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系统核心代码的最后一道防火墙在秦知语指尖下无声瓦解,屏幕中央跳出的那行古老提示符,像一枚投入深潭的石子,瞬间在她心湖激起滔天巨浪。
帝国积分已达上限,是否执行终极兑换?
选项只有两个:【建立个人纪念馆】【删除系统】。
没有第三个选项,没有返回,更没有取消。
这行字仿佛带着沈昭岐独有的温度与决绝,跨越了十年的数据洪流,安静地呈现在她面前。
个人纪念馆,它将利用系统遍布全球的节点,建立一个永不磨灭的数字丰碑,将沈昭岐的一切——他的思想、他的布局、他的每一个传奇瞬间,都以最辉煌的方式镌刻下来,供后世敬仰。
他将成为新时代的数字神明。
而另一个选项,则是彻底的湮灭。
删除系统,意味着斩断这一切的根基,让那曾经搅动世界风云的“商业帝国重建系统”化为宇宙中最不起眼的0和1。
秦知语的手指悬停在半空,微微颤抖。
她仿佛能看到,在那个选项背后,是沈昭岐含笑的眼睛。
他用了十年时间,亲手缔造了一个庞大的、足以改变世界的工具,却在终点处,为它预设了一场最彻底的自我毁灭。
他从不想要一个帝国,他想要的,只是一个能让野草自由生长的春天。
就在她凝视着屏幕的时候,在遥远的黔北山区,连绵的暴雨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
浑浊的泥石流如同一头愤怒的巨兽,撕裂了山体,将连接山外唯一的运输要道彻底吞噬。
数十户人家被困深山,存粮告急,恐慌如暴雨前的乌云,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绝望之际,有人在路边一棵快要被洪水淹没的枯树上,发现了一个用防水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东西。
解开一看,竟是一大袋高热量的压缩饼干。
包裹上贴着一张同样被精心保护的纸条,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若取一包,请留一句真话。”
没有署名,没有来由,仿佛是山神无声的馈赠。
第一个拿到饼干的汉子,是个家里有三个孩子的父亲。
他看着嗷嗷待哺的娃,本想多拿几包,可看到那句“请留一句真话”时,他涨红了脸,最终只取走一包,用兜里的炭笔在纸条背面写下:“我家还有三个月存粮,只是肉吃完了。”
这个举动仿佛一个开关。
次日清晨,枯树下非但没有变空,反而多出了三小袋米、两瓶菜籽油和一罐豆瓣酱。
纸条上多了几行字:“娃儿爱吃辣,这瓶豆瓣酱是去年新做的,多带了。”“说谎的人,吃不下饭。”“我家男人去探路了,他说东边山坳还能走驴。”
第三天,消息传到了邻村。
那个同样被暴雨困扰,但地势稍高、情况稍好的村子,竟自发组织了一支驴队,驮着自家省下来的粮食,踏着湿滑难行的山路送了过来。
领头的老村长摆了摆手,拒绝了这边的感谢,他浑浊的眼睛里闪着光:“这不是救灾,是还账。去年我们村遭了旱,眼看就要饿肚子,有人半夜给我们送来了几百斤面。我们不知道他是谁,只知道那份恩情,得还。”
从那天起,这棵枯树渐渐成了附近几个村寨的“诚实路口”。
谁家有余粮,就挂一点上去;谁家有急需,就取一份下来,再留下一句心里话。
村民们给它取了个名字,叫“不说谎的哨兵”。
千里之外,共信链数据中心。
林晚正对着一块巨大的数据瀑布墙,眉头紧锁。
她发现了一个无法用现有算法解释的现象:“共信链”的用户在主平台之外,自发创建了成千上万个子频道。
这些子频道的命名方式惊人地一致,充满了坚韧而乐观的生命力:“今天风大但我还在”“锅冷了火没灭”“浪大网满2.0”。
更让她感到震撼的,是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频道之间,形成了一种无需任何中心协调的、精准高效的互助机制。
福建的茶园因为天气原因急缺采茶工,消息刚在“风大还在”频道发布不到半小时,江西“浪大网满”频道的果农们就自发组织了三辆货车,连夜赶去支援。
内蒙古的牧民因物流中断导致奶制品滞销,广东“火没灭”频道的主播们立刻腾出自己晚间八点的黄金时段,进行了一场长达四小时的义播,所有收入直接打入牧民账户。
这一切的背后,没有算法推荐,没有平台调度,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者。
林晚调取了所有底层数据,发现驱动这一切的,仅仅是用户之间因为长期高频互动而形成的一种近乎本能的“信任惯性”。
信任,成了最高效的算法。
在集团的技术会议上,面对满座的顶尖工程师,林晚关掉了复杂的模型图,只留下了一片空白的屏幕。
她深吸一口气,用一种近乎宣告的语气说:“我们的平台已经死了。它作为一个由代码和服务器构成的工具,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活着的,是一种我们无法定义、无法控制,也无法预测的新物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同一时间,纽约,联合国总部。
周执作为特邀代表,正在分享中国乡村治理的“花椒村模式”。
当他介绍完那套以信任为基础的社区自治体系后,一位来自欧洲的社会学家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周先生,我承认这套体系非常迷人,但它似乎高度依赖于一个精神领袖,也就是你们口中的沈先生。如果有一天,你们的带头人消失了,这套脆弱的体系还能独立运转吗?”
会场一片安静,所有人都看向周执。
周执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助手说:“帮我连线西南花椒村小学,实时信号。”
几秒钟后,大屏幕上出现了一间简陋但明亮的教室。
一群皮肤黝黑的孩子正在排练一出话剧,剧名叫《烟引茶》。
一个扮演沈昭岐的小男孩,面对扮演村民的孩子们,说出了一句剧本上没有的台词,他的声音稚嫩却坚定:“我不是什么神仙,我只是一个怕辜负了这片土地的人。”
镜头扫过教室的墙壁,墙上挂着一块从废墟里捡来的碎碑残片,下面用粉笔写着一行字:“纪念最好的方式,是去做一件他做过的事。”
台下的孩子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联合国会场里,掌声也雷动起来。
而周执只是侧过头,用只有翻译能听到的声音低声说:“他已经不在很久了,可是你看,人人都还记得该怎么活。”
就在周执的掌声响彻联合国时,秦念慈正在主持修订新一版的《民间信用评定标准》。
她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举报一家名叫“拙诚助农”的企业,在申报“年度助农之星”时虚报扶贫成果。
调查组迅速介入,发现该企业确实存在严重的宣传夸大行为,数据报告做得一塌糊涂。
但当他们深入到其帮扶的五个偏远村落时,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近两年,这五个村子的人均收入真实增长超过了百分之四十,家家户户都盖了新房。
进一步走访才得知,这家企业的负责人,竟是沈昭岐早年开剧本杀店时带过的一个学徒。
这个年轻人嘴笨,不懂任何传播和营销技巧,只会默默践行沈昭岐当年教他的那句“演得真,不如做得真”。
眼看项目要因为缺乏宣传而断了资金,他只好找了个广告公司,胡乱吹嘘了一番。
村民们听闻他要被处罚,自发地围住了调查组,七嘴八舌地为他求情:“秦法官,那娃儿是不咋会说话,可我们现在吃得上肉了!”“他的数据是假的,但我们兜里的钱是真的啊!”
秦念慈的最终裁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撤销“拙诚助农”的虚假称号及评选资格,但保留对其项目的全部资源支持,并责成共信链基金会派专人辅导其规范化运营。
同时,她在新修订的评定标准中,破例加入了一条全新的条款——“善意动机审查”。
在最终的评审会上,秦念慈说:“我们的标准不应该只是一把冰冷的尺子。比起那些完美无瑕的数据,我更愿意相信那些笨拙的、滚烫的真诚。”
而那个被无数人牵挂、议论、纪念的沈昭岐,此刻正潜入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他像一个最普通的山民,戴着草帽,皮肤黝黑,目光平静。
他发现,这里至少有十几家商户,都打着“共信链特级认证”的旗号,高价售卖着品质平平的货品。
他没有声张,只是在交易区最不起眼的一个角落,租下了一个小小的摊位。
他没有叫卖,也没有复杂的陈设,只支起了一口笨重的大铁锅,默默地现场炒茶。
他的摊位上只有一个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真不真,你鼻子知道。”
一连七日,他从早到晚,不停地翻炒着从山里带来的茶叶,浓郁的茶香弥漫了半个市场。
他分文不收,只请每一个路过的买家,无论是真是假,都闭上眼睛,先闻闻他锅里的茶香,再去闻闻那些“认证”过的茶叶。
对比是如此鲜明,谎言在纯粹的香气面前,不堪一击。
第八日清晨,人们发现那个角落已经人去锅空。
只剩下半袋炒好的茶叶,和一张压在下面的炭笔画。
画上,一群人正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品着茶,而在最中间的主位上,却空着一把椅子。
当天下午,市场里有三家悬挂假冒标识的商户,主动撤下了招牌。
其中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摘牌子的时候,当众哽咽:“我爸以前常说,做人,要对得起自己那口呼吸。”
而沈昭岐,早已翻过市场的后山,背影悄然融入了南方的晨雾之中。
数据中心,深夜。
秦知语的目光从黔北山区的实时新闻、从联合国会议的录像、从新版信用标准的草案上一一滑过,最后重新落回到屏幕上那两个致命的选项。
她终于明白了沈昭岐的用意。
他创造了系统,又超越了系统。
他点燃了火种,然后就放手让它去燃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真正的“帝国”,早已建成,那是一个用信任和善意构建的、活在每个人心中的无形国度。
她的指尖,不再颤抖。
带着一抹释然的微笑,她毅然决然地,点击了那个名为【删除系统】的选项。
刹那间,没有惊天动地的爆炸,没有数据崩溃的哀嚎。
全球超过两千个与系统深度绑定的超级终端,屏幕同时闪现出一行极小的、几乎看不见的白色小字:“谢谢你,让我不再是工具。”
随即,一切归于平静。代码库化为一片虚无,仿佛从未存在过。
秦知语缓缓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良久,再睁开时,两行清泪无声滑落。
窗外,城市的灯火汇成璀璨的星河,倾泻而下。
而就在这一刻,在无数个遥远的村落里,在那些刚刚熄灭灯火的灶台边、寂静无声的田埂上、温暖的牛棚里,那些曾被系统点亮的、属于最普通劳动者的手机屏幕,正不约而同地,一个接一个,重新亮了起来。
屏幕上没有了复杂的应用,只剩下一个最简单的录音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