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书后我靠学术反杀病娇太子》最新章节。
身份转变为“观察者(试用期)”带来的变化是潜移默化而切实存在的。苏渺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血玉”以及其背后那套庞大“系统”的联系紧密了一丝。最直观的体现,便是她精神创伤的愈合速度远超预期,不过三五日,那仿佛灵魂被撕裂的剧痛便已消退大半,只余下些微的虚弱感。
而更奇妙的,是她的“视野”。
【规则透镜】的临时权限已然消失,但某种残余的感知力却保留了下来。当她凝神静气,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人或某物上时,不再需要借助星枢全力激发,便能模糊地“看”到一些流转的、代表着气运、状态、乃至与这个世界基础规则关联度的细微光晕与线条。
比如,她看到兄长苏珩周身笼罩着一层坚实而略显黯淡的赤红色光晕(代表军伍煞气与忠诚),其中夹杂着几缕新生的、代表功勋与认可的淡金色气流,正缓慢壮大。这预示着他正在逐渐被朝堂重新接纳,但根基尚浅。
又比如,她看到墨规身上缠绕着一条与自身灵魂紧密相连的、代表“守护”誓约的银色丝线,坚韧而稳定。
甚至看向院中的一草一木,她也能隐约感知到它们那极其微弱、却遵循着生长枯荣规律的“生命轨迹”光晕。
这并非读心,也非预知,更像是一种基于“规则”的视觉,让她能直观地观测到许多原本不可见的信息层面。苏渺将这种能力称之为 “规则视觉” 。
这能力目前还很微弱,观测范围有限,且无法持久,消耗的依旧是她的精神力。但无疑,这是一个极其强大的辅助工具,无论是在朝堂博弈,还是在探索世界奥秘上。
她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新能力。
当赵砚前来汇报格物社近期事务,并隐晦提及某些官员对格物社骤然得势表示不满,暗中阻挠新技术推广时,苏渺凝神看向他带来的几份奏报副本和人员名单。
在她的“规则视觉”下,那些文字仿佛活了过来,与背后之人的气运光晕产生了微弱的连接。她能看到几个名字背后缠绕着灰暗的、代表“嫉妒”与“保守”的浊气,也能看到少数几个名字散发着微弱的、代表“好奇”与“接纳”的清气。
“吏部张侍郎、工部刘主事,”苏渺指着名单上的两个名字,对赵砚平静道,“此二人,可重点接触。他们并非真心反对,只是畏于旧势,心存疑虑。将改良农具在试点州县增产的具体数据,尤其是百姓受惠的实例,整理成册,单独送予他们。至于其他人……”她目光扫过那几个浊气缠绕的名字,“暂且不必浪费精力,待大势明朗,他们自会转向。”
赵砚虽不明所以,但对苏渺的判断深信不疑,立刻领命而去。事后证明,苏渺的指示精准无比,张、刘二人果然态度松动,成为了格物社在朝中最初的助力。
这只是牛刀小试。
真正考验她这“观察者”能力的,是皇帝终于下旨,召她入宫觐见。
这在意料之中。北邙山之事震动朝野,她这个名义上的“功臣”兼太子曾经的“未婚侧妃”,皇帝不可能一直晾着。
此次觐见,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她个人的安危与未来,更关乎苏家能否真正沉冤得雪,也关乎她能否借助朝廷的力量,进一步探寻世界的真相,并应对可能存在的、来自“系统”警告的“连锁反应”。
入宫前,苏渺做了万全准备。她换上了一身素雅而不失庄重的衣裙,妆容清淡,恰到好处地掩饰了伤势初愈的些许苍白,又凸显出一种历经磨难后的沉静气质。
在庄严肃穆的乾元殿,苏渺见到了当今天子,永熙帝。
永熙帝年近五旬,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不怒自威。他端坐于龙椅之上,周身笼罩着一层浓郁得化不开的、代表着皇权与国运的紫金色光晕。但这光晕并非浑然一体,其内部隐隐有几道细微的裂痕与灰暗的阻滞,显示出帝国潜藏的危机与帝王内心的忧思。
在苏渺的“规则视觉”下,她能模糊地看到几条无形的“线”从皇帝身上延伸出去,连接着殿外的江山社稷,也连接着……宗人府方向,那代表萧景珩的、此刻已变得极其黯淡且混乱不堪的光团。
“臣女苏渺,叩见陛下。”苏渺依礼参拜,姿态从容,声音平稳。
“平身。”永熙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目光落在苏渺身上,带着审视,“你身子可好些了?”
“劳陛下挂心,已无大碍。”苏渺起身,垂首恭立。
“北邙山之事,苏珩已详细奏报。你与格物社众人,有功于社稷。”永熙帝缓缓道,“说说吧,你想要何赏赐?”
这是惯例,也是试探。
苏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微微抬头,目光平静地迎向皇帝。在她的“规则视觉”中,皇帝周身那紫金色光晕随着他的话语,产生着细微的波动。当她听到“赏赐”二字时,能感觉到光晕中闪过一丝代表着“权衡”与“顾虑”的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