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废土搞仙农!》最新章节。
			     一月十五日的燊燊盆地,寒风被钢铁丛林驯服。
 空气里闻不到泥土味,只有精密轴承的低温润滑脂气息、多层温室循环液肥的淡氨水味,以及从超大型智能禽畜舍飘来的、经过生物过滤后的干燥羽毛与饲料谷物的混合气息。
 这不是乡野的庆典,是农业巨兽在自循环血管里搏动的脉搏。
 神农主控中心的环形巨幕罕见地切换成年会模式,核心数据却依旧以战斗姿态铺陈:
 【三年垦荒终章】:
 152万亩盐碱地改良完成度:100%(土壤pH均值:7.3,有机质含量:1.9%)
 自循环生态堡垒:(预估2万员工自给)
 自食粮蔬:3,660亩(全自动水肥一体化)
 集约猪场:168亩(智能环控,粪污→沼气→发电并网+有机肥)
 员工生态:宿舍/办公/仓储/配套:2,133亩(地热供暖覆盖率100%)
 生产矩阵锚定:
 草莓帝国:5万亩多层无土温室(恒周年产)+ 10万亩大棚(季节轮替)
 特供心脏:100亩多层无土温室(微环境定制)
 炎蜜桑海:50万亩(草鹅轮牧:600只/亩·年,田螺:15公斤/亩·年)
 茭白江湖:86.39万亩(麻鸭:50只/亩·年;泥鳅:1.5万尾/亩·年×2批;河蟹:800-1800尾/亩·年;田螺:15公斤/亩·年)
 赤红炎的金丝眼镜反射着巨幕的冷光,指尖在虚拟沙盘上划过,精准标注出每一块功能区的边界。
 “林董,最后一块盐碱地验收报告归档。开春播种季,这152万亩废土,正式归队。”
 他调出能源流模拟图,代表猪场沼气的绿色光流注入电网,又反哺温室环控系统,形成完美的闭环。
 “自循环生态圈闭合度:93.7%。剩下的缺口…”他目光扫向代表特供温室的璀璨光点,“得靠您那100亩‘特供’温室里挤出的溢价来填。”
 “填的不是缺口,是冗余。”林燊燊的声音平稳如滴灌水流。他指尖一点,沙盘放大,聚焦在那86.39万亩茭白田上。水下,代表泥鳅、河蟹、田螺的生物密度光点如同繁星,与水面麻鸭的移动光斑交相辉映。“法绳捆的不是面积,是单位立方里的产出效率。鹅粪肥田系数达标了?”
 “超了。”青禾博士的虚拟影像弹出,她手里仿佛还捏着无形的记录本,“草鹅轮牧,每亩年排粪量:1.8吨,经蚯蚓生物转化,氮磷钾释放效率比纯化肥高12%,还额外压制了桑园杂草。就是…”她皱皱眉,“麻鸭和泥鳅在浅水区的饵料竞争模型有点打架,‘神农’正在优化分区放养算法。”
 “让它们打。”林燊燊目光扫过水底生物密度的热力图,“自然淘汰率,就是最好的成本控制器。”
 年会会场设在新建的“金穗链”物流枢纽调度中心。没有红毯彩带,只有高耸的钢架、纵横的传送带和巨大的全息数据屏作为背景。空气里混合着机油、冷气和新刷环氧地坪漆的微刺鼻气味。两万名员工穿着统一的深蓝工装,如同精密矩阵里的像素点,整齐排列在划定区域。
 苏晴是这片钢铁深蓝中唯一的烈焰。她一身正红金丝绒旗袍,长发盘成利落的发髻,踩着细高跟,穿行在钢铁骨架间,像一柄出鞘的刀。她手里没拿话筒,声音却穿透了空间的嗡鸣,通过每个人工装上的微型骨传导耳机清晰传入:
 “弟兄们!低头看看你们的工牌!”她猛地顿住脚步,指尖点向胸前一枚不起眼的金属徽章——那是嵌在工牌角落的微型芯片,“三年前,它可能拴着锄头把!今天,它连着的是——”她手臂一挥,指向头顶巨大的全息屏。
 屏幕轰然亮起!不再是冰冷的数据流,而是快剪镜头:
 无人移栽机在无垠的盐碱地上刺出笔直的绿色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