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名义:这一世,我要进部》最新章节。
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祁天佑听见了敲门声。
他没抬头,手指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行指令,才说进来。
门开得不干脆,卡在墙边半晌,
郑归抱着一摞纸站在门口,
肩头沾着雨后的湿气,左手小指断口处泛着旧伤的白。
“祁老师。”他声音压得很低,“土壤修复完成了,可人还没活过来。”
祁天佑合上笔记本,没问你怎么来的,也没问这堆东西是什么。
他知道那是什么。
郑归把材料放在桌上,最上面是《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复印件,
红笔圈出“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一句,
下面叠着三十七张工伤赔偿被拒的申诉书,再往下是工人手写的签名请愿,
密密麻麻的名字挤在一起,像一群不肯散去的影子。
“大风厂改制后,三百二十六人失去社保续缴资格。”他说,
“去年有八个人因尘肺病住院,报销比例不到百分之三十。
他们不是不想干活,是没人要残了的手。”
祁天佑沉默了几秒,抽出牛皮笔记本,
在“京州模式全国推广”下方写下一行新字:
绿色转型,不能只算空气账,也要算人头账。
字落笔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没看,直接按灭。
“你想要什么?”他问。
“不是我想要什么。”郑西坡之子盯着那行字,
“是这些人得有个说法。
环保能搞试点,劳工权益能不能也进政策框架?
哪怕先立个名目?”
祁天佑靠向椅背,袖扣在灯下闪过一道青光。
他想起昨天孙连城汇报时说的那句话:
“关键是得有人扛住前半年的非议。”现在问题来了,谁来扛?
“你准备拿这个去撞哪道门?”他反问。
“我想先从你们这儿撞起。”郑西坡之子直视着他,
“您推青山计划,讲的是生态造血。
可造血的人呢?
他们在地下挖煤三十年,最后换来一张‘协商解除合同’的协议书,签字画押还得自己掏体检费。”
祁天佑没接话,起身走到窗边拉开百叶帘。
楼下车流缓缓移动,一辆公交车停靠站台,乘客蜂拥而上,有人被挤掉帽子也没回头捡。
他关上帘子,转身拨通一个号码:“孙区长,方便出来一趟吗?茶室老位置。”
四十分钟后,单位后巷的静心斋包间里,三人围坐。
孙连城刚开完区常委会,衬衫领口松了一颗扣子,手里捏着速效救心丸的小瓶。
“你要把劳工条款塞进环保政策?”他听完第一反应是皱眉,
“企业本来就嫌审批严,再加一条用工红线,招商组明天就得集体辞职。”
“不是加红线。”祁天佑打开平板,调出京州低碳产业园就业数据表,
“是绑准入。
凡享受环保补贴的企业,必须承诺雇佣一定比例的转型期职工,并建立工伤快速赔付通道。”
孙连城盯着屏幕:“听起来像是变相摊派。”
“这不是摊派。”郑西坡之子接过话,
“这是责任对等。
政府给地、给税优、给项目,企业拿走红利,总得留下点人命钱。”
祁天佑补充:“我们已经在系统里埋了监管逻辑。
卫星定位项目进度,税务绑定信用代码,
下一步完全可以把用工合规纳入数字化审计。
造假?镜头比纪委来得快。”
孙连城低头看着表格里那一栏“再就业培训覆盖率”,手指轻轻点了两下。
“如果真能落地……”他缓缓开口,
“基层执行至少有了尚方宝剑。
以前我说要保民生,领导问你保的是GDP还是人?
现在总算能答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