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就在柯明义的“东山”体系紧抓来之不易的和平窗口,埋头苦练内功、夯实根基之时。
一股来自遥远北方的寒流,裹挟着令人窒息的消息,猛烈地冲击着华夏大地。
苏联,那个一度被许多中国人视为庞然巨物和重要外援的北方邻邦,在德军的“闪电-收割”组合拳下,竟然败了,而且败得如此凄惨,如此彻底!
消息起初只是零星的传闻,通过一些特殊的无线电频道和跨国界的人际网络,迅速扩散、渲染开来。
很快,更多的细节被拼凑起来:
德军摧毁了苏联西部的工业基础;
打残、打散了苏联庞大的陆军主力;
系统性地掠夺了苏联的技术人才和核心设备。
“什么?老毛子,败得这么惨?”重庆,黄山官邸,蒋介石拿着手中的密报,手指微微颤抖。
这封来自驻外人员的详细报告,描绘了一幅他难以想象的图景。
他赖以维持局面的外援,两条腿中的一条,苏援,眼看就要彻底断绝,
而另一条美援也因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封锁而瘫痪,一股冰冷的绝望感,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升。
“娘希匹!德国人,还有日本人,他们竟然真的联手了,还做到了。”他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苏联惨败,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在欧洲方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中国战场上,日军可能获得一个更强大、更稳定的后方,甚至,可能获得来自德国的更先进的军事技术。
一想到未来可能面对用德国技术武装起来的日军,他就感到一阵心悸。
不仅仅是重庆,全国各个势力,无论大小,都被这个消息震撼得头晕目眩。
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看着地图上那被标注为“德军控制区”和“苏联工业废墟”的大片区域,相顾无言。
他们原本还指望着国际局势变化能牵制日军,如今看来,局势反而更加险恶了。
昆明的龙云,捏着电报,在办公室里踱步良久,最终长叹一声:“靠山山倒,靠人人跑,这回,是真的要靠自己了。”
就连一向以沉稳着称的延安,内部也弥漫着一股凝重的气氛。
窑洞里,毛委员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烟雾缭绕中,他的目光依旧锐利,但紧锁的眉头透露着内心的不平静。
“苏联同志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他缓缓开口,对身边的朱老总和周副主席说道,
“它告诉我们,现代化的战争,打的是整个国家的工业体系、组织能力和科技创新。
单纯的兵多将广,装备落后,思想僵化,在绝对的技术和战术代差面前,是不堪一击的。”
朱老总:“是啊!德国人这套打法,太狠了,根本不跟你纠缠,专打你的七寸,咱们要是没有东山这几年拼死拼活攒下的这点家底,鬼子要是也学了这一手……”
后面的话他没说,但在场的人都明白。
周副主席语气沉稳地补充:“这也更加证明了,明义同志他们走的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方向是正确的。
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发展自己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外援可恃而不可久恃,民族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蒋介石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泛起一种更深的焦虑。
苏联的倒下,不仅外援的锐减,更是让“东山”体系的重要性被无限拔高到了一个让他极度不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