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一不留神就穿越》最新章节。
大夏 173 年大年初一,吴家堡的年味还浓得化不开。家家户户的春联在晨光里泛着红,昨夜燃放的鞭炮碎屑铺在雪地上,像撒了一层碎金。叶青云难得起得晚些,推开卧房的门,寒风裹着淡淡的梅花香扑面而来,让他精神一振。庭院里的积雪被扫得干净,只有墙角那株梅树,枝桠上还顶着雪,粉色的花瓣沾着霜,美得清冽。
他裹紧棉袍,在庭院里慢慢踱步。年后的吴家堡少了些年三十的喧闹,多了份安稳的闲适,偶尔能听到远处传来孩童的笑声,或是村民们互相道贺的声音。走到庭院西侧的杂物角时,叶青云的脚步突然顿住 —— 雪地里,一朵雪白蓬松的 “花” 正静静躺着,花瓣像揉碎的云絮,轻轻一碰,还会飘起细小的绒絮。
“这是……” 叶青云弯腰捡起那朵 “花”,指尖触到绒絮的瞬间,心脏猛地一跳。这质感、这形态,分明是他穿越前再熟悉不过的棉花!可在这个时代,他从未听人提起过这种作物,之前苦寻御寒的材料,只找到皮毛和麻絮,棉花的影子都没见着。他攥着那朵棉花,手都有些发颤,四处张望,却没看到第二朵,也不知道这 “花” 是从哪里来的。
“来人!” 叶青云的声音带着难掩的激动,很快,正在打扫庭院的伙计跑了过来:“首领,您有吩咐?”
“你见过这东西吗?” 叶青云举起手里的棉花,“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吗?”
伙计凑过来一看,挠了挠头:“回首领,没见过这物件,看着像天上的云絮似的。昨儿个运输队回来,把东西堆在那边的角落,会不会是从他们车上掉下来的?”
叶青云眼睛一亮,立刻让人去叫袁七、耶律夫人和王五。没过多久,几人就匆匆赶来,看到叶青云手里的 “白绒花”,都满脸好奇。
“青云哥,这是什么?看着倒挺好看的,就是摸起来软乎乎的,不像咱们见过的任何花草。” 耶律夫人伸手碰了碰,绒絮沾在她的指尖,轻轻飘落,她忍不住疑惑,“这东西能有什么用?既不能吃,也不能当柴烧吧?”
叶青云刚要开口,袁七突然快步上前,盯着棉花的眼神越来越亮,嘴里还喃喃自语:“像…… 太像了!难道是……” 他猛地抬头,看向叶青云,声音都在发颤:“首领,您这东西是从哪里找到的?这不会是我之前在商队残册里看到的‘白叠’吧?我找了它好几年,都没见着实物,只知道是西域那边的作物,却没想到长这样!”
“白叠?” 叶青云一愣,随即反应过来,“你是说,这就是你之前提过,只在古籍里见过名字的西域作物?”
袁七连连点头,一把接过棉花,翻来覆去地看,激动得脸都红了:“对!就是它!之前我跟西域来的行脚商打听,他们说遥远的高昌地界有种作物叫‘白叠’,秋天成熟后会结出带绒的壳,可没人知道这绒有什么用 —— 有的说只能当柴烧,有的说沾在衣服上刺人,连高昌本地人都嫌弃它,除了偶尔引火,大多时候都烂在地里。我一直觉得这作物不简单,说不定有大用处,可找了好几年,都没见着实物,没想到今天竟在咱们堡里见着了!”
耶律夫人和王五也惊住了。袁七找 “白叠” 的事,他们都听过,却没当回事 —— 毕竟连当地人都觉得没用的东西,能有什么价值?可看叶青云和袁七的反应,这 “白叠” 似乎藏着不为人知的用处。
“青云哥,这‘白叠’到底有什么用啊?” 耶律夫人忍不住问,“连高昌人都用来烧火,难不成还有别的用处?”
叶青云深吸一口气,举起手里的棉花,声音里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用处大了去了!这东西叫棉花,不是花,是它的绒絮!你们想想,咱们冬天穿的棉衣,填的都是麻絮,又硬又沉,穿在身上硌得慌,保暖性还差;盖的被子,要么是粗麻布的,要么是薄皮毛的,前者冷,后者沉。可这棉花,它的绒絮又软又轻,填进衣服里,做成棉袄,比麻絮暖和十倍,还不硌人;织成布,做成棉被,盖着又轻又暖,睡觉都能睡得安稳!”
他顿了顿,又指着棉花的方向:“不仅如此,它的籽能榨油,叫棉籽油,能吃也能点灯;连它的秆子,都能用来烧火或者做肥料!高昌人把它用来烧火,简直是暴殄天物!咱们要是能把这棉花利用起来,以后吴家堡的人过冬,再也不用受冻了!”
这话一出,耶律夫人和王五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他们冬天都受过麻絮棉衣的罪 —— 耶律夫人的贴身丫鬟,去年冬天就因为穿的棉衣太硬,背上磨出了血泡;王五手下的内卫,巡逻时穿的麻絮棉袄不保暖,冻得手都握不住刀。要是真像叶青云说的,棉花能做又软又暖的衣服,那可是解决了吴家堡的大难题!
“快!快去找运输队的人!” 叶青云的声音都有些发颤,“问问他们这‘白叠’是从哪里弄来的,带了多少回来,还有没有更多!”
伙计们不敢耽搁,撒腿就往运输队队员的家里跑。大年初一,运输队的队员们刚和家人团聚,正围坐在桌前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听说首领找他们问 “白绒絮” 的事,都一头雾水,赶紧放下碗筷,跟着伙计往中枢府赶。
带头的运输队队长叫赵虎,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一进庭院就看到叶青云手里的棉花,立刻恍然大悟:“首领,您说的是这东西啊!这是我们从高昌地界带回来的‘白叠’,当地人都叫它‘没用的绒壳’,除了烧火引灶,啥用没有!”
“高昌?你们怎么会带这东西回来?” 叶青云追问,手里的棉花攥得更紧了。
赵虎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大年前几天,我们从西域运货回来,走到高昌城南的木家村,天快黑了,想找地方做饭。可我们带的引火绒用完了,就问村里的人有没有能引火的东西。一个叫木老的村民,就指了指田埂上晒的‘白叠’,说这东西绒多,一点就着,还不要钱。我们看它确实蓬松,就花了五十文钱,买了一车,装在最后一辆车上,沿途做饭都用它引火,确实好用,一点就着,还没什么烟。”
他顿了顿,又说:“回到吴家堡后,我们急着回家跟家人团聚,就把车辆都码在西边的货场,那车没用完的‘白叠’也卸在货场的角落,想着等年后要是还需要引火的,就再用,要是不需要,就扔了或者分给村民烧火。没想到这东西竟让首领这么看重!”
“扔了?” 袁七一听就急了,上前一步抓住赵虎的胳膊,“那车‘白叠’现在还在货场吗?有没有被人动过?快带我们去看看!”
赵虎被袁七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点头:“在!肯定在!我们卸车的时候特意堆在货场最里面,用帆布盖着,没人会动!我这就带你们去!”
一行人急匆匆地往货场赶。货场在吴家堡的西侧,平日里堆放着从各地运来的物资,此时大部分车辆都码放得整整齐齐,盖着厚厚的帆布,只有最里面的角落,堆着一堆半人高的东西,帆布被风吹开一角,露出里面雪白的绒壳 —— 正是叶青云手里的棉花!
叶青云快步走过去,掀开帆布,一股干燥的草木香扑面而来。堆里的 “白叠” 都带着干枯的外壳,有的壳已经裂开,露出里面饱满的绒絮,风一吹,绒絮飘出来,落在雪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雪。他蹲下身子,剥开一个完整的 “白叠” 壳,里面的绒絮比他刚才捡到的更厚实,雪白蓬松,攥在手里轻轻的,却能感觉到明显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