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林一探案集:第一季》最新章节。
这与其他部分刻意模仿的“悔罪”笔调显得格格不入,仿佛书写者在此处流露出了真实的情感。
? 遗书位置的物理悖论: 林一让一名探员模拟赵千手倒地的姿势,
然后尝试让一张类似的纸条从“濒死”松开的手中自然飘落。
反复试验多次,纸条飘落的位置和最终状态,
都与现场遗书那种工整地对折、且距离手臂一尺开外的情形截然不同。
现场遗书的位置,更像是由站立的第三人,随意扔下或刻意摆放的。
接着,是对赵千手尸体更为深入的复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一挽起袖子,戴上橡胶手套,目光冷静如手术刀。
? 致命针孔的再发现: 韩笑发现的那个后颈细微红点,在林一的专业检查下愈发清晰。
他用酒精棉小心擦拭后,在强光放大镜下观察,
确认这是一个新鲜的、边缘略有红肿的注射针孔。
他小心翼翼地用最小号的解剖刀片,取下针孔周围极小的一块皮肤及皮下组织样本,
放入无菌试管,准备送回实验室进行毒理分析,
以判断是否被注射了导致瞬间昏迷或呼吸麻痹的药物(如琥珀酰胆碱或高浓度钾溶液等)。
? 氰化物剂量的疑点: 林一使用更精密的定量检测试纸和微型滴定管,
对赵千手口腔残留物、咽喉部刮取物以及初步抽出的胃内容物进行了分别检测。
结果确认,其体内氰化物的总量,远低于通常口服氰化物的快速致死剂量。
“这点剂量,可能只会引起严重不适和昏迷,
但不足以在短时间内导致心脏骤停,”林一沉声道,
“真正的死因,极有可能是先被其他手段制服(比如颈部受力或药物注射),
导致昏迷或濒死,然后再被强行灌入少量氰化物,
或者仅仅是在嘴角涂抹,以制造典型的中毒自杀假象!”
他嘴角那看似逼真的白沫,现在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精心布置的舞台妆。
? 指甲缝与衣物的无声证词: 赵千手指甲缝里那些异色的纤维屑被林一用精细的探针一点点挑出,放在玻片上。
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看到这些纤维并非单一的灰尘,
其中混杂了少量深蓝色的、质地相对粗糙的棉线纤维。
林一心中一动,立刻取出之前从舞台厚重幕布褶皱里发现的那缕可疑纤维进行比对——
颜色、材质、纤维粗细,高度相似! 这意味着,
凶手很可能身穿深蓝色工装或类似衣物,并且在制服赵千手的过程中,
与他发生了近距离的接触和短暂搏斗,导致赵千手在挣扎中抓下了凶手的衣物纤维!
而凶手在清理现场时,忽略了这微不足道的证据。
最后,是对整个准备间的系统性勘查。林一像梳理头发一样,不放过任何角落。
? 被掩盖的打斗痕迹: 在低角度强光侧照下,
林一发现房间中央的旧木桌椅腿附近的地面,有极其细微的、新鲜的摩擦拖痕。
一张桌子的腿与地面接触点,有不易察觉的微小位移。
靠近墙角的地方,有一小片墙皮有新鲜的剥落,
在剥落点附近,林一用胶带粘取到了微量的、带有血丝的皮屑(已取样保存)。
这些痕迹虽然被粗略处理过,但在专业眼光下,都清晰地暗示此处发生过短暂的、
但激烈的肢体冲突,绝非一个心生死志之人平静服毒的场景。
? 消失的凶器与药物来源: 散落在地的氰化物药瓶,标签模糊,来源成谜,
并非剧院药箱或上海常见药房能轻易购得的物品。
那个几乎可以肯定是用于注射的针管,则消失得无影无踪,显然被灭口者从容带走。
所有的物证检验结果,如同无数块拼图,最终拼凑出一个确凿无疑的结论:
赵千手是他杀!是被蓄意灭口!整个自杀现场是一场精心伪造的骗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