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亮剑:开局黑云寨,爆兵四十万》最新章节。
许平轻叹一声,目光落在角落里沉默的副官身上。昏暗光线中,那双眼睛却格外明亮,仿佛对方副团长的话题格外专注,甚至暗藏心思。许平心中微动。
他转向副官笑道:"传武是吧?还不知你全名......"又对方副团长说:"这事该由楚团长和您共同决定。合作占领大沽镇以推进序列,我能理解。抗日打鬼子,黑云寨义不容辞。"
"但听说大沽镇周边不仅有序列,还有新一团、新二团等八路武装。若进驻大沽镇,先不说黑云寨如何协助,单说可能引发的摩擦......"
这番话暗藏机锋。许平实则提醒方副团长:你们擅自决定拉拢我合作,可曾与那三个团通气?若大沽镇真是肥肉,怎会至今仍由四股势力在外围对峙?
大沽镇现状如何?许平曾两次探访。那里人口稀少,已成开放堡垒——五处入口分别由不同势力把控:北面是日军,其余三门则被团、新一团、新二团和358团占据。
镇上仅有个维持会,会长八面玲珑。他明白自己无力抗衡各方武装,只能周旋其间。毕竟战火纷飞中,百姓总要生存。许多人已逃往黑云寨——那里允许耕种,提供庇护,参军与否悉听尊便。
起初各方势力对此颇为警惕,后来发现:与其让百姓沦为日寇奴隶或遁入深山,不如任其在山寨务农。大沽镇周边本就不宜耕作,黑云寨反倒成了难得的安居之所。
许平之所以能在大沽镇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百姓的支持。起初人们还执着于"大沽镇"这个名号,但经过半年一年的安稳生活后,大家渐渐看淡了这些地域概念——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活着就是福气!
如今的国土正遭受侵略者 ,许平心里清楚,大沽镇能留存下来的居民多是商贾之流。他们或与日寇做生意,或经营各类商铺,靠着维持会的庇护维持生计。更微妙的是,这些商铺成了各方势力的情报交换站——表面上是个空壳镇子,暗地里却暗流涌动。
你永远猜不透那个炸油条的宋师傅是否另有身份,也摸不准绸缎庄张老板藏着多少秘密...
这种情况再寻常不过。就拿维持会会长来说,此人身上挂着三四块招牌:日本人封的治安队长、358团给的虚职,就连八路军也要求他在秋收时节出力。在这敌我犬牙交错的特殊时期,晋西北许多村镇都上演着类似的戏码。
许平眉头紧锁。他必须让方副团长明白:358团若在大沽镇轻举妄动,不仅会招来日寇的针对,更会引发八路军的反感。刻意制造摩擦?这简直是自找麻烦!
眼下局势就像楚云飞当初提醒黑云寨那样,现在轮到许平反过来提醒358团:你们才是站在风口浪尖的那个。至于日军扫荡的情报...许平决定暂不透露——以358团的情报网,不可能比八路军那几个主力团消息更闭塞。
从另一个层面看,若论情报能力,黑云寨当属第一,358团绝对能排第二!
既然团已获悉日军即将展开大规模扫荡,358团必然也掌握了这一情报。那么358团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这个问题值得许平深思。他故意将矛盾摆在方副团长面前试探,就是为避免对方主动进攻大沽镇制造摩擦,导致阵营内部出现混乱。
许平心知肚明,尽管八路军名义上同属阵营,实则完全是两回事。眼下抗日战局胶着,局势如此混乱,恐怕是楚云飞个人野心在作祟!
大沽镇三四年来一直缺乏主政武装,楚云飞显然想趁机占据。更让许平警觉的是,358团明知鬼子即将扫荡却仍要行动,说不定正是想玩一手先发制人的把戏!
先占大沽镇,抢占秋收资源后再撤离;又或者楚云飞真得到了阎老西或蒋光头的大批物资支援,准备与鬼子硬碰硬?
不过许平认为后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楚云飞更可能是想勾结大沽镇内部势力抢夺秋粮,同时暗中策划其他阴谋。但以许平的判断,楚云飞还不至于与鬼子勾结,借鬼子之手消灭团、新一团和新二团——这种可能性很小。
若情报无误,358团进驻大沽镇或许是以进为退的战术:先占据大沽镇夺取秋粮,迫使鬼子不敢轻举妄动。毕竟鬼子真正的目标是抢收秋粮并发动扫荡。一旦秋收被破坏,无论是作为杂牌军的358团,还是团、新一团和新二团,都将难以熬过这个寒冬。
楚云飞显然是看准了鬼子的狠毒招数,才决定先下手为强。
至于黑云寨能从大沽镇得到什么好处?总不至于下山去分一杯羹吧?大沽镇要啥没啥,黑云寨也不可能配合358团占镇后伸手要钱——这根本不现实!
虽然谈判尚未进入核心阶段,但许平已大致摸清了对方的意图。方副团长带来的条件,很可能就是秋粮分成。
楚云飞的目的无非是借黑云寨之力多抢粮食,双方各取所需。同时希望黑云寨协助358团巩固阵地,形成犄角之势。即便挡不住鬼子进攻,至少能互相策应。一旦大沽镇防线被突破,鬼子的兵锋将直指团、新一团和新二团——而这正是鬼子目前的真正目标!
许平自然明白其中蹊跷,他拧紧眉头思索,楚云飞这番动作,莫不是在向八路方面传递某种信号?
事情远比表面复杂,楚云飞的谋划绝非小打小闹,其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恐怕远不止一两处。
"方副团长,"许平忽然展颜一笑,"方才所言,不知您作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