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东方才不要呢
- 你想要成为人生赢家吗?你想要和我一样拳打八云敬老院,脚踢人里幼儿园吗?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我后来试了一下。哇,爆率真的很高,开局就送不死桂,而且福利还超多的。你还在等什么,我是星暝,每晚八点准时,系兄弟就来砍我。
- 我是人机777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零号污染区》最新章节。
七月的骄阳炙烤着城市,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糖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热的颗粒感。
往年这个时节,城市虽然闷热,却也充满夏日的喧嚣。
但今年不同。
一种被媒体轻描淡写称为“夏季高致病性流感”的病毒,如同无形的幽灵,悄然渗透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处理完值班的事情后,陈默看着手上值班事件的通报结果,沉默不语。
楼上电钻声和门缝渗出的血液是房主的恶作剧?街道的臭味是卖鱼的摊贩为了方便随手倒扣?还有病禽,居然是高温导致动物褪毛?
……
一个个离谱的结论,背后似乎有人在掩盖着什么。
陈默站在市应急管理局三楼的窗边,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窗框,心中萦绕着淡淡的不安。
窗外,午后的城市笼罩在一片令人昏昏欲睡的白光中。
街道上车辆稀疏,行人更是寥寥无几,且大多行色匆匆,戴着形形色色的口罩,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仿佛空气中悬浮着肉眼可见的毒瘴。
一种异样的寂静笼罩着本该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只有空调外机不知疲倦地轰鸣,汇成一片沉闷的背景噪音,像这座城市发着高烧时粗重的喘息。
他转身回到自己的工位。
电脑屏幕上,打开的正是最新一期的《全市公共卫生与突发事件风险监测周报》。
目光扫过那些用加粗字体标出的、触目惊心的数据:
?全市主要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量:周环比+185%,单日峰值突破历史记录300%。
?急诊科接诊量:周环比+92%,非外伤性重症(呼吸困难、高热惊厥、不明原因剧烈呕吐)占比+45%。
? 120急救中心呼入量:周环比+210%,响应平均延迟时间超过45分钟。
?全市药店感冒退热类药物(含处方药奥司他韦等):库存告罄率 98.7%。
?社区诊所报告:接诊能力严重超负荷,部分已暂停非急诊服务。医护感染缺勤率高达35%。
数据冰冷而残酷。
它们不再是纸面上的统计,而是窗外那死寂街道和医院走廊里人满为患景象的冰冷注脚。
陈默滑动鼠标,点开一个内部链接,是市疾控中心凌晨发来的、仅供局级以上领导参阅的《异常病例特征补充说明(密)》。
文件里描述的症状,早已超出了流感的范畴。
部分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间歇性低体温(低于35℃),伴随肢体僵硬和反应迟钝。
重症患者中,观察到比例异常的剧烈攻击倾向,力量远超正常水平。
更令人不安的是,有零星报告提到患者眼瞳出现短暂的、非病理性灰白浑浊,以及伤口愈合呈现异常的延迟和坏死倾向。
文件末尾,用加粗红字标注着“待查:病毒或存在未知神经侵袭性与组织破坏性变异可能。建议提升监测等级。”
建议?
陈默嘴角扯出一个苦涩的弧度。
这份建议连同他上周整理的《关于医疗资源挤兑风险及分级响应预案的紧急建议》,此刻正和其他几十份标着“待阅”、“待议”的文件一起,静静地躺在王主任那堆积如山的办公桌上,等待着被更高层的“统筹考虑”。
“小陈,数据整理好了吗?”
隔壁工位的赵姐探过头,声音透过厚厚的N95口罩传来,显得瓮声瓮气。
她眼下的乌青浓重,眼神里透着掩饰不住的疲惫和焦虑。
她丈夫是市一院的呼吸科医生,已经一周没回家了。
“嗯,刚汇总完。”陈默指了指屏幕。
赵姐凑近看了看,倒吸一口凉气,尽管隔着口罩,那声音依旧清晰。
“老天……这哪是流感,这简直是……瘟疫。”
她压低了声音,带着恐惧,“老李昨天打电话,说他们医院太平间……快满了。尸体转运的车根本排不过来,有些……只能暂时堆在废弃的输液室,空调开最大也压不住那股味儿……”
她没再说下去,只是用力搓了搓胳膊,仿佛要驱散那并不存在的寒意和气味。
陈默沉默地点点头。
那股气味,他也在空气中捕捉到过——并非来自赵姐的描述,而是在上下班途中,路过那些挤满了咳嗽、呻吟人群的社区诊所门口,或者是在密闭的电梯里,若有若无地飘散着一丝混合了消毒水、汗液、呕吐物以及一种更深层的、难以言喻的“甜腻腐败”的气息。
它像一条冰冷的蛇,悄悄钻进鼻孔,缠绕在心头。
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槽。
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大多是下级街道办或社区打来的求援电话,声音里充满了无助和恐慌:
“王主任在吗?我们社区中心真的顶不住了!就剩两个没倒下的社工,自己也发着烧!居民把门都堵了,要退烧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