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最新章节。
"不愿继续追随者,不想随孤回师救援者,此刻便可离营,绝不阻拦。"
"愿意留下者,将成为燕国正式将领,孤必不负尔等。"
帐内霎时骚动起来。西凉、南北两军及西园新军的将领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多数人确有离意——蓟城敌军近二十万,燕国兵力算上降卒也不足十五万。更兼千里驰援,等到时怕为时已晚,即便赶到也是师老兵疲...
可谁也不敢真踏出那一步。燕王虽说不予追究,谁知是否另有深意?不少将领暗自思忖:哪有这般好事?临战准予离营,莫非是试探?
铁血丹心
帐内众将心思各异:
有人暗自权衡——既已归顺燕王麾下,若临阵脱逃,他日天下诸侯谁还敢收留?
有人豪气干云——大丈夫建功立业正当此时,不搏个封侯拜将,岂不枉披这身铠甲!
更有人想起当年雄踞西凉的董相国,数十万大军不也被燕王打得丢盔弃甲?如今北疆宵小,何足道哉!
见燕王接到战报时气定神闲,双目如古井无波,分明是成竹在胸。莫非...这是殿下在试探我等忠诚?
蓟城与洛阳相隔千里,谁知北疆战报是真是假?若真是燕王设局考验,此时退缩,日后还谈什么封妻荫子!
帐中静得能听见铁甲摩擦声,却无一人挪动脚步。
忽然十余将领哗啦一声单膝跪地,甲胄撞击声震得烛火摇曳:"蒙殿下不弃,许我等戴罪之身建功立业。今北疆烽烟起,若作缩头乌龟,岂配为顶天立地男儿汉!"
血性是会传染的。当第一个声音响起,众将恍如梦中惊醒,霎时间帐内跪倒一片,寒光凛冽的护心镜映着熊熊火把,竟照得大帐亮如白昼。
——男儿誓死报知己,何须马革裹尸还!
营帐内,众降将见有人率先表态,立即争先恐后地出列抱拳:"末将等愿誓死效忠燕王殿下,随王师北定边疆!"
刘凤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这些重披战甲的将领,嘴角浮现赞许的弧度。他暗自思忖:此番试探,恰能辨明这些降将是否真心归顺。
北疆战事虽占守城之利,但若军中混入首鼠两端之辈,回师途中恐生变故。此其一。其二,平定叛乱后正需扩军,倘若这些将领赤胆忠心,确是可造之材。
所幸众人虽有过迟疑,终究还是选择留下。待其入军事学院淬炼,必能成为燕军栋梁。
"善!"刘凤抚掌而笑,"诸卿既愿追随寡人,燕国必不相负。既入我将阶,当谨记军规法度。"
徐荣等人肃然行礼:"末将等定当严守军纪!"
刘凤正色道:"传令三军,即刻......"他目光如炬,"北疆烽火,寡人早已了然于胸。"
对于盘踞辽西的公孙瓒、辽东的公孙度,以及鲜卑首领和连、**部族的高伯固,这些宵小之徒根本不足为惧。即便他们纠集四十万联军进犯北疆,也休想从中捞到半分好处。
拂晓时分,大军将启程回援。本王亲率三千御林精锐与三万幽燕轻骑星夜兼程,直扑燕国平乱。
至于新归附的将领,因尚不熟悉燕军作战规制,此次北征不必参与。
点典韦、周泰、赵云三将随驾出征,其余人等留守押运金银粮秣,并护送数十万洛阳百姓迁往燕国。
全军须谨遵军师调遣。待诸位凯旋之日,北疆战事必已尘埃落定!
关羽、张飞、张辽等燕国旧将早谙王上部署,自然毫无异议。
以徐荣为首的降将们听罢,暗自庆幸方才的抉择——王上仅率三万轻骑便敢迎战,分明胸有成竹。早前那番话,果然是对忠心的试探。若当时摇摆不定,只怕此生再难出头。
更值得庆幸的是,他们无需与四十万敌军拚杀,只需安稳护送物资百姓回都。
王座上的刘凤目光掠过帐内诸将,肃然道:"诸将且去准备,明日卯时开拔。军师留下,另有要事相商。"
哗啦一声,众将齐整起身抱拳:"末将告退!"
待众人退出后,偌大营帐仅剩刘凤与郭嘉君臣二人。
刘凤端坐高位,目光扫向阶下的谋士,沉声叮嘱:"奉孝,此番统帅数十万大军班师回燕,务必谨记步步为营。尤其要严加看管那十万新降之卒,切莫让他们坏了燕**纲。"
他屈指轻叩案几,继续道:"数千辆载满钱粮军械的马车,必须派心腹将士日夜看守。这些降卒归顺未久,人心难测,全军上下都需保持警惕。若有违逆者,就地正法以儆效尤!"
"臣谨记王命。"郭嘉肃然应诺。
刘凤沉吟片刻,又道:"明 ** 需拟一道奏表,举荐黑山首领张牛角为平南中郎将,令其率部助剿叛军。此奏需同时呈送长安与洛阳两份。"
郭嘉闻言双眉紧锁,迟疑道:"王上,那黑山军素来桀骜......"他欲言又止。这支盘踞太行的劲旅前身正是黄巾余孽,如今兵强马壮,不仅粮械充足,更练就精锐骑兵。其巢穴隐蔽难寻,加之对朝廷积怨已深,历来各州征剿皆无功而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