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明末穿越,闯王一统》最新章节。
这么晚了,会是谁?李大坤心生警惕。宫中规矩森严,尤其是夜间,无故串门是大忌。他顺手拿起门边那根用来顶门的粗木门闩,握在手中,凑到门边,低声问道:“谁?”
门外传来一个压得极低、带着明显颤抖和惊慌的声音:“李……李爷,是咱家,是小柱子啊。”
李大坤听出是平日里负责给他这处小厨房送宫内份例食材的一个小太监,年纪不大,约莫十六七岁,名叫小柱子,为人还算机灵老实,平日里也会因为李大坤偶尔给他些好吃的而感恩戴德。他稍稍放松了警惕,但仍然没有完全放下心,轻轻拉开了门闩。
门外,果然站着那个叫小柱子的年轻太监,身子单薄,在昏黄的灯笼光下,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眼神躲躲闪闪,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惊慌,如同受惊的兔子,双手紧张地绞在一起。
“小柱子?这么晚了,宫门都快下钥了,你跑来我这里有何事?”李大坤让他侧身进来,随即迅速关上门,并重新插上门闩,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小柱子一进院子,仿佛再也支撑不住,“扑通”一声竟直接跪了下来,声音带着哭腔,语无伦次:“李爷,李爷,救救小的,救救小的吧。小的……小的闯下大祸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大坤吓了一跳,连忙弯腰去扶他:“快起来,快起来说话,地上凉。到底怎么回事?你慢慢说,说清楚。”
小柱子不肯起来,反而抓住李大坤的裤腿,如同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急声道,声音因为恐惧而断断续续:“李爷,小的……小的刚才去给乾清宫那边值守的韩赞周韩公公送夜宵,回来的时候,路过……路过西暖阁那边的窗户底下,听……听到了不该听的话,要掉脑袋的话!”
李大坤心头猛地一凛,一股寒意从脊椎骨直窜上天灵盖,他隐隐感到了一丝极度不祥的预兆,沉下声音,追问道:“你听到了什么?一字不漏,告诉我!”
“小的听到……听到皇上和马阁老、阮大人他们在密谋,要……要除掉西安府来的那位李大王!”小柱子声音发颤,身体也在微微发抖,“他们说……说要派高手在行辕里暗杀,或者……或者等他们离开京城,走到半路上的时候,设伏截杀!还要……还要给李大王他们扣上图谋不轨、意图潜逃的罪名……韩公公当时也在旁边,没……没说话,但也没反对……李爷,您和那位西安府来的戚公子是旧识,求求您,赶紧想办法给他们报个信吧,让他们快想想法子,赶紧逃,这北京城是龙潭虎穴,吃人不吐骨头啊。要是……要是他们出了事,上面追查起来,查到小的头上,知道是小的泄露了消息,小的……小的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呜呜……”他说着,竟害怕得低声呜咽起来,砰砰地对着李大坤磕头。
李大坤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虽然戚睿涵早前通过各种渠道暗示过风险,他自己也一直提着心,吊着胆,但此刻,亲耳从这胆小如鼠、绝无可能编造此等谎言的小太监口中,如此清晰地证实了朱由崧那毫不掩饰的杀心,还是让他感到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蔓延至全身,四肢都有些发麻。朱由崧,果然没安好心。什么和平建国,什么册封顺王,什么共商国是,全都是麻痹人的幌子,是裹着蜜糖的毒药。他终究容不下李自成这个曾经撼动大明江山、拥有巨大声望和潜在威胁的“流寇”首领,欲除之而后快,甚至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到底。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翻腾的震惊、愤怒以及一丝替戚睿涵他们感到的恐惧,用力将小柱子从地上拉起来,从怀里摸索出一块约莫一两重的碎银子,不由分说地塞到他冰冷汗湿的手里,低声道,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小柱子,听着!这件事,从现在开始,你给我烂在肚子里,对任何人都不能再提起,就像你从来没听过,从来没来过我这里,明白吗?无论是谁问起,哪怕是韩公公问你今晚去了哪里,你就说直接回了住处,哪里都没去,我会想办法通知戚公子他们。你现在赶紧回去,立刻,马上,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回去蒙头睡觉,明天该干什么干什么!”
小柱子握着那块带着李大坤体温的碎银子,如同抓住了唯一的生机,连连点头,眼泪鼻涕糊了一脸:“明白,明白,谢谢李爷,谢谢李爷救命之恩。小的这就走,这就走!”说完,忙不迭地用袖子擦了把脸,像是身后有厉鬼追赶一样,踉踉跄跄地转身,拉开院门,探头看了看外面寂静无人的巷道,然后像一只受惊的狸猫,嗖地一下溜了出去,迅速消失在沉沉的黑暗之中。
李大坤站在原地,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心脏咚咚直跳,如同擂鼓。他看了看桌上那盏如豆的、摇曳不定的油灯,又看了看窗外那浓得化不开的、仿佛蕴藏着无限凶险的夜色,不再有任何犹豫。他迅速脱掉身上的厨役衣服,换上一身深灰色、不易反光的粗布便服,又从厨房角落一堆柴火里,摸出一根挑柴用的、油光水滑的硬木扁担——这是他这简陋院子里,唯一能找到的、勉强可以充作防身武器的物件。
他必须立刻去晋陕行辕,找到戚睿涵,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一刻也不能耽搁。每拖延一分,戚睿涵、李自成他们的危险就增加一分。
……
晋陕行辕,李自成下榻院落的书房内,烛火再次被点亮,而且比之前更多,将室内照得一片通明。虽然那两名不速之客的尸体已被处理,现场也被清理得看不出丝毫痕迹,但经历了方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院落中的核心人物们,此刻已全无睡意。
李自成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面色看似恢复了沉静,但他放在扶手上那紧握的、指节有些发白的拳头,却暴露了他内心远未平息的波澜,那是如同被侵犯了领地的雄狮般的暴怒。张献忠、吴三桂、李岩、李定国、戚睿涵、董小倩等人围坐在下方的椅子上,或站或立,气氛凝重得几乎能滴出水来。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愤怒、后怕、以及高度警惕的情绪。
“格老子的,”张献忠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咧了咧嘴,露出一口黄牙,眼中凶光闪烁,如同择人而噬的猛虎,“看来,有人是铁了心不想让咱们活着离开北京城了。这才第一天,就派了催命鬼来。依老子看,与其坐在这里等他们下一次不知道从哪里射来的冷箭,不如咱们先下手为强。趁着夜色,直接点齐人马,杀进那鸟紫禁城,宰了朱由崧那龟儿子皇帝,一了百了!”他脾气火爆,向来信奉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岩闻言,连忙出声劝阻,语气急切:“八大王万万不可冲动,我等身在京城,处于绝对劣势,京营兵马数倍于我等,皇宫禁卫森严。若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况且,如今名义上我们还是来归顺谈判的,是客非敌。若我们先动手,便是主动撕毁和约,失了道义和大义名分,正好给了对方动用大军围剿我们的口实,届时天下人将如何看我们?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此计断不可行!”
吴三桂也沉声开口,他经历复杂,考虑问题更为周全:“李军师所言极是。如今形势,敌暗我明,对方在暗处,我们在明处,对方掌握主动,我们被动应对。贸然行动,只会落入对方的圈套。需得冷静下来,从长计议,摸清对方虚实和下一步计划,方能寻得一线生机。”
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亲兵压低声音的禀报:“大帅,戚公子,宫中的李御厨,李大坤,在外求见,说有十万火急之事,必须立刻面见戚公子!”
戚睿涵心中猛地一动,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冰冷的蛇缠绕上心头。他立刻看向李自成,得到后者一个肯定的眼神后,马上道:“快,快请他进来!”
很快,李大坤带着一身深夜的寒露和无比的急切,匆匆而入。他甚至顾不上平日里那套繁琐的礼节,没有先向主位上的李自成行礼,目光直接锁定戚睿涵,几步冲上前,一把抓住戚睿涵的胳膊,因为一路疾走和心中的惊惧,气息十分不稳,声音都带着颤音:“睿涵,不好了,出大事了,朱由崧他们……他们真的要动手。就在今晚,或者等你们离开的时候!”
他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将在小太监小柱子那里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尽可能详细、不加任何修饰地转述了一遍,尤其是朱由崧那“途中截杀,再扣罪名”的计划,以及阮大铖那狠辣的“用生面孔,事成之后处理干净”的指令,更是重点重复。“那小太监吓得魂都快没了,话绝对不假。他们这是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啊!”李大坤末了补充道,脸上满是焦急和后怕。
书房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令人窒息的沉默。空气仿佛凝固了,烛火燃烧发出的噼啪声此刻听起来格外刺耳。虽然已有刺客之事作为冰冷的前兆,但李大坤带来的消息,无疑是彻底撕碎了朱由崧那伪善的、试图维持表面和平的面具,将血淋淋的、毫不掩饰的阴谋,赤裸裸地摊开在了众人面前。最后一丝侥幸的心理,也随之烟消云散。
戚睿涵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冰冷和压抑吸入肺腑,再化作坚定的力量。他看向李自成,声音带着一种沉重的、确认事实的冷静:“大帅,果然如此。和我们推测的最坏情况一样。朱由崧终究是容不下您,容不下大顺军这股他无法完全掌控的力量,他想要的不是和平,而是彻底的臣服或者……毁灭。他根本无意真正的和平共处。”
李自成猛地一拍身旁的茶几,实木桌面发出一声不堪重负的闷响,上面的茶盏剧烈跳动,溅出些许水渍,烛火也跟着猛地摇曳了一下。他脸上那惯有的、在面对部下和百姓时常常展现出的沉稳豁达此刻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彻底背叛和戏弄的、几乎无法抑制的暴怒,额角处的青筋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微微凸起,跳动。
“好一个朱由崧,好一个口含天宪的大明皇帝!”他的声音从牙缝里挤出来,带着冰冷的杀气,“本帅摒弃前嫌,以诚相待,带着兄弟们诚心归顺,只为这天下苍生能免遭战乱之苦,能有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他竟如此背信弃义,行此卑劣无耻的伎俩。真当本帅是那砧板上的鱼肉,可以任他宰割吗?真当我数十万大顺将士的刀锋不利吗?”
他胸膛剧烈起伏,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那股久经沙场、从尸山血海中锤炼出的悍勇彪悍之气再次迸发出来,让人不敢直视。然而,怒意虽盛,如同沸腾的岩浆,他却并未因此而失去理智。
片刻之后,李自成强行将那几乎要破体而出的怒火压了下去,嘴角甚至扯出一丝冰冷而残酷的笑意,那笑意却未达眼底:“不过,眼下他既然没明着撕破脸,没派大队人马直接围了这行辕,那就说明他也有所顾忌。他怕担上谋杀归顺者、破坏和谈、激起天下大乱的恶名。他还想演这场君臣和睦的戏码,还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他想演,那本帅就奉陪到底,陪他好好演下去!”
他重新坐回太师椅,身体前倾,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光滑的紫檀木扶手,眼神锐利如即将扑击的苍鹰:“我们就装作对这一切毫不知情,对他依旧保持表面上的恭顺。谈判照常进行,姿态甚至可以放得更低一些,满足他那点可怜的虚荣心,让他放松警惕。同时,所有人,暗中做好一切应变准备!”他的声音变得斩钉截铁,一条条指令清晰而迅速地下达,显示出他即使在盛怒之下,依然保持着一名杰出军事统帅应有的冷静、条理和掌控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三桂!”
“末将在!”吴三桂豁然起身,抱拳应道。
“你亲自负责行辕内外所有明哨、暗哨的布置与警戒,加派双倍人手,尤其是夜间,重点防御可能潜入的路线。所有守卫,必须是最可靠的老人,武器不离身!”
“得令!”
“李定国!”
“末将在!”年轻的李定国目光炯炯,跃跃欲试。
“你立刻去,从我们带来的骑兵中,挑选五名最精锐、最悍勇、骑术最精的弟兄,人衔枚,马裹蹄,随时待命。检查好所有马匹的鞍鞯、蹄铁,备足箭矢,磨快刀枪!”
“遵命!”
“李岩!”
“臣在。”李岩沉稳应答。
“你立刻动用我们在京城内所有的眼线和秘密渠道,不惜一切代价,摸清皇宫禁军和京营兵马近日的调动情况,特别是弄清楚他们可能在哪些险要路段设伏,比如卢沟桥、居庸关,或者京畿附近的峡谷密林。一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大帅,臣这就去安排。”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戚睿涵和董小倩身上:“元芝,小倩,你们心思缜密,洞察力强,身手也好。就留在本帅身边,随时策应,随机应变。另外,协助李岩,分析所有得到的情报,看看能否找出朱由崧计划的更多细节和破绽。”
分派已定,李自成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依旧沉沉的、但东方已隐隐透出一丝微光的夜色。他的背影在烛光下显得异常挺拔而坚定,仿佛任何风雨都无法将其摧垮。
“他想玩阴的,”李自成没有回头,声音冰冷,如同腊月的寒风,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本帅就让他知道,什么叫玩火自焚,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出他自导自演的戏,看谁,能唱到最后;看谁,能笑到最后!”
他的话语,如同金石坠地,在这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危机四伏的北京城中,定下了抗争的基调。一场关乎生死存亡、关乎天下走向的暗战,已然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