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退圈后,我靠直播带货成了千亿霸》最新章节。
他知道,这才是正确的“回生”,不是拙劣的模仿,而是思想的延续。
与此同时,集团总部的年度档案评审会上,气氛庄严肃穆。
秦念慈作为主持人,冷静地听着档案部负责人的提案——将那个在火灾中被抢救出来、已烧焦变形的U盘,正式列为集团一级文物,永久封存。
“它象征着我们的起点,是集团精神的火种,应该被最高规格地供奉起来。”负责人慷慨陈词。
全场沉默,无人反驳。
然而,秦念慈却缓缓摇了头,一票否决。
“我反对。”她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它承载的情感太重了。一旦被供奉起来,就容易变成新的枷锁,会让后来者永远活在他的影子里。”
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她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建议:“将U盘内的核心数据复制十万份,随机嵌入到全国每一个农业服务站点的设备主板中,作为设备启动时的核心校验程序。每一次开机,就是一次无声的致敬。”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他应该成为我们脚下的路,而不是头顶的神。让它成为看不见的心跳就好,而不是一尊看得见的塑像。”
投票结果,全票通过。
提案通过的当晚,全国十万个服务站点的数据中心在午夜时分进行了一次静默更新。
当校验程序嵌入主板并首次成功运行的瞬间,一个深藏的彩蛋被自动触发了。
所有站点的电子屏幕,无论大小,都在同一时刻,无声地闪现出一行白色的代码体小字。
“Thank you for forgetting me.”(谢谢你们,忘了我。
)
那行字只存在了三秒,便悄然隐去,仿佛从未出现过。
长江之上,渡轮的汽笛声被江风吹散。
沈昭岐靠在栏杆上,看着江水滔滔,两岸青山连绵后退。
他身边,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支教团正在甲板上做直播,向网友们介绍着当地的乡土文化。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牛仔裤的女生,抱着吉他,用一种糅合了戏腔的独特民谣唱法,唱着她自己改编的歌曲。
那歌词,竟全都是从当地老农口中收集来的农事谚语。
“惊蛰地气通,谷雨种花生。日头送山走,记得盖上棚……”
歌声质朴又灵动,穿过峡谷时,轮船的信号变得断断续-续,直播画面卡顿,但那歌声却乘着风,飘散得很远很远。
沈昭岐默默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老旧的随身听,按下录音键,将这断续的歌声录进了磁带最后一格空白里。
就在他松开手指的刹那,口袋里的手机极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那是一个他亲手编写的、与他生命体征绑定的最终监测系统,屏幕上弹出了一条冰冷的系统提示:
“核心信念已完成去中心化传播,形成自发性燎原之势。宿主任务完成,可进入最终安息模式。”
他看着那行字,脸上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抬手,决然地按下了屏幕上的“清除”键。
所有与他相关的历史数据、行为日志、底层代码,在他按下确认的那一刻,瞬间化为一片无法被还原的乱码。
他亲手斩断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所有数字联系。
数日之后,秦知语站在集团顶楼的露台上,晨光正一寸寸洒满这座苏醒的城市。
根据秦念慈的方案,全国所有服务站点的广播系统,在清晨六点整,准时响起了一段长达三分钟的、被命名为“心跳”的无声音频。
万籁俱寂。
忽然,身后的助理拿着紧急通讯器,发出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秦总!林晚那边刚刚上报,甘肃、贵州、云南……共计十三个深山区的服务站点,同时上报了播放异常!”
秦知语眉梢一挑,接过通讯器。
“有人在用最原始的应急广播盒,强行切入了我们的频道,播放了新的内容!”
录音很快被传了过来。
秦知语按下了播放键,一段略带杂音的录音流淌出来。
那是一个苍老而陌生的男声,带着浓重的方言口音,话语朴素得像田埂上的泥土:
“今日晴,山里头太阳好,适合晒笋干。傍晚看着可能会有雨,记得早点收回来。”
就这么两句话,说完便陷入了沉默。
声音绝非沈昭岐。
可就在录音结束的最后一瞬间,背景的风声里,似乎混杂进了一声极轻、极轻的咳嗽。
那声咳嗽,轻得仿佛是风的错觉,却又熟悉得让秦知语的心脏猛地一缩。
她缓缓闭上眼睛,任由那微弱的余音在耳边回荡。
良久,她睁开眼,嘴角竟勾起一抹无人读懂的、释然又锐利的微笑。
她转身,对着惊魂未定的助理,下达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费解的命令:“通知下去,以后每天早上六点,全国所有站点,统一播放这段录音。”
窗外,第一缕真正的阳光终于刺破云层,化作万千金箭,照亮了远处连绵起伏、如巨龙脊背般的山脊线。
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十万个站点如星辰般散落,一个覆盖全国的巨大网络,在这一刻,似乎被注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灵魂。
而那个灵魂的源头,正指向那十三个看似孤立的、最不起眼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