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魂

第16章 陶土在手中(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又炸了!唉!”炎灰头土脸地从熄灭的火堆里扒拉出碎片,眉头拧成了疙瘩。“为啥会炸?为啥会裂?”他蹲在碎片旁,仔细观察着断口。

藤叶递给他一碗水:“急不得,孩子。想想看,湿木头丢进火里也会噼啪响,泥巴里有水汽,受热太快,水汽冲出来不就炸了?”

炎恍然大悟!“对!水汽!得让泥巴干透了再烧!”他立刻改变策略,把捏好的器物放在背阴处阴干数天,直到彻底干透变硬(称为泥坯)。

小突破: 阴干的泥坯再烧,炸裂的情况大大减少!

火候之秘: 解决了炸裂,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要么烧出来的东西颜色不均,一边黑一边黄;要么硬度不够,泡水久了边缘还是会发软;要么还是会有细小的裂纹。

炎在火堆旁一蹲就是大半天,眼睛被烟熏得通红,仔细盯着火焰的颜色变化,感受着火堆不同位置的温度。他发现:

温度不够:火焰小,或者泥坯放得太靠外,烧出来的东西颜色浅黄,硬度差,一敲声音闷。

温度过高或升温太快:火焰太猛,泥坯容易开裂甚至融化变形。

受热不均:一面烤焦变黑变硬了,另一面还是软的。

“得让火‘包’着它烧,让它全身都热透!”炎琢磨着。他开始尝试挖浅坑(最早的“窑”的雏形),把泥坯放在坑底,上面盖上柴火慢慢烧。他发现用小火慢慢升温,烧的时间长一点,效果更好。他还尝试在泥坯周围堆上烧过的草木灰,帮助保温、均匀受热。

小突破: 控制升温速度、延长烧制时间、改善受热均匀性,烧出来的器物硬度明显提升!他开始能区分火焰颜色(暗红、橙红、亮黄)与温度的关系。

泥料之选: 不同地方的泥巴,烧出来的效果也天差地别。有的泥巴烧出来很结实,有的却特别酥脆。

炎像着了魔一样跑遍河岸各处,挖来各种各样的黏土尝试。他发现:

太细太黏的泥巴,干了收缩太大,特别容易裂。

含沙太多的泥巴,烧出来很粗糙,不结实。

挖深一点、颜色更纯净的黄泥或红泥,效果更好!

他尝试在泥里掺入碾碎的沙粒、贝壳粉甚至稻草屑,惊喜地发现:

“掺了沙子,泥坯干了没那么容易裂!”

“加了碎草梗(后来发展成羼和料),烧出来的罐子更轻,好像也不那么容易烧裂了!”

小突破: 认识到黏土成分对烧成效果的影响,开始有意识地筛选和处理泥料。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地上的碎陶片几乎能铺满一小块地。终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秋日午后,当炎小心地扒开一堆燃尽的炭灰,从浅浅的土坑底部捧出一件器物时——他的呼吸停滞了!

那是一个极其粗糙、厚重、表面布满烟熏火燎痕迹的深红色碗!碗口有点歪,碗壁厚薄不均,摸上去很粗糙,有许多小颗粒感(掺了沙子)。但是!它通体坚硬! 炎把它高高举起,用一块小石头轻轻敲击碗壁——

“叮!” 一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的声音响起!那么清晰,那么坚定!

“成了!阿姆!族长!大家快来看啊!成了!”炎的泪水混合着脸上的烟灰滚落下来,声音嘶哑却充满了狂喜!

整个聚落沸腾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围上来,传看着这个划时代的器物。

藤叶颤抖着接过陶碗,轻轻摩挲着它粗糙而坚实的表面,老泪纵横:“好孩子!好孩子啊!天神保佑!我们……我们终于有自己的碗了!”

族长郑重地将陶碗盛满清凉的溪水,高高举起:“炎!你为我们聚落,做成了天大的事!以后,它就叫‘陶’!用火烧成的泥器!”

一个顽皮的孩子试着把碗往地上轻轻一磕——碗安然无恙!

“哇!好硬!”“真的不漏水!”“能煮东西吗?”

能的!很快,炎烧制的第一个厚重的陶罐就被架在了篝火上。里面装着水和粟米,火焰舔舐着罐底。这一次,没有滋滋的漏水声,没有烫穿的恐慌。只有水渐渐沸腾的咕嘟声,和粟米特有的香气弥漫开来!

人类历史上第一件真正意义上的陶器——尽管粗糙无比——在东亚这条古老的大河畔诞生了! 它标志着人类掌握了将柔软的泥土,通过水和火的淬炼,转变为坚固耐用、形态可控的器具的伟大技术!火的魔力,第一次被如此精巧地应用于改造自然材料。

炎成了聚落的“陶师”。他毫无保留地将摸索出的经验传授给大家:如何选泥、塑形、阴干、挖坑控火。聚落边缘很快出现了一个冒着缕缕青烟的露天烧陶区。更多粗糙但实用的陶碗、陶罐、陶釜(煮食物的锅)被烧制出来。食物的存储、水的搬运、尤其是烹饪方式——从原始的“石煮法”直接跃升到安全的“水煮”、“炖煮”,极大地改善了饮食卫生、营养吸收和生活便利性。

陶器的出现,如同点亮了文明长河上的又一盏明灯。它的意义远不止于一个容器。它稳定了定居生活,促进了食物多样化和烹饪文化的发展,为后来的酿酒、储存剩余粮食甚至最初的祭祀仪式提供了物质基础。这项技术将如同燎原之火,在东亚大陆上迅速传播、演变、精进。陶轮尚未出现,彩绘还未点缀其上,但这“泥与火”的第一次成功交融,已经为后世绚丽多彩的陶瓷文明,奠定了最坚实、最质朴的基石。炎和他的族人们,用沾满泥巴的双手和烟熏火燎的智慧,在人类文明的殿堂里,刻下了不朽的印记。

创造力生于困境,点亮于实践: 陶器的诞生绝非凭空想象,它源于定居生活带来的具体困境(易漏难存的容器)。炎没有停留在抱怨或空想,而是一头扎进泥巴和烟火之中,用无数次失败去叩问答案。这启示我们:伟大的创新往往诞生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迫切需求和不懈探索之中。 当生活遇到“瓶颈”,与其叹息“没办法”,不如像炎一样,把“痛点”当作创造的起点,勇敢地用双手去尝试、去摸索、去验证。每一次看似笨拙的动手实践,都可能蕴含着点亮未来的火花。

失败是通往成功的阶梯,耐心是跨越阶梯的力量: 从几次三番的碎裂泥坯,到无数次烧裂、变形、硬度不足的废陶,炎的成功之路铺满了尖锐的失败碎片。他经历过深深的沮丧,也曾被旁人视为“瞎折腾”。但正是那份对心中目标的执拗和对失败经验的珍视(每一次碎裂都告诉他一点新知识),支撑着他趟过泥泞,最终迎来那声清脆的“叮”响。这提醒我们:通向突破的道路必然崎岖坎坷,失败不是终点,而是积累经验、调整方向的宝贵路标。 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产生灵感,更在于拥有在无数次失败后依然能卷起袖子、擦亮眼睛、从灰烬中寻找规律、重新点燃希望的坚韧与耐心。 成功的桂冠,永远属于那些在失败废墟上也绝不放弃攀登的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
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
关于幽州铁骑:开局替刘备结拜了:穿越东汉末年,竟成了幽州牧刘焉那体弱多病、备受冷落的长子刘和?眼看黄巾将起,大乱将至,命如累卵之际,一枚神秘“洞察之戒悄然觉醒!观人六维,鉴忠辨奸,更能积微成着,自强不息!收猛将:涿郡街头,抢先一步,桃园之中,与我结拜的是关云长、张翼德!刘备?一边去!练精兵:现代理念融合古法,打造令异族丧胆、诸侯震怖的幽州铁骑!占州郡:从一郡之地起家,平黄巾、抗董卓、战公孙、拒袁
喜欢乌桕的青无为
病娇对我上瘾后,原女主后悔了
病娇对我上瘾后,原女主后悔了
关于病娇对我上瘾后,原女主后悔了:[快穿,弹幕,病娇男主强制爱,一见钟情,男主今生洁,万人迷体质,甜宠,原女主后悔,会黑原女主。]众多小世界里,小白花女主总想逃离病娇男主的掌控,宁死不屈,不愿成为牢笼的金丝雀,双双两败俱伤,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让小世界动荡不已。神给了双方重来的机会。女主重生誓死远离病娇,“我再也不会给他接触我的机会!可看见原来自己唾手可得的东西
海里渊里
替兄上朝吃瓜,吃成镇北王
替兄上朝吃瓜,吃成镇北王
评分刚出,会涨封泽萱绑定吃瓜系统,女扮男装替兄上朝。吃瓜很爽,没想到上朝第一天就把朝堂给炸了~“皇帝只有三秒?“公主的十八个面首都是驸马的?“礼部侍郎宁愿当太监也要孵蛋?一个个惊天大瓜爆出,百官集体痛并快乐着,皇帝不知不觉也吃瓜上瘾了。封泽萱慌了:我只想攒瓜值治好哥哥就跑路!皇帝拍板:封你镇北王,朕的江山需要你!太子附议:本宫也要听八卦……不,要学治国之道!满朝文武:王爷一天不来,我们的快乐
只想做一只喵
女帝养成
女帝养成
【霉运连连的陈青儿刚刚中了千万彩票大奖,还没来得及享受。阴差阳错穿书成了同名书中人,本想千方百计回家当富婆,意外跌宕起伏,阿简相助,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意中改变了原书中人命运!结识许多好朋友,悲喜交加。这里,好像每一个人都,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为保命,“两姐妹想尽办法回去现实世界。……暗流涌动的朝堂内外,失去挚友后,陈青儿彻底清醒,唯有成为九五之尊的帝皇,拥有绝对权势,才能护身边人周全。陈青
壈壈
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
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
关于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架空!架得空空的,食物食材切勿考究出现时间,至于cp?作者是有意无cp的……)家徒四壁,食不果腹,负债累累,再加上温柔的包子娘(bushi),捡来的憨包爹,嗷嗷待哺的……咳、这个没有,还有摇摇欲坠老屋,加上支离破碎的家,好好好,妥妥的种田文标配啊!呵!想让她种田?狗都不……种!活人微死的周漾一睁眼就听到二姑要和离,周漾眼睛都亮了。二姑?和离?这不妥妥的的节奏
青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