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样的东方才不要呢
- 你想要成为人生赢家吗?你想要和我一样拳打八云敬老院,脚踢人里幼儿园吗?一开始我是拒绝的,但我后来试了一下。哇,爆率真的很高,开局就送不死桂,而且福利还超多的。你还在等什么,我是星暝,每晚八点准时,系兄弟就来砍我。
- 我是人机777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宫城的钟声,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频率,猛烈敲响!那声音,穿透了成都的晨雾,传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也敲击在每一位成都官员的心上。
非有军国大事,此钟不响!
一时间,整个成都都动了起来。正在处理公务的,正在家中闲谈的,甚至还在睡梦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被这急促的钟声惊动。他们怀着无比忐忑与惊疑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朝服,奔赴皇宫。
究竟是发生了何等变故?是北伐大军出了意外?还是南中蛮夷又起反叛?无数的猜测,在官员们的心中盘旋。
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朝阳殿时,却看到了让他们更加惊疑的一幕。
龙椅之上,天子刘禅,正襟危坐。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特有的,强行压抑的激动与潮红。
而在他身侧,丞相诸葛亮,手持羽扇,身姿挺拔,静静地伫立着。他的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焦虑与沉重,反而,是一种如渊似海的,深沉的平静。
百官站定,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诸葛亮的身上,等待着他,来揭晓那未知的谜底。
诸葛亮环视全场,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缓缓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又洪亮地,响彻整个大殿。
“陛下,诸位同僚。今晨,街亭、长安,两路八百里加急军报,同时抵达成都!”
所有官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诸葛亮没有再卖关子,他转向龙椅上的刘禅,躬身一揖,随即,用一种足以载入史册的,激昂的语调,高声宣布:
“其一:街亭大捷!中都护陆瑁,以少胜多,坚守半月,联合车骑将军、马将军、庞将军,内外夹击,大破司马懿十万主力!阵斩魏国名将张合,俘敌三万!”
“轰——!!!”
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
“胜了?街亭竟然胜了?!”
“天佑大汉!天佑大汉啊!”
无数官员,喜极而泣,相互拥抱,朝堂之上,再无礼仪可言,只剩下最纯粹的狂喜!
刘禅更是激动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握着扶手,眼中泪光闪烁,喃喃道:“胜了……相父,我们真的胜了……”
然而,不等众人的狂喜平复,诸葛亮,举起了他的羽扇。
大殿,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还有第二封捷报!
诸葛亮的声音,比刚才,更加高亢,更加振奋人心!
“其二:镇远将军魏延,奉中都护将令,出子午谷,奇袭长安!魏帝曹丕,闻风丧胆,弃城而逃!我大汉王师,兵不血刃……”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吼出了那让整个时代,都为之颤抖的结果:
“——光——复——长——安!!!”
如果说第一封捷报,是惊喜。那么,第二封捷报,便是神迹!
整个朝阳殿,陷入了长达数息的,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爆发出比刚才,强烈十倍的欢呼!
“收复长安了!”
“先帝!您看到了吗!我们收复长安了!”
以谯周为首的一众老臣,更是跪倒在地,面向东方,嚎啕大哭,声震殿宇!
刘禅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走下龙椅,紧紧地,扶住了诸葛亮的手臂,声音哽咽:“相父……相父……大汉有望了!大汉有望了啊!”
诸葛亮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重归帝座。待到殿上情绪稍稍平复,他知道,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从袖中,取出了陆瑁的那封亲笔信,高声说道:
“陛下!如今,长安已复,然曹魏根基仍在,必将陈重兵于潼关。故,大局已定,国策当变!臣,与中都护陆瑁,不谋而合!今,有平定天下三策,上奏陛下!”
“其一,暂缓东进,先行南征!平定南中孟获之乱,以安后方,固大汉之根基!”
“其二,重兵镇守长安与汉中!以魏延为长安都督,姜维为副将;以车骑将军张飞,领汉中太守!确保东线门户,万无一失!”
“其三,以马岱、庞德二位将军,共镇雍凉,交通羌氐,以为我大汉屏障!”
三条策论,清晰无比,掷地有声!
百官们从狂喜中,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三条国策的深意。他们这才意识到,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收复了失地,更是彻底改变了天下大势!
刘禅看向诸葛亮,眼中,是全然的信任与依赖。他毫不犹豫地说道:
“朕,一概准奏!所有事宜,皆由相父全权处置!”
“陛下圣明!”诸葛亮再次躬身,而这一次,百官也随之,齐齐跪倒在地。
“陛下圣明!丞相英明!!”
大策既定,国策已明。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宏伟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就在此时,一直沉静的诸葛亮,再次上前一步。他收起了方才的激昂,神情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庄重。他面向龙椅上的刘禅,深深一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亮对刘禅说:“陛下,雍凉、长安大局已定,人事安排亦有章可循。然,我大汉根基之安稳,尚有南中一患。如今,该让中都护回来了。”
此言一出,殿上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中都护”这三个字,在今日之后,将意味着何等分量。他是这场惊天大捷的总设计师,是光复长安的不世功臣。
刘禅 的脸上,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他点头道:“相父所言极是。中都护此番立下盖世奇功,理应召回成都,接受封赏,彰其功勋。”
诸葛亮微微摇头,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远。
“陛下,不仅仅是封赏。更重要的,是决断。”
他加重了语气,声音在庄严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臣请陛下,勿忘先帝驾崩之时,留下的遗诏。先帝有言,‘朕之后事,托于丞相。军国大事,皆与子璋决之’,并亲授中都护符节,许其‘掌内外军事’之权。”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是的,所有人都想起了这份几乎被遗忘的,先帝的最高嘱托。这份嘱托,赋予了陆瑁在军事上,与诸葛亮在政务上,几乎对等的最高决策权!只是因为陆瑁为人低调,从未动用过这份权力,才让许多人渐渐淡忘了它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