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最新章节。
			     破袄子并不保暖,只是聊胜于无。
 加上娘俩里面衣服穿得不多,没走出多远便感觉一阵凉意。
 没法子,杜若只好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把空间里的羊皮袄子拿了出来。
 当初做衣服的时候,她就特意让绣娘做了几身比较贴身的羊皮袄子,羊皮的外面还特意缝上了粗布。
 就是为了不扎人眼,方便逃荒的时候穿。
 前些日子天气炎热,一直没用上,今日刚好派上了用场。
 羊皮袄的外面再套上破袄子,一下子就暖和多了。
 如今逃荒的人不少,大家没有落脚点,都在附近找地方窝着。
 人多眼杂的,也不好把小木屋拿出来。
 若是凑巧被人看了去,麻烦就大了。
 杜若只好借着背篓的遮掩,再次把祖传的破被子拿了出来。
 娘俩找一处背风的地方,升起了火堆。
 就这样靠在火堆边,用破被子盖着度过了一晚上。
 第二天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就起来了。
 从空间里把面饼子拿了出来,放在火堆旁烤得香香的,就着热水就吃下去了。
 吃过早饭,才深一脚浅一脚的向着昨晚上的登记处走去。
 “你们过来了啊!先在这等会,一会就带你们过去。”
 见着娘俩过来,徐瓦热情的打了个招呼,说完又转身去对条子去了。
 杜若大致的打量了一眼,发现除了徐瓦外,今天值班的都是新面孔。
 早上来的流民多,这些官兵们非常忙,后来忙不过来,甚至还去找了人来支援。
 娘俩等了一个多时辰,徐瓦才终于空闲了,拿上测量田地的丈绳,对着娘俩说道:
 “走吧!我带你们看看去。”
 说完便率先向前走去,杜若赶紧带着女儿跟上。
 “徐大哥,我们娘俩想挑个依山傍水,土地肥沃些的地方......”
 杜若说着,塞了一小块碎银子给徐瓦。
 徐瓦掂了掂手里的银子,顿时有些惊了。
 这娘俩看着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这么有钱!
 他以为就昨天晚上给的那一点呢,没想到还有外快。
 昨天的银子可是要五个人一起分的,他拿不了几个子。
 但是今天就不一样了,这钱是他一个人的。
 想到这里,徐瓦看着杜若的眼神顿时热切了起来,财神爷啊这是。
 逃荒的流民李,可没几个有钱的,就算有,分到他手里的也不多。
 所以别看他们表面上挺风光,其实日子过得穷哈哈的,也就比下有余。
 拿钱办事嘛!
 这规矩他懂,且也想结个善缘,于是便道:
 “我带你们去小溪村那一块,那是块好地!
 都是肥沃的黑土不说,还有不少小溪流经过,完全不缺水,山林里的东西也多。
 如今住着的多是京城本地逃出来的人,不算完全的流民。”
 “那就麻烦徐大哥了!”
 两人一路聊着天,一路赶去小溪村,其实主要是杜若在打听消息。
 比如从徐瓦的嘴里,杜若了解到辉山这一带的荒地,主要是一个姓姜的知事在管着。
 在大景朝,知事是正八品的低阶武官,原本主要负责公文处理、档案管理等事务。
 但是如今特事特办,让他来主持辉山这一带的垦荒工作。
 “姜知事是个公正的好官,若是真有什么事情,也是可以去找他做主的,但是咱们一般普通人也见不着他,所以......”
 所以没事不要去找他!
 杜若明白了徐瓦的未尽之意。
 “咱们才来,这边还没设立什么知府知县的,都是军队在管着。
 目前咱们整个侯城,最大的官就是王将军,不过以后就说不准咯!”
 “王将军?是叫王句吗?”
 不会这么巧吧!
 “你之前便打听过王将军?”
 徐瓦惊了,王将军的名讳,就连军中的兄弟们,也不一定都知晓呢。
 她一介逃荒来的农妇竟然知道。
 “凑巧听说过......,这姜知事是叫姜格吗?”
 杜若不确定的问道,实在是这两个姓氏连起来,很难不让人多想。
 “确是叫姜格,怎么,你还认识姜知事?”
 “先前与小姜相处过一段时间。”
 杜若淡淡的说,也没说前因后果,更没说那时候两人只是军营里的无名小卒。
 也正因如此,才越发显得高深莫测。
 小姜???
 连姜知事都只是小姜,那这妇人是什么来头?
 他就说一个普通的农妇,怎么敢只身逃荒这么远,身上还有那么多银子。
 看来这里面的水深得呢,他可不能轻易得罪了去。
 想到这里,徐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态度越发殷勤了起来。
 到了地方后,更是杜若要哪块地,就给量哪块地。
 手上的丈绳还一松再松,杜若估摸着,这些地起码多出来了两亩。
 回去的时候,更是连杜若的谢银都不敢要了。
 “阿娘,这地好宽啊!咱们真能开出来吗?”
 看着面前广阔的,仿佛望不到头一般的荒地,明珠开始不确定。
 别看一百亩听着不多,若是换算成现代标准的足球场,得有十个足球场大小。
 “如今才六月份,规定的时间是明年四月份之前,将近一年的时间呢,肯定能开出来的!”
 东北的春耕时间大约是四月末至五月初,今年肯定是来不及了,所以只能指望明年。
 这也就意味着,一年多的时间里,大家都得去野外找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