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赤火公社的学堂里,第一批教师培训班的结业仪式简单却庄重。
 十来个年轻人,脸上带着几分青涩,更多的却是崭新的光彩。
 他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或畏畏缩缩的学徒,他们即将成为“先生”,肩负起为赤火公社下一代启蒙开智的重任。
 陈烬勉励他们,要识文断字,更要明事理、知荣辱,将赤火公社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精神火种传递下去。
 台下,老农赵老蔫听着,粗糙的大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眶有些发红,低声对身边人道:
 “这学堂,这娃们能念书……是咱过去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咱们得把它护好了,传下去!” 这话道出了许多朴实社员最深切的期盼。
 然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图景下,一双精于算计的眼睛,早已盯上了教育这块“塑造灵魂”的阵地。
 钱焕章表现得异常热心。他不仅主动操持结业仪式的杂务,更早在前期的学员选拔和培训过程中,就积极“荐贤举能”。
 他推荐的,多是些与他沾亲带故,或是平日里对他言听计从、善于逢迎的“聪明人”。
 他私下里对心腹透露:“教化之功,润物无声。今日之学子,乃明日之栋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该听谁的、跟谁走,这比什么都重要。”
 他企图通过掌握教育,从根子上影响赤火公社的未来,将这最强大的精神塑造工具,悄然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为其长远的谋划布局。
 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争夺,已在思想的摇篮里埋下伏笔。
 几乎与此同时,在社里另一端的打谷场上,一个更具赤火公社特色的“学堂”也宣告成立。
 陈烬面对选拔出的三十余名民兵骨干和表现优异的青年,宣布“赤火公社军事预备班”正式开班。
 由秦狼、雷豹担任主要教习,将系统传授军事地形、小队战术、基础指挥、阵型演练,以及雷豹正在摸索的“政治鼓动”方法。
 秦狼看着台下那些眼神炽热、带着战场硝烟气和泥土味的汉子们,难得地露出了赞赏的神色,对雷豹道:
 “都是好苗子!光是块好铁不行,得扔进炉子里百炼成钢!练好了,将来个个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带兵料!”
 队列中,石锁站得笔直。他文化课学得吃力,但涉及到地形利用、战术穿插、潜伏突击这些内容,他一点就通,甚至能举一反三,展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
 在首次战术推演中,他提出的侧翼迂回方案大胆而有效,赢得了秦狼的点头。他的名字,赫然列在预备班成绩榜的前茅。
 这标志着赤火公社制度化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正式开启。
 它不再仅仅依靠个人勇武和战场摸索,而是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锤炼,批量锻造忠诚且善战的基层指挥员。石锁等一批潜力新人,由此进入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通道。
 一边是启迪心智、传承文明的文教之火,一边是锻造脊梁、守护希望的武力之剑。赤火公社在艰难中前行,既不忘照亮未来的路,也紧紧握住了保护这条路的力量。
 赤火公社的民兵队伍里,一对父子的故事悄然传开。
 老猎户山爷,在林子里钻了一辈子,箭法精准,熟悉山形地貌如同自己的掌纹。起初,他对社里那套“集体操练”、“排队列阵”很是不屑,觉得花架子,不如他独自潜伏、一击必中来得好。他的儿子青木,却是个民兵积极分子,对秦狼、雷豹教授的新战术推崇备至。父子俩没少为此争执,甚至红了脸。
 一次边界巡逻的遭遇战,成为了转折点。青木所在的小队遭遇对方探子,他机警地利用地形掩护,并用训练中学到的哨音传递了信息,使援军及时赶到,避免了损失。
 而山爷凭老经验设下的几个陷阱,虽也起到了预警作用,却未能有效阻滞对方。
 战后,青木找到闷头沉思的父亲,没有炫耀,而是诚恳地说:“爹,你的老办法有用,林子里还得靠你的眼力和经验。但社长和秦教头教的新道理、新法子,能让更多兄弟活下来,能打更大的胜仗!咱都得学,老办法新道理合在一块,才是最强的!”
 这番话,像一把钥匙,打开了老猎户心中的锁。他看到了新方法的威力,也明白了儿子的成长。那股执拗的劲头,化作了对新知识的渴求。
 不久后,青木因其在战斗中的勇敢和灵活应变,被选入了新组建的突击小队。而更让人意外的是,山爷也找到了雷豹,要求加入民兵。
 他没争什么职位,只是说:“我腿脚不如年轻人利索,但林子里的活儿,我能教。”
 于是,民兵队里多了一位特殊的“教习”。山爷将他几十年狩猎生涯积累的侦察、追踪、潜伏、设置陷阱的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们。
 如何通过折断的树枝判断敌人动向,如何利用风声掩盖脚步声,如何利用夜色和地形完美隐藏……这些宝贵的军事知识和技术,以最直接的方式得到了传承与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