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三国之三造大汉》最新章节。
惨烈的攻防战,从第一天起就进入了白热化。
“擂鼓!攻城!”
关平一声令下,蜀军步兵扛着云梯,推着冲车、井阑,如同赤色的潮水,涌向许昌高大的城墙。
“放箭!”
“滚木!擂石!”
“金汁!倒!”
“雷火营,瞄准!”
城头上,司马师、钟会亲自督战。魏军士卒也知道已无退路,拼死抵抗。箭矢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滚木擂石带着死亡的呼啸砸落,烧沸的粪汁散发着恶臭泼下,中者非死即伤。蜀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霹雳营!目标——城头雷火营发射点!压制射击!”诸葛亮在后方冷静下令。
真正的霹雳营发威了!相比于关平军中的轻型分队,中军霹雳营装备的都是重型“轰天炮”和大型“震天弩”。
轰隆!轰隆!
巨大的爆炸声在许昌城头接连响起!火光冲天,烟尘弥漫!一段女墙被直接炸塌,上面的魏军连同雷火营的一架发射器瞬间消失。魏军的雷火营也试图还击,发射出带着黑烟和火焰的炮弹,但射程和威力明显逊色,大多落在城墙前方,偶有命中蜀军阵地的,造成的破坏也有限。
然而,许昌城墙的坚固程度超出了预期。霹雳营的轰击虽然造成了混乱和伤亡,但想要彻底轰塌城墙,绝非易事。魏军士兵在军官的驱赶下,冒着炮火,迅速修复工事,填补缺口。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日落。蜀军数次攻上城头,展开惨烈的白刃战,但都被魏军凭借兵力优势和地利顽强击退。城下尸积如山,护城河水被染成暗红色。
第二天,第三天……战斗依旧惨烈。
蜀军改变了战术,尝试挖掘地道,被魏军以“地听”之术发现,引入护城河水倒灌;尝试用冲车猛撞城门,城门内被魏军用巨石泥土堵死;尝试声东击西,被老辣的司马师和机敏的钟会识破。
五天过去了,许昌城依然屹立不倒。蜀军伤亡不小,士气开始出现疲惫迹象。
“丞相,许昌城坚,守军顽强,急切难下啊。”参军邓芝忧心忡忡地说。
诸葛亮看着硝烟弥漫的许昌城,眉头紧锁,:“靠,这许昌也太硬了吧!游戏里可不是这么演的!果然实践出真知……司马师和钟会这俩小子,守城还真有一套。”
但他表面上依旧平静:“无妨。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我军四面合围,外援已断,彼军心能坚挺几时?继续进攻,保持压力。另,将我军优待俘虏、不伤百姓之政策,以箭书射入城中,动摇其军心民心。”
就在许昌攻防战陷入胶着之时,司马师和钟会派出的求援信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有一路成功突破了周仓、赵统骑兵的封锁,将许昌危急的消息,送到了函谷关司马懿的手中。
函谷关,都督府。
司马懿看罢司马师和钟会字字泣血的求援信,脸上依旧古井无波,只是眼神更加幽深。他走到巨大的舆图前,目光在函谷关和许昌之间来回扫视。
帐下诸将群情激愤,纷纷请战:
“都督!许昌危矣!当立刻发兵救援!”
“是啊!世子和钟士季危在旦夕!岂能坐视不理?”
“末将愿率轻骑星夜驰援!”
司马懿缓缓转过身,扫视众将,声音平静得可怕:“救援?如何救?诸葛亮既然敢明攻函谷,暗袭许昌,岂会不防我援军?沿途必有重兵埋伏。我军若倾巢而出,函谷关怎么办?魏延虎视在侧,若趁势夺关,则我军退路断绝,洛阳震动!”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光芒:“许昌城坚粮足,师儿与士季皆非庸才,坚守旬月当无问题。诸葛亮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此乃兵家大忌。”
他提笔,在一张素笺上写下寥寥数字,装入信囊,递给一名亲信将领:“派人设法送入许昌,交予师儿。告诉他,再守三日,蜀军必大败。”
“三日?”那将领愕然。
“三日足矣。”司马懿挥挥手,不容置疑,“执行军令!”
信使再次冒险出发。
许昌城内,司马师和钟会接到司马懿的回信,看着那“再守三日,蜀军必大败”的字样,面面相觑,心中既是疑惑,又燃起一丝希望。
“父亲必有深意!”司马师强行镇定下来,“传令全军,太尉援军不日即至!再坚守三日,便可里应外合,大破蜀军!”
尽管心中没底,但这封信无疑给濒临绝望的守军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魏军士卒听闻太尉已有破敌妙计,士气复振,抵抗更加顽强。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司马懿所谓的“破敌妙计”,并非来自函谷关的援军,而是源于他对诸葛亮用兵习惯的深刻理解,以及一个他精心布置、即将引爆的……致命陷阱。这三天,将是决定许昌命运,乃至整个中原归属的最后倒计时。城上城下,双方将士都在等待着,等待着那未知的、注定将血流成河的最终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