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遗孀与忠犬小叔》最新章节。
			     笼罩府城多日的阴霾,终于在初春微寒的风中渐渐散去。
 赵家小院的日子,重新恢复了它固有的、带着烟火气的平静节奏。
 院门紧闭,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不安。
 这些日子,竟恍惚恢复了几分过年时的意味,一家人整日里厮守在一起。
 玉娘在屋里安静地做着针线,赵攸挨着她,神情专注地学着穿针引线。
 小鲤时而逗弄着咿呀学语的弟弟,时而又缠到赵惊弦膝前,央他讲故事。
 团团除了喊娘,偶尔还能蹦出几个简短的字句,引得满屋莞尔。
 赵惊弦多半时间待在房里,书页翻动时发出沙沙轻响。
 赵母则是卧病在床慢慢修养。
 没几日,一声声清脆响亮的铜锣声,由远及近,划破了街巷的宁静。
 官差们沿街宣告:“时疫已除,府城禁令解除!百姓可正常外出!”
 那锣声和呼喊,瞬间唤醒了沉寂已久的街市。
 紧闭的门户次第打开,探头探脑的邻居们脸上带着久违的轻松,互相拱手问候。
 街头巷尾,久违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车轮碾过石板路的辘辘声,像解冻的河水般重新流淌起来。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一种重获自由的鲜活气息。
 赵母的身体,在家人的悉心照料和这份安宁的滋养下,已能自己下地走路,不再需要人时时搀扶,只是动作比从前缓慢了些,那场突如其来的高热,终究是抽走了她不少精气神,脸颊凹陷的痕迹还未完全褪去,眼神也少了些往日的利落,添了几分易感的疲惫。
 这日天气晴好,阳光晒得人身上暖融融的,赵母便踱到了巷口和几个相熟的大娘闲聊。
 大家讨论的主要话题自然是这场时疫。
 消息灵通的孙大娘拍着大腿:“唉,你们是不知道啊!就咱们这条街,前前后后发了高热、被抬进棚子里的,少说也有十来个!”
 她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指比划着,“东头王铁匠家的小儿子,西边靠水井的刘寡妇……万幸大多都挺过来了。只是……”
 她顿了顿,带着悲凉:“就是街尾那家的胡老汉,没熬住,听说抬回他家时,听说他老伴儿当场就哭背过气去了。”
 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唏嘘声。
 赵母只觉得一阵后怕,在那棚子醒过来时她只以为自己是回光返照,活不了了,真是老天开恩啊!
 就在这市井生活复苏之际,一封书信送到了赵家。信封上印着“横渠书院”的钤记。
 赵惊弦拆开信,目光快速扫过字句。
 信中确认了开学的确切日期,三日后。
 他没告诉家人,只想着离家的的前一晚再告知她们。
 他怕赵母会更加急迫催促他在回书院前与玉娘完婚。
 让他没想到的是,就在当天午后,趁着家中其他人都在各自房中歇晌,赵母来他屋里。
 “二郎,如今城里做买卖的铺子都开了,要买什么方便得很。你赶紧跟玉娘商量,把事办了。”她顿了顿,露出近乎得意的笑容:“娘早上出去买菜,顺道儿已经把红纸、红烛,还有那喜字窗花、炮仗……办婚事该用的要紧东西,都置办齐了!你看还缺些什么?马上去添上!”
 赵惊弦太阳穴突突直跳。
 “多谢娘为我费心了,您先帮我裁剪红纸,我过两日就要回书院了,等我休沐回来再和玉娘商量。”赵惊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