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太行山深处,“老君洞”基地核心试验区。这里戒备森严,甚至超过了重炮测试场。
洞窟中央,一个披挂着厚重伪装布的庞然大物静静地停放着。四周站满了人,但无人交谈,柯明义、左玉波、张泽远、朱建平以及坦克项目组的核心成员悉数在场。
柯明义点了点头。朱建平深吸一口气,转身,用力挥下手。
两名工程师上前,猛地扯下了厚重的伪装布。
钢铁巨兽显露真容。
它并非仿制已知的任何一款日军或欧美坦克。低矮的铸造炮塔线条倾斜,正面装甲明显加厚,一门细长的火炮以近乎完美的比例嵌入炮盾,炮管散发着幽蓝的冷光。
车体首上装甲带有明显倾角,侧面履带上方挂着额外的履带板以增强防护。整体呈现出一种简洁、实用且极具威慑力的工业美感。车体侧面,用白色油漆刷着一个正式的编号“试-01”,以及一个小小的“东山”徽标。
“开始汇报。”柯明义的声音在寂静的洞窟中响起,不带任何感情色彩。
项目总工程师,立刻上前一步,手持记录板,语速快而清晰:
“是,老板。”
“项目代号‘啸虎’,设计定位:主力中型坦克。”
“车体与防护:全焊接结构。首上装甲采用大倾角布置,厚度等效于75毫米均质钢。炮塔正面为整体铸造,最厚处等效100毫米。
侧面及后部等效40-45毫米。所有装甲钢板均为我基地自炼的‘AR-35’系列铬锰合金钢,经‘太行一号’冲压成型。
抗弹性能远超日军中型坦克的37毫米战防炮,理论上能在一定距离内抵御其47毫米坦克炮的直接射击。”
“火力系统:主炮为我基地自行设计的50倍径57毫米坦克炮(参考了苏式ZIS-2和英式6磅炮技术思路,但身管更长)。
使用钨合金穿甲弹(实验室代号‘狼牙-1’,应用了稀土增效技术),初速极高。实测数据,五百米距离上,可击穿90毫米均质钢装甲。
一千米距离上,仍能稳定击穿70毫米装甲。配备立楔式炮闩和半自动装弹机构,射速可达每分钟12发。副武器为一挺并列的7.92毫米‘太行式’同轴机枪,一挺同型号高射机枪置于炮塔顶部。”
“动力与机动:动力包为我方基于科明斯技术逆向并强化的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520马力。
采用机械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采用改进型克里斯蒂悬挂系统,配高强度扭杆。公路最大时速可达50公里,越野平均时速约25公里。最大行程300公里。动力-重量比约16马力/吨。”
“观测与通讯:车长配备一台基于蔡司技术仿制改良的潜望镜和一部内部有线通话器。炮手配备一台带2.5倍放大功能的 (望远式瞄准镜)。驾驶员有潜望镜组。电台为一部‘东山’自产短波调频电台,通讯距离15公里。”
汇报完毕,工程师屏住呼吸。
柯明义的目光如同探针,扫过坦克的每一个焊接缝、每一个铆钉、每一块装甲板。“测试。”
命令简短而冰冷。
“试-01”号坦克的引擎猛然启动,低沉有力的咆哮声瞬间填满了整个洞窟,排气口喷出淡淡的青烟。它开始进行原地转向,沉重的履带与混凝土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展现出良好的灵活性。
随后,坦克被引导至预设的障碍测试区。它轻松地爬越了模拟陡坡和垂直墙,克里斯蒂悬挂系统工作良好,车体起伏但未出现托底。在模拟壕沟前,它稍作调整便稳健通过。
机动性测试后,是静态射击测试。炮塔缓缓旋转,57毫米长身管主炮对准了远处厚重混凝土标靶中心镶嵌的一块100毫米厚、倾角30度的轧制均质钢板。
“装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