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最新章节。
毛人凤的“寻犬启事”如期出现在《星岛日报》角落,像一颗投入暗流的石子,确认了某种肮脏的“合作”关系。几乎同时,关于“高桥晓”的种种“传奇”,开始通过地下党巧妙散布的渠道以及国民党方面“不情愿”的吹捧,悄然流入OSS的耳朵。
“听说了吗?那个‘高桥晓’,不只是个分析师,据说他几乎凭一己之力重构了日军在南洋的情报网……”
“岂止,传言他对苏联在满洲的动向判断,比克格勃自己还准!”
“美军在特鲁克挨炸前,他似乎就提交过预警报告,可惜没被重视……”
“他手里可能还有日本垮台前埋下的‘宝藏’,涉及巨额资金和未启动的潜伏名单……”
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真假难辨的信息,如同给约翰·卡特和他的OSS小组注射了兴奋剂。卡特看着汇总来的报告,蓝眼睛里闪烁着猎人的光芒。
“一个战略分析天才……可能掌握着大量的日本情报遗产……对苏联有深入了解……”卡特咀嚼着这些关键词,对目标的评估再次升级。“我们必须活捉他!要完整的,能说话,能思考的!他的价值,远超一次简单的处决。”
抓捕的优先级和方式被重新定义:“尽可能避免交火,如必须,只瞄准非致命部位。首要任务是确保目标存活并意识清醒。”
一张以“活捉”为前提的大网,在香港悄然收紧。
陈晓感知着这股变化。街头巷尾那些看似普通的“路人”,眼神中的探究多于杀意;OSS的在各处交通要点的盯梢虽然依旧存在,但距离似乎拉远了些,更像是一种监控而非即刻动手的前奏。
他知道,铺垫起效了。是时候,主动跳进这个为他精心准备的“瓮”中了。
他选择的地点,是九龙城寨边缘的一片废弃船厂。这里地形复杂,棚屋林立,巷道狭窄如迷宫,是上演追逐戏的绝佳舞台,也便于地下党观察和有限度的“介入”,制造混乱,为后续可能营救姐姐创造哪怕一丝机会。
行动前夜,他仔细检查了随身物品。除了必要的现金和一把贴身匕首,他销毁了所有与新身份“陈明”相关的物件。他穿上那身最适合奔跑的深色衣裤,将姐姐那张模糊的剪报小心地塞进内袋,贴近胸口。
“姐,看我的了。”他对着冰冷的空气低语,眼神决绝。
第二天,天色阴沉。陈晓“如期”出现在船厂附近的一个露天茶摊,慢条斯理地喝着廉价的绿茶,姿态放松,仿佛只是个歇脚的过客。
他不需要做什么明显的“暴露”举动,他知道,自己只要出现在这里,OSS的眼线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围上来。
果然,不到一刻钟,那种被多个方向视线锁定的感觉再次出现,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密集,更富有压迫感。
他放下茶钱,起身,不紧不慢地走向船厂深处。
“目标移动,进入预定区域。”卡特通过电话机冷静下达指令,“各组注意,收缩包围圈,A组前压,B组侧翼迂回,C组守住出口。重复,首要目标:活捉。”
废弃的船厂内部,锈蚀的龙门吊如同巨兽的骨架,废弃的船舱堆叠如山,地上散落着各种金属零件和垃圾。陈晓在其中快速穿行,动作敏捷如狸猫,充分利用复杂的地形躲避可能的远程狙击视野。
枪声没有响起,这印证了他的判断——OSS想要活的。
追逐正式开始!
几名OSS行动队员从不同方向扑来,试图包抄。陈晓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时而钻入低矮的船舱,时而跃上堆积的集装箱,总是在间不容发之际避开合围。他甚至还顺手推倒了一堆锈蚀的钢管,制造了一阵刺耳的噪音和短暂的混乱。
“别让他跑了!注意脚下!”
目标的滑溜程度超出了预期。
陈晓内心吐槽:跑?老子今天是来应聘的,跑什么跑!不过面试流程得走完,显得我矜持。
他故意将追兵引向一片相对开阔的拆解区,这里视野较好,便于OSS发挥人数和装备优势,也……更像个适合“最终被捕”的舞台。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一阵激烈的枪声突然从船厂外围传来!伴随着几声粤语的呵斥和英语的咒骂。
不是OSS的人!也不是国民党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