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案要案详情录》最新章节。
一、湘鄂渝系列劫案的阴霾
1991年6月25日,湖南津市一个普通的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这座宁静的小城时,一声刺耳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一名个体香烟批发店老板倒在血泊中,他的shi体旁散落着几包高档香烟和少量现金。这起看似普通的抢劫杀人案,竟是一场持续10年、横跨湘鄂渝三地、震惊全国的系列持枪抢劫杀人案的开端。从1991年到2000年,一个自称"职业劫匪"的男人,带着他的犯罪团伙,在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公然持枪持械抢劫杀人,有组织、有计划地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重大、特大刑事案件,共有28人死于他们的枪口之下,有价值536余万元的国家和人民财物落入了他们的魔爪。
1.1 恶魔的诞生:张军的成长轨迹
张军,1966年8月5日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花林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父母均为普通农民,家境贫寒,在同辈兄妹中排行老幺。少年时期的张军,就表现出争强好胜的性格,对武术颇为着迷。初中毕业后,他便经常参与打架斗殴,成为当地有名的"刺头"。1983年,17岁的张军因打架斗殴被送少管所,在那里度过了3年的少年时光。
张军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性格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12岁时,母亲被查出患有子宫癌,病中她常念叨,想吃一碗肉丸汤,这成了张军当时最大的愿望。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张军攒了一个学期凑足5角钱,跑了30多里路买回一点点肉,亲手做了一碗肉丸汤,给母亲了却了心愿。这段经历在张军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也成为他日后声称"因贫穷而犯罪"的理由之一。
1986年,张军刑满释放,与肖月娥结为夫妻,先后从事过种苎麻、开餐馆、做皮鞋等营生,但收入始终不甚如意。1991年,一心企图"做大生意"的张军,因抢劫未遂而仓皇出逃,开始了四处流窜的犯罪生涯。
1.2 犯罪网络的形成:团伙结构与分工
张军团伙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最初,张军只是单独作案,随着犯罪规模的扩大,他开始有意识地招募同伙,形成了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集团。张军作为团伙的核心和领导者,负责策划、指挥整个犯罪活动,并直接参与大多数抢劫杀人行动。
在长期的犯罪活动中,张军逐步纠集了李泽军、赵正洪、陈世清、严若明等人结成犯罪团伙,非法购买持有枪支弹药,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犯罪。这个犯罪团伙的组织结构相对稳定,成员之间分工明确:
? 核心层:包括张军、李泽军、陈世清、赵正洪等人,他们直接参与抢劫sha人行动,是犯罪的主要实施者。
? 协助层:包括秦直碧、全泓燕、严敏等女性成员,主要负责望风、接应、窝藏枪支弹药等辅助工作。
? 外围层:包括莫金英、纳波、朱加武、王俊等人,他们为犯罪团伙提供枪支弹药,属于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的提供者。
张军对团伙成员实施严格的控制,通过暴力威胁、经济利诱等手段,确保团伙成员对他绝对忠诚。他还通过组织"军事训练"、"实战演习"等方式,提高团伙成员的作案能力和心理素质。
1.3 暴力升级:从街头抢劫到银行劫案
张军团伙的犯罪活动呈现明显的暴力升级趋势。初期(1991-1994年),张军主要进行小规模的抢劫活动,目标多为个体商户、行人等,作案工具多为匕首、自制短枪等。1991年6月25日,张军在湖南津市抢劫个体香烟批发店,这是他的首次作案。1994年11月26日,张军在重庆江北区农贸市场公厕内打死一名男子,抢走现金约6000元。
中期(1995-1998年),随着团伙的形成和壮大,张军开始策划实施更大规模的抢劫活动,目标转向商场黄金柜台、银行储蓄所等场所,作案工具也升级为军用手枪、微型冲锋枪等。1995年12月22日,张军伙同秦直碧抢劫重庆友谊商店沙坪坝分店黄金柜台,向拥挤的人群开了6枪,打死一名清洁工,打伤2名顾客,抢走价值50余万元的金银首饰。1996年12月25日,张军团伙在上海市一百重庆店,打死1人,抢走一楼黄金制品柜价值70万元的金银首饰。1997年11月27日,张军、李泽军、严若明3名劫匪在长沙友谊商城,打死2名营业员,打伤4名营业员和顾客,抢走价值160万元的黄金制品。
后期(1999-2000年),张军团伙的犯罪活动达到顶峰,开始公然抢劫银行运钞车,作案手段更加凶残,造成的伤亡更加惨重。1999年1月4日,张军、李泽军、陈世清、赵政红在武汉武广黄金柜,开枪打死1人,抢走价值350余万元黄金饰品。2000年6月19日,张军团伙在重庆市渝中区陕西路商业银行朝东路储蓄所实施抢劫,打死1名银行职工,打伤2名保安,抢走11万元现钞。2000年9月1日,张军团伙在常德市抢劫农业银行江北支行运钞车,造成7人死亡,这是他们最为血腥的一次作案。
二、张军团伙的犯罪图谱
张军团伙的犯罪活动跨越了湖南、湖北、重庆等多个省市,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犯罪地理图谱。他们精心选择作案地点,巧妙设计逃跑路线,展现出较强的反侦查能力。从1991年到2000年,张军团伙共实施了17起重大刑事案件,杀死26人,杀伤20人,抢劫现金、财物共计600余万元。
2.1 作案区域:跨省市的犯罪网络
张军团伙的作案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重庆三地,形成了一个以常德为中心,向周边省市辐射的犯罪网络。通过分析他们的作案地点,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规律:
? 湖南地区:常德市是张军的家乡,也是团伙的主要活动区域。他们在常德市区及周边县市实施了多起抢劫杀人案,包括1997年11月27日的长沙友谊商城抢劫案、2000年9月1日的常德农业银行运钞车抢劫案等。
? 重庆地区:作为直辖市,重庆商业发达,人流量大,成为张军团伙的重要作案目标。他们在重庆实施了多起商场黄金柜台抢劫案,如1995年12月22日的重庆友谊商店沙坪坝分店抢劫案、1996年12月25日的上海第一百货重庆店抢劫案等。
? 湖北地区:武汉市是张军团伙在湖北的主要作案地点。1999年1月4日,他们在武汉武广黄金柜实施抢劫,抢走价值350余万元的黄金饰品。
张军团伙选择这些地区作案,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这些地区经济相对发达,目标价值高;二是地理位置邻近,便于团伙成员流窜作案;三是这些地区流动人口多,便于作案后隐藏和逃跑。
2.2 作案目标:从个体到金融机构
张军团伙的作案目标呈现出从个体到金融机构的升级趋势。早期,他们主要针对个体商户、行人等小规模目标;中期开始转向商场黄金柜台等中型目标;后期则发展到直接抢劫银行运钞车等大型金融机构。
具体来说,张军团伙的作案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个体商户:如1991年6月25日湖南津市个体香烟批发店抢劫案、1994年11月26日重庆江北区农贸市场抢劫案等。
? 商场黄金柜台:如1995年12月22日重庆友谊商店沙坪坝分店黄金柜台抢劫案、1996年12月25日上海第一百货重庆店黄金柜台抢劫案、1997年11月27日长沙友谊商城黄金柜台抢劫案等。
? 银行储蓄所:如2000年6月19日重庆市渝中区陕西路商业银行朝东路储蓄所抢劫案。
? 银行运钞车:如2000年9月1日常德市农业银行江北支行运钞车抢劫案,这是张军团伙最为严重的一次作案。
张军在选择作案目标时,通常会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和策划。他会提前了解目标的作息规律、安保措施、周边环境等情况,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制定详细的作案计划。例如,在抢劫商场黄金柜台时,他会选择周末或节假日人流量大的时候作案,利用人群混乱掩护犯罪行为;在抢劫银行运钞车时,则会选择运钞车停靠、人员交接的短暂时间窗口实施突袭。
2.3 作案手法:专业化的犯罪模式
张军团伙的作案手法呈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反映了他们长期犯罪经验的积累和不断改进的犯罪技巧。他们的作案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蒙面持枪:张军团伙成员作案时通常戴着帽子或面罩,手持枪支,以掩盖身份并增加威慑力。例如,在2000年9月1日的常德农业银行运钞车抢劫案中,劫匪全部戴帽蒙面,手持微型冲锋枪,分工明确,每人负责枪杀一名经警。
? 快速突袭:张军团伙的作案时间通常控制在几分钟内,以确保快速完成抢劫并迅速撤离。例如,常德"9·1"劫案从开始到结束仅用了2分钟。
? 精确分工:团伙成员在作案时有着明确的分工,包括负责控制现场的、负责抢劫财物的、负责接应的等。例如,在1997年11月27日的长沙友谊商城抢劫案中,张军负责控制现场,李泽军负责抢劫黄金柜台,严若明负责接应。
? 交通工具:张军团伙通常会抢劫出租车作为逃跑工具,作案后将出租车遗弃或藏匿。例如,在1998年12月19日,他们在长沙抢劫湘江宾馆一辆桑塔纳出租车,并开枪打死司机。
? 反侦查措施:张军团伙采取了一系列反侦查措施,如使用假身份证、变换作案地点、销毁证据等。例如,张军在与情妇杨明燕办理结婚手续时,使用的是名为"龙海力"的假身份证。
这些专业化的作案手法,使得张军团伙能够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多次逃脱警方的追捕,成为令各地警方头疼的"幽灵劫匪"。
三、警方的艰难追捕
张军团伙的系列抢劫杀人案引起了各地警方的高度重视。从1991年首案发生开始,湖南、湖北、重庆等地警方就开始了对这伙歹徒的追捕。2000年9月1日的常德农业银行运钞车抢劫案,更是引起了上面的关注,成为gong an bu督办的重点案件。在长达10年的追捕过程中,警方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将这伙穷凶极恶的歹徒一网打尽。
3.1 案件串并:从孤立案件到系列犯罪
在案件初期,由于各地警方信息不畅通,加上张军团伙刻意变换作案地点,使得这些案件被当作孤立的个案处理,未能及时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直到2000年9月1日常德农业银行运钞车抢劫案发生后,警方才开始将这些分散的案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案件链。
2000年9月1日晚,常德"9·1"劫案发生后,湖南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工作。在侦查过程中,警方发现了一系列与该案相关的线索:
? 在鼎城区的一河堤上发现一辆被遗弃的出租车,车内和附近发现了4具被枪杀的尸体,包括安乡县农业银行行长胡梦廉夫妇(死亡时间约在8月15日)、一名出租车司机(死亡时间在8月31日左右)和一具无名尸。
? 在河堤案发地茂密的草丛中找到了一枚弹壳,经检验证实为"9·1"案的第6号枪支发射的。
? 根据群众举报和公安侦查,常德人李京生开的"胖子酒家"纳入了警方的重点视线,经常在此吃饭聚会的有关人员有重大作案嫌疑。
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贻衡在踏勘埋尸现场后,作出了将发生在常德的一系列杀人案串起侦破的决策。这一侦查方向的确立,为破获常德"9·1"劫案打开了突破口。随后,警方进一步将湖南、湖北、重庆等地发生的类似案件进行串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列案件侦查框架。
3.2 侦查手段: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在追捕张军团伙的过程中,警方运用了多种侦查手段,既有传统的调查走访、设卡盘查,也有现代的刑事技术、情报分析等。
传统侦查手段:
? 调查走访:警方通过对案发地周边群众的走访调查,获取有关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例如,在常德"9·1"劫案后,警方走访了大量群众,收集到1万余条线索。
? 设卡盘查:警方在主要交通要道设卡,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盘查,试图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例如,常德"9·1"劫案后,湖南警方在全省设立了194个路卡,出动近万名警力参与堵截。
? 清查行动:警方对宾馆、旅店、出租房屋等场所进行全面清查,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例如,常德"9·1"劫案后,警方在常德全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毯式大清查,共出动2368名公安武警,清查宾馆54家,旅店和路边店658家,出租房屋1万多户。
现代侦查技术:
? 弹道分析:警方通过对现场遗留弹壳的弹道分析,确定作案枪支,并与其他案件中的弹道进行比对,实现案件串并。例如,警方通过对常德"9·1"劫案现场弹壳的分析,发现这些弹壳与重庆、湖北等地案件中的弹壳来自同一批枪支。
? 指纹比对:警方对现场遗留的指纹进行采集和比对,寻找犯罪嫌疑人的线索。例如,在重庆"6·19"抢劫案中,警方通过对现场指纹的比对,锁定了犯罪嫌疑人之一的李泽军。
? 情报分析:警方通过对各类情报的综合分析,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和藏身之处。例如,警方通过对张军团伙成员的通讯记录、消费记录等信息的分析,确定了他们的藏身地点和活动轨迹。
在追捕张军团伙的过程中,传统侦查手段和现代侦查技术的结合发挥了关键作用。特别是在案件后期,随着侦查工作的深入,现代侦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最终抓获犯罪嫌疑人提供了重要支持。
3.3 抓捕行动:多地联动的成功围剿
在掌握了大量线索后,警方开始了对张军团伙成员的抓捕行动。为了确保抓捕行动的成功,警方采取了多地联动、统一指挥的策略,确保对犯罪嫌疑人形成合围之势。
初期抓捕:
2000年9月5日,湖南警方在益阳市成功抓获了犯罪嫌疑人李泽军和赵正洪。当天上午,益阳市公安局副局长唐中元下达了行动命令。11时左右,在市区皇玉堂茶社门前,赵正洪正要搭乘出租车去汽车站,被便衣民警当场抓获。经过突击审讯,赵正洪交代了另一歹徒在益阳市向仓路的藏身之地。警方迅速调集警力对这一地段进行布控包围,将歹徒李泽军一举擒获,同时还从房内搜出一支已上膛的来福猎枪和3发子弹。
中期突破:
随着李泽军和赵正洪的落网,案件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对两人的审讯,警方掌握了更多关于张军团伙的信息,包括其他成员的身份、藏身地点以及张军的可能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