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逼我重生是吧!之逆袭》最新章节。
那张偷拍张浩的照片,像一块冰,死死地压在林磊的心口。阳光下的校园仿佛瞬间失去了色彩,只剩下一种无声的、黏腻的威胁感。
对方的信息畅通无阻,如同鬼影般附着在他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大学这座象牙塔,并不能提供绝对的庇护。
他不动声色地将照片收起,没有告诉张浩,也没有告诉母亲。有些压力,他必须独自扛起。
回到租住的房子,他反锁房门,拉上窗帘,将那本《弈心术》再次摊开在桌上。昏黄的台灯光线下,那些古朴的字迹仿佛活了过来,闪烁着冷冽的光芒。
“敌暗我明,当以静制动。”
“其势愈张,其心愈怯。”
“示之以弱,骄其心志;藏锋于钝,待其弊也。”
一行行箴言映入眼帘,与他此刻的处境惊人地契合。对方接连出手,从股市猎杀到商业封杀,再到如今的跟踪威胁,看似步步紧逼,占尽上风,但也正因为屡屡得手(至少他们以为得手),难免会产生轻慢和急躁。
而自己,看似被迫离开深圳,蛰伏省城,读书度日,处于绝对的弱势。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最好的伪装?一个无权无势、埋头读书的大学生,能有什么威胁?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让对方以为他已经认命,已经不足为虑,从而放松警惕,甚至……露出破绽。
策略既定,心境反而平和下来。他不再焦虑于眼前的威胁,而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更长远的布局中。
大学生活成了他最好的保护色。他每天准时上课,认真记笔记,积极与教授和同学讨论专业问题,尤其是在城市规划、土地政策、房地产开发流程这些课程上,他表现出了远超常人的兴趣和“天赋”。他甚至主动加入了一个冷门的“城市发展史研究社团”,频繁出入档案馆和图书馆,查阅旧城改造规划和历史地块资料。
在所有人眼中,他是一个有些内向、勤奋好学、对未来充满规划的建筑系好学生。
没有人知道,他笔记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课堂笔记”和“社团研究资料”,实则是一份详尽的省城未来十年地产价值洼地投资地图。哪条街明年会拆迁,哪个片区后年会通地铁,哪所小学会被划为重点学区……前世的记忆与今世的调研相互印证,变得无比清晰。
但他按兵不动。他需要本金,需要一个绝对安全、无法被追踪的方式来操作这一切。
周末回家(他坚持在学校附近租房,但周末回去看母亲和张浩),他也会和张浩聊聊,叮嘱他工作上多加小心,遇到陌生人搭讪千万别理。张浩经过黑厂事件后成熟了不少,虽然不明白林磊为何如此谨慎,但还是点头答应。
日子一天天过去,风平浪静。那张照片带来的惊悸,似乎也随着时间慢慢淡去。
然而,林磊的蛰伏并非无所作为。他在等待一个契机,一个既能积累本金,又能测试对方反应,甚至可能反向捕捉到对方尾巴的契机。
这个机会,在他大一学期末的时候,悄然出现了。
《城市规划原理》课的教授,是一位在业内颇有声望的老学者,性格古板,对学生要求极其严格。这天,他布置了一份课程论文,要求分析省城一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可行性,并做出初步的经济效益评估。
这个小区名叫“桃园里”,位于目前看来毫不起眼的城西区域。但林磊清楚地记得,就在明年,省城第一条地铁线的规划调整方案会正式公布,其中一个站点就设在桃园里附近!同时,一所着名的实验小学也会宣布在此建立分校!
双重利好叠加,这片现在的棚户区,房价将在未来两年内飙升五倍不止!
几乎所有同学都在抱怨这个题目又难又没意思,资料难找,前景黯淡。唯有林磊,心中狂喜,但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甚至故意在课堂讨论时提出几个看似“悲观”的观点。
他泡在图书馆和档案馆整整一个星期,拿出比高考还拼的劲头,写出了一份长达数十页、数据详实、分析透彻的课程论文。论文中,他“谨慎”地评估了桃园里改造的“巨大困难”和“不确定性”,但在最关键的经济效益预测部分,他依据公开数据和合理的推演模型,“勉强”得出了“具有一定增值潜力”的结论。
这份论文交上去,果然得到了老教授的高度赞赏,破天荒地给了全班最高分,并在课堂上作为范文点评。
“林磊同学的论文,资料扎实,分析严谨,虽然结论略显保守,但体现了难得的务实精神!”老教授推着眼镜,不吝夸奖。
同学们投来羡慕或嫉妒的目光。林磊只是谦逊地低着头,仿佛只是一个侥幸获得好评的普通学生。
但他知道,鱼饵已经撒下去了。
他这篇论文,看似保守,实则通过“合理”的学术推演,提前“预言”了桃园里的价值爆发。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份公开的、合法的、有教授背书的“研究成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果……如果那个一直窥视他的对手,足够关注他,并且有足够的能力和嗅觉,会不会对这份“研究成果”产生兴趣?会不会忍不住想去提前布局,摘取这颗“成熟”的果实?
只要对方动了,就可能露出马脚!
果然,论文点评课后没几天,一个自称是“省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找到了他,表示对他的论文很感兴趣,想邀请他参与一个相关的“课题研究”,报酬丰厚。
林磊心中冷笑,表面却受宠若惊,以“学业繁忙、能力有限”为由婉拒了。
又过了几天,一个穿着西装革履、看起来像成功商人的人,通过辅导员找到他,提出想“买断”他关于桃园里的“研究资料”和“未来判断”,开出了一个对学生来说堪称天价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