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潼关,晨曦。
那场决定雄关归属的血战,已经过去了一夜。但战争留下的烙印,却深深地刻在了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
天空,不再是清澈的蔚蓝,而被一层挥之不去的、灰黑色的烟尘所笼罩。空气中,弥漫着血腥、焦糊与死亡混合在一起的,令人作呕的气味。曾经的战场,此刻变成了一片寂静的地狱。折断的兵刃,破碎的旗帜,扭曲的尸骸,散落得到处都是,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昨日的惨烈。
姜维站在伤痕累累的城楼上,一夜未眠。他身上的甲胄,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被血污和尘土覆盖。他眺望着关外那片狼藉的战场,以及更远处,正在仓皇重整队形的曹魏大营,眼神中,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无尽的疲惫与沉重的悲哀。
张苞大步走了上来,他那身黑色的重甲,也布满了刀痕与血迹。他拍了拍姜维的肩膀,声音因嘶吼而沙哑:“大司马,我们守住了。”
姜维点了点头,没有回头,只是轻声问道:“伤亡,统计出来了吗?”
张苞沉默了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卷沾着血迹的布帛,递了过去。那上面,用潦草而颤抖的笔迹,记录着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
姜维的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了那卷布帛。他缓缓展开,目光扫过上面的文字。
“……此役,庞德将军所部潼关守军一万五千人,战至不足五百,老兵十不存一,庞将军身负重伤,潼关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姜维的呼吸,猛地一窒。庞德,那位西凉的百战宿将,他麾下的士卒,都是追随他多年的关中老兵,是大汉在关中最宝贵的军事资产。如今,却……
他的目光,继续向下。
“……大司马所率五万新军,经十日血战,战死、重伤者三万八千余,尚能再战者,仅余一万一千二百人……几近伤残。”
五万……五万充满朝气与希望的年轻生命!姜维亲手将他们从训练场带上战场,曾向他们许诺过胜利与荣耀。然而,一场血战,便将这支倾注了他无数心血的新军,打得支离破碎。
姜维闭上了眼睛,那一张张年轻而鲜活的面孔,仿佛就在眼前闪过。他们的笑声,他们的呐喊,他们临死前不甘的眼神……如同无数根钢针,狠狠地扎在他的心上。
“魏军呢?”他强忍着心中的剧痛,声音沙哑地问。
“据俘虏交代及我军探查,”张苞的声音低沉,“曹爽十五万大军,经十日攻城及昨日之败,折损兵力不下五万。其大营粮草被我军焚毁大半,士气低落。如今,尚能一战者,约在十万之众。”
十万。
这个数字,如同一座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了姜维和张苞的心头。
这是一场惨胜。
他们以折损近五万人的巨大代价,守住了潼关,击退了曹爽的十五万大军。但胜利的天平,却并未因此而向他们倾斜。
汉军这边,张苞带来的四万生力军,在昨日的突袭中,也付出了近五千人的伤亡。如今,潼关之内,所有能战斗的兵力加在一起,也不过五万之数。
五万对十万。
而且,这五万之中,还有一万多是被打残了建制、身心俱疲的新军。
他们赢得了战役,却输掉了战略上的主动权。他们守住了雄关,却将自己变成了一支被困在关内的孤军。
“先救治伤员,收敛阵亡将士的遗骸。”姜维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冷静,“传令下去,将所有能找到的食物和水,优先供给伤兵。告诉弟兄们,每一个为大汉流血的英雄,我们都不能抛下。”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将庞德将军,抬到最好的房间,请随军最好的医官,全力救治。无论如何,也要保住他的性命。”
“是。”张苞领命而去。
城楼上,只剩下姜维一人。
他缓缓地,将那卷记录着伤亡的布帛,紧紧地攥在手中,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抬起头,望向南方,那是荆州的方向。
“丞相……”他轻声自语,“我已无力南顾,荆州的担子,大汉的国运,全都压在你的肩上了。你,千万要撑住啊……”
曹魏大营,帅帐。
压抑,死一般的压抑。
曹爽坐在帅位上,面色灰败,双目无神。他身上华丽的铠甲,沾满了尘土,曾经不可一世的傲气,此刻荡然无存。
帐下,夏侯霸、诸葛诞等一众将领,个个垂头丧气,噤若寒蝉。
十日的疯狂猛攻,换来的是五万将士的阵亡,是粮草大营的冲天火光,是张苞铁骑那摧枯拉朽的冲击,是全军溃败的奇耻大辱。
“五万……整整五万弟兄……”夏侯霸这位勇猛的将领,此刻声音也带上了哭腔,“就这么……没了……”
诸葛诞的脸色,比任何人都要苍白。暗门谷的惨败,让他引以为傲的智谋,变成了笑话。而昨日的大溃败,更是让他深刻地认识到,战争,远非他书房里推演的那么简单。
“大将军,”诸葛诞艰难地开口,打破了死寂,“我军士气已泄,粮草不济,潼关……已不可再攻。为今之计,只有……只有暂且退兵,重整旗鼓,再图后举。”
“退兵?”曹爽猛地抬起头,眼中布满了血丝,如同受伤的野兽,“我亲率十五万大军而来,如今损兵折将,灰溜溜地回去?你让天下人如何看我?让朝中那些老家伙如何看我?让我如何向陛下交代?!”
他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咆哮道:“我不退!我还有十万大军!他姜维和张苞,加起来也不过五万残兵!我就不信,我耗不死他们!”
帅帐之内,曹爽如同被囚禁的猛兽,焦躁不安地来回踱步。他俊朗的面容因愤怒和羞耻而扭曲,多日未经打理的胡须,让他显得憔悴而狼狈。他面前的案几上,摆着已经发硬的干粮和一壶冷水,这便是大将军与普通士卒无异的口粮——因为张苞的那一把火,烧掉了他们几乎所有的辎重。
“报——”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带着一身与这片颓败营地格格不入的干爽与锐气,闯入帐中。他单膝跪地,高举着一卷用火漆密封的诏书。
“大将军!洛阳八百里加急!圣旨到!”
圣旨?
曹爽猛地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惊疑。在这个他最狼狈、最需要援助也最害怕问责的时刻,来自都城的圣旨,究竟是催命符,还是救命稻草?
他颤抖着手,接过诏书,撕开火漆。展开的瞬间,那熟悉的、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朱红印玺,刺痛了他的眼睛。
内容简短,却字字千钧。
诏书首先肯定了前线将士的“血战之功”,对曹爽的指挥失利,却只字未提。紧接着,话锋一转,言及国之大局,不可因一时之挫而动摇。故,特派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诸军事的王昶,为大将军副将,兼领监军之职,率领新编的三万羽林锐卒,即刻驰援潼关。
诏书的最后,下达了让曹爽心神俱震的命令:命曹爽所部,与王昶新军合流,重整旗鼓,不惜一切代价,拖住并消耗姜维军。同时,命襄阳守将钟会,在王昶抵达后,立刻发动总攻,其目标,不再是襄阳周边的城池,而是直指荆州腹心——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