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最新章节。
			     上游漂来几片碎木,孔明忽然轻叩羽扇。众人目光刺破江雾处,空荡荡的只余潋滟波光。江陵城投诚的豪强们开始交头接耳,忽见糜竺袖中落出半卷名册,恰是北迁世族的谱谍。
 对岸传来渔歌,惊起白鹭掠过马良的冠缨。子龙按住剑柄的瞬间,魏延突然踢飞了脚边陶片——那陶片打着旋儿沉入江水,原是曹军遗留的炊具残骸。庞统笑得像只夜枭,顺手 ** 葫芦递给伊籍。
 刘表在世时那般掌控荆州局势的野心,如今已成泡影。
 曹操的举动反倒成全了刘备。
 让他意外获得了一个"清爽"的荆州。
 至少无需再被世家大族牵制。
 那些及早归附刘备的小家族算是押对了宝,战后自然能分一杯羹。
 至于那些曾暗中投靠曹操、却来不及北迁的家族……
 刘备不追究已是他们的造化。
 此刻迎候的队伍里,不乏这类"族长"的身影。
 他们不请自来。
 想借徐庶北返之机,在荆州新主面前露个脸。
 若能将这位前途无量、尚未婚配的刘备旧部招为乘龙快婿。
 不仅可抵消赤壁之战前站错队的过失,或许还能让家族在刘备麾下更上一层楼。
 当然,若是能钓到诸葛川这条大鱼更好!
 比起徐庶,这位才是真正的金龟婿!
 但他们心知肚明。
 诸葛川绝非他们能高攀的,其背后站着诸葛亮与黄氏家族。
 即便娶亲,最次也会选黄家女子。
 相较之下,徐庶就单纯多了。
 孤身一人的徐庶要名望有名望,要能力有能力,唯一欠缺的,不正是仕途上需要家族支持吗?
 而这些站错队又急于寻找靠山的家族,正是徐庶的最佳选择。
 双方合作,各取所需。
 ......
 队伍最前方。
 刘备无暇顾及身后这些族长的心思。
 即便知晓,也不会在意。
 因为。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西边江面,生怕错过徐庶和诸葛川出现的瞬间。
 “孔明,士元,元直和伯治为何迟迟未到?”
 刘备左手平摊,右手握拳,不断敲击掌心,步伐急促如待产的丈夫在门外踱步。
 “不如我们再往前迎一段!”
 “再行五里如何?”刘备提议。
 诸葛亮与庞统相视苦笑。
 “主公,原先说好出城二十里相迎,现已增至三十里。”
 “若再向前,恐要踏入巴东永安地界。”诸葛亮含笑劝阻。
 庞统静立不语,望着官道尽头,胸中翻涌着酸涩——徐元直与诸葛伯治竟能得主公这般隆遇。
 出城三十里亲迎!
 他庞士元此生若得此殊荣,纵死无憾。
 思绪翻腾间,挚友孔明的从容、侄辈诸葛川的才名、旧交徐庶的北归功绩,如同三重山岳压得他呼吸凝滞。
 “凤雏”雅号此刻显得如此苍白。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若再不建功,这乱世何须他庞统来平定?
 他暗自攥紧袖中的竹简。
 待云长率军入益州时,定要 ** 随军参谋。荆州闲居的日子,该结束了。
 “大哥,”关羽抚过长髯,“徐军师虽重要,也不必这般急切。”
 “且看我与翼德——”
 《情义难消》
 “谁不想念元直?可大伙儿谁不是按捺着性子?”
 关羽指尖掠过长须,丹凤眼望向江心。那个亦文亦侠的身影,终究是他生平第一个倾心折服的谋士。纵是卧龙凤雏,也未曾给过这般肝胆相照的快意。
 “元直……”
 “可还识得关某?”
 张飞铜铃般的嗓门突然炸响:“二哥说得在理!大哥您急啥?徐军师难道还能长翅膀飞了?”突然话锋一转,“孔明先生!听说伯治侄儿还未定亲?俺家星彩——”
 “好个张翼德!”诸葛亮羽扇轻摇,“原来探望故友是假,算计犬子是真!”
 刘备扶额苦笑,眼中却掠过深思。许都归来的两个女儿,或许……
 “来了!徐军师来了!”江岸忽然响起欢呼。
 (
 战后荆州局势对世家大族的影响下,庞统绝无可能留驻荆襄!论徐元直回归后的权位升降!
 # "快瞧!是徐军师的船!"
 人丛中突然爆出这声呼喊。
 转眼间。
 欢腾的声浪此起彼伏。
 "哈哈哈,果真是元直兄!"
 "主公,军师归来矣!"张飞兴奋得手舞足蹈。
 正伸臂遥指。
 整个人已蹦跳起来,朝着江心商船拼命挥舞双臂。
 关羽原本微阖的丹凤眼骤然睁开。
 "兄长,确是元直无误!"
 关羽收回捋须的左手,目光如炬锁定江心。
 "明公!明公!徐军师归来了!"
 简雍激动得语无伦次,连声向刘备报喜。
 列队相迎的荆州各族耆老,此刻都不由自主地踮脚张望。
 仿佛这样就能将徐庶看得更真切些。
 不同于刘备旧部对徐庶的熟稔,这些世家大族皆是初睹真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年徐庶在荆襄游学时,不过是个无名之辈。
 根本入不了他们的眼。
 待闻其威名时。
 徐庶早已身在许昌。
 须臾之间。
 当众人望见甲板上那个青衫佩剑的中年文士时,眼中俱是惊诧。
 徐庶的样貌,竟比想象中年轻许多。
 年岁似乎仅比诸葛、庞统年长几许。
 这个发现。
 顿时让各族族长心头暗喜。
 年少才好啊!
 他们家闺女嫁过去,至少不必担心早早守寡。
 若他日皇叔真能 ** 汉室,有徐庶这般年富力强的重臣庇佑,家族方可长盛不衰。
 转眼间。
 各族族长已在心中将徐庶内定为东床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