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律师,14亿人奉我为法神!》最新章节。
			     审判长目光扫过控辩双方。
 “控辩双方,对刚才的陈述,还有补充意见吗?”
 李明远微微摇头:“没有补充。”
 张伟也平静回应:“没有补充。”
 “咚!”
 法槌再次落下,声音清晰。
 “根据庭审程序,现在进入第二环节,法庭调查。”
 审判长的声音变得更加严肃。
 “首先,由上诉方及其辩护人,就二审阶段需要补充的新证据进行出示,或对一审证据提出新的质证意见。”
 这话一出,法庭内所有人的目光,包括直播间里无数双眼睛,再次聚焦到张伟身上。
 张伟深吸一口气。
 公诉人的反驳,确实精彩,几乎封死了所有常规辩护的路径。
 但他以为这就结束了?
 这才刚开始!
 “认知鸿沟”不过是开胃小菜,真正的好戏,现在才要上演。
 张伟神色不变,从容地从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和一个移动硬盘。
 他没有急于开口,而是先将文件和硬盘通过法警,有条不紊地递交给书记员。
 书记员接过,随即分别呈送给审判席和公诉席。
 “审判长、审判员,”张伟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沉稳地传遍法庭,“辩护人在此,向法庭提交三组新证据。”
 他的目光平静地迎向审判席。
 “第一组证据,也是本次辩护的关键证据:移动硬盘一个,内含关键监控录像。”
 张伟简洁地介绍了录像内容:一是农资经营部长期违规用废弃饮料瓶分装剧毒农药销售,二是王游卿在该店购买旧冰红茶瓶分装的“敌杀死”农药的全过程,且无任何特别告知和警示。
 “这组录像证据,直接关联涉案毒物来源,并客观记录了上诉人获得该危险物品时的具体情境,是判断其主观状态的重要依据。”
 公诉席上,李明远在电脑上点开录像,当看到农资店老板熟练地用旧饮料瓶分装农药,以及王游卿购买时毫无防备的表情时,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
 这录像,确实是硬伤,直接指向了毒物的源头和获取过程中的疏忽。
 有了这个证据,二审就有改判过失的空间!
 张伟继续,声音依旧沉稳。
 “第二组证据:江城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上诉人王游卿认知能力评估报告》。”
 他举起报告示意,简述了评估结论:王游卿文化水平仅相当于小学二年级,信息闭塞,专项农药安全知识测试仅9分,远低于普通成年人认知水平线。
 “这份评估报告,作为佐证,旨在说明上诉人对其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缺乏必要的认知基础。”
 李明远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些。认知评估报告?
 这种东西在法庭上的证明力一向有限,属于软证据,但9分这个数字,确实有些扎眼。
 配合录像来看,似乎在试图构建一种情有可原的氛围。
 “第三组证据:赵家村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关于村民王游卿日常行为及信息接触情况的说明》。”
 张伟概述了说明内容:王游卿基本不识字,无智能通讯设备,信息来源主要靠口头传播,且当地部分老年村民有用废弃容器盛装物品的习惯。
 “这份村委会说明,同样作为佐证,进一步描绘了上诉人所处的客观生活环境和信息闭塞状态。”
 “以上三组证据,以第一组监控录像为核心,第二、三组证据为辅助,”张伟提高音量,目光扫过全场,“共同指向一个核心事实:上诉人王游卿,由于其自身认知局限,以及在特定情境下获得危险物品,导致其对涉案冰红茶瓶即使清洗仍可能残留致命农药这一关键风险,缺乏最基本的认知和预见能力。”
 他站直身体,声音洪亮而清晰。
 “其行为,更符合过失而非故意,是在一种无知者无畏的‘认知盲区’下发生的。”
 张伟陈述完毕,静静地站在辩护席后。
 法庭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这份证据链,与他此前提出的“认知鸿沟”论点完美契合,直指案件的核心矛盾。
 审判长坐在审判席上,手指轻轻叩击着桌面。
 他的内心,此刻涌起一丝波澜,但更多的是审慎。
 录像,是硬证据,确实动摇了主观故意的根基。
 “认知鸿沟”的说法,有了一定支撑,但能否完全免除一个成年人的基本注意义务,法律上争议巨大。
 过失致人死亡?或许!
 无罪?几乎不可能!
 他看向公诉席的李明远,对方紧皱的眉头已经说明了问题。
 李明远紧盯着电脑屏幕上不断回放的监控画面,又飞快地翻阅着评估报告和村委会说明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