赵鼎,秘阁中的其他人几乎都有那么一点恍惚之态。

须知道,《禹迹图》乃是偏重水文山脉的地理图,而《华夷图》则是偏重于行政区划的地理图,前者出自西晋裴秀,后者出自唐时贾耽,乃是这年头公认的地理范图,属于那种这些文官大臣一听就头疼的专业高端专业知识范畴。

“正是。”

蓝珪诚恳相对。“这件事其实起于靖康之前,彼时太上道君皇帝下了旨意,着人按照裴、贾二位的旧图,重作《禹迹》、《华夷》二图,准备收于秘阁,再石刻起来,然后列于长安碑林,外加明道宫、洞霄宫等各处的……”

众人听到收于秘阁四字,也是忍不住一起看了看空荡荡的周围。

“结果,到了靖康大变时,这两幅图原本已经完成,石刻也已经做好了九成九,只是没来得及写碑阴罢了。不过,也正是为此,秘阁为金人索求时,这二图因为有石刻,算是免遭于难……”蓝珪不慌不忙,却是继续解释了下去。“前几日,官家听闻诸位在秘阁中日常会议,问起相关图书杂物,却才在延福宫角落找到了两块石碑,便专门取来立在石亭外观摩。但不知为何,官家一看之下,直接说这两幅图细致的地方极为细致,可在京东、辽东处却失真太多,黄河上游西夏那边也有些偏颇,广西、南越处更是荒诞,故意放大长安、洛阳、东京一线同样可笑,便要亲自补正……然而不知道为何,这两幅图却是越补错处越多,如今已经细细补了四五日了。”

秘阁中的众人再度面面相觑,却是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能说什么呢?

非要说,不是不能说,恰恰相反,能说的地方太多了,毕竟处在这个敏感时刻,这位官家不管做点什么事情都是要引人遐思的,《禹迹图》、《华夷图》当然可以引申出许多意思,比如九州全、天下一什么的;而官家打听秘阁收藏也能看出来一点东西,最起码说明官家对这边是了如指掌的;而京东、辽东‘失真’什么的,更是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解读。

实际上,大部分人根本就不觉得赵官家有那个本事可以去补这两幅图,反而认定了这位官家指桑骂槐的意思更多一些……但问题在于,眼下秘阁这边都到了差点闹出政变的地步了,那些东西也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关键是,赵官家终究表达出了不希望乱象影响到朝政运行的态度,这多少让人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随着蓝珪絮絮叨叨将两幅图的破事说了一圈,接下来,吕好问、赵鼎、张浚等人亲自带着蓝大官与陈康伯一起下楼,却是很轻易将楼下原本沸腾之态给安抚了下来。

便是陈康伯也抱着那个靴子微微躬身,直接回去了。

随即,太学生那里在得到旨意并上交了奏疏后也各自散去,一场暴动登时消弭于无形。

然而,表面上的顺理成章并不能遮掩住下方的暗流涌动……突如其来的一场请愿,而且还是秘阁与宣德楼同时发动的请愿,再加上后来陈康伯公开发出了政治宣言,早已经形成了类似于政治暴动的既定事实,不能因为后来官家遣人安抚了下去,就能无视掉它的巨大政治含义。

只能说,经此一事,官僚士大夫内部的主战派力量彰显无疑,而且他们还跟最上方的赵官家形成了遥遥呼应之态,让许多人不得不为局面感到焦虑。

而其他人暂且不提,只说这日晚间,都省相公赵鼎回到家中,左思右想,却是坐立不安,一时再难维持宰相风度……不过很快,他便收到了一个让他觉得有些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邀请,然后即刻趁着暮色便装出行应约去了。

无他,枢密使张浚难得邀请自己老友赵鼎过府一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且说,赵鼎、张浚,外加此时在关西的胡寅,乃是昔日靖康之变里逃到太学中躲避战乱的共患难交情,然后又同时在明道宫官家坠井危机中窥得际遇,继而入了官家眼,依次飞黄腾达起来。

然而,等到眼下时分,三人都已经算是位极人臣,却又很难再有昔日那般共食一盘姜豉的坦荡与亲密了……甚至按照坊间言论,赵张二人早已经是分庭抗礼,不死不休之态。

当然,这就有些无稽了,二人最多是对立,距离靖康前那种党争还是差了许多的。

而且说句良心话,此番情形,也未必就是所谓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很大程度上是三人抓住了天机,一朝来到这个位置后,想要继续交心也显得艰难……因为到了这份上,谁没自己的一批人?谁没自己的一点政见?谁没自己那一点留名青史的野望?

而人跟人之间怎么可能没有不同看法和做派,一旦产生分歧或者结构性矛盾,听谁的?

当然了,不管如何,这一次的议和风波,却是让二人再度风雨同舟了。

“今日的事情元镇兄怎么看?”二人毕竟是那般交情,私下见面,却也没有多余客套,张浚直接在自家院中葡萄藤下摆上凉茶,驱赶了仆从,然后便开门见山。“官家到底是何意?”

“我也在想此事。”赵鼎当着张浚的面,再无白日宰相风度,却是气喘不停,明显有惶然之态。“今日这事断不是官家所为,十之八九是那些人自己串联,最多有王庶、陈公辅、胡安国之流稍作推波助澜……”

“其实这里面也有愚弟的三分放纵。”张浚忽然插嘴,倒是实诚。“我虽没有参与,却也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都说了,今日事情的要害不在今日事情本身上,你便是在后面有些鼓动也不关咱们现在的言语。”赵鼎连连摇头。“今日的要害是说,京中官僚士人中主战者毕竟是少数,可阴燃到今日还是成了火烧连营之势,而军中,尤其是东京周边准备,干脆多半是两河人,断没有这边闹起来,而军中却如此安分的道理?胡世将今日所提,其实已经晚了。除非……”

“除非官家早有调度与言语,否则我也想不到别处去。”张浚接口言道。“还有今日官家只遣一蓝珪过来便轻易按下了这番暴动,更有那日石亭中的言语,可见官家心意已决,而且注定要有所为……元镇兄,不瞒你说,我已经手足失措了!”

“谁不失措?!”赵鼎连连摇头,却又端起凉茶,咕嘟咕嘟灌了一大气下去。

“元镇兄,我主战,你主守;我年轻,你年长;我掌枢机,你掌天下庶务;我望北伐而成葛公名声,你望辅佐中兴得王导事业……可到今日,却是要吴越同舟才对。”张浚长呼了一口气,然后正色起来。“现在是在我私宅,周围一个仆从都没留,你先说还是我先说?”

“我先说。”赵鼎重重放下茶碗,咬牙而对。“而且要说一个大逆不道之语……官家绝不能弑父杀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秦振,作为二十一世纪军事爱好者,在一次国外枪械实弹射击训练时,意外发生炸膛。身死穿越至蓝星,大夏帝国,西南五省巡阅使之子秦政身上。背靠名副其实的西南王父亲,秦政自然不会辜负这具身体的名字,大秦帝国的黑龙旗将会遍布整个蓝星。
流失的回忆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穿越成嬴虔:二十一世纪的小帅,莫名其妙的穿越成秦孝公之兄嬴虔,觉醒护国系统。穿越而来的他,在得知嬴虔触犯秦法被割了鼻刑,后自闭已有十三年,他只好发誓有生之年杀商君保新法,并坦然接受如今的身份。老甘龙:嬴虔不当人子,想拥立他当国君,却不知他在打什么算盘。老世族:嬴虔隐藏二十年之中,变了一个人,他要把我们老世族赶尽杀绝呀!犀首公孙衍:秦有嬴虔,六国不幸,老夫自载也!张仪:前辈乃我辈楷模,仪愿尊先生为
竹莲良缘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关于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重生后的玉逸游居然第二次遇到了世界毁灭!?不过,他发现自己这次却并没有因为世界的毁灭而死去,反倒是成为了一个在不同世界流窜的漂流者。像他这样因为自己的世界毁灭成为了漂流者的人存在一个中继站。漂流者们在那里短暂的休息,然后又不可控制的漂流到其他世界……
秽土转生御研玉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关于颠覆战国之魏国: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天昭六年阙朝内忧不止,外患不断,阙朝本以为会被推翻,可没想到的是赵炎临危受命,带领仅剩的两万人开始斗争,赵炎用兵如神平息内乱,对外抗争。
文元双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