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但爸,你看这个。
算法识别出的信号模式,与怀特教授提供的那个保密理论模型中预言的共振信号前兆,有73%的相似度。”
他将分析结果投射到主屏幕中央。
那个被标记出的微弱模式,与旁边理论预测的波形图放在一起,虽然振幅天差地别,但几个关键特征点却惊人地吻合。
73%
一个在正统学术期刊上连作为“迹象”都略显尴尬的数字,但在此刻这个充满机油味和希望的地下室里,却重若千钧。
林淼沉默了,他死死盯着那几乎要靠想象才能连接起来的几个数据点,脸上的怀疑渐渐被一种难以置信的震惊所取代。
他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里带着金属和冷却剂的味道:
“……妈的,还真让你敲出点动静了?”
李擎风眼中闪烁着极度兴奋的光芒,但语气依旧克制:
“只是‘动静’,还远不是‘回音’。
我们需要更精确的数据。
下一次尝试,我们必须把输出功率再推高至少15%,才能让信号更清晰。”
“15%?”
林淼立刻摇头,
“现在的冷却系统已经是超负荷运行了,再提15%,核心温度会瞬间熔穿保护壳!
我们需要更高效的冷却,还有,电源的波动也必须考虑进去,刚才我就注意到稳压器有点抖。”
“楼上的工业级稳压器可以拆下来用。”
李擎风立刻说。
“我想办法搞点军用的吸波材料来铺地,减少环境振动干扰。”
林淼接口道,思路已经完全转向了如何解决问题。
“冷却系统是关键。
需要更大流量的循环泵和更高效的换热器。”
李擎风点出核心难题。
林淼摸着下巴上的胡茬,思考了几秒钟,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交给我。
我去找老杰克,他认识几个搞退役军舰配件的人,应该能弄到银河级驱逐舰辅助引擎上用的小型高效循环泵,那玩意儿劲儿大又耐操。”
父子俩对视一眼,那种多年前并肩在维修车间里攻克技术难关的默契瞬间回归。
在这个狭窄、杂乱却充满创造力的空间里,他们面对的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宏大理论,而是一个具体的、可以拆解、可以攻克的工程难题,就像修理一台异常复杂的引擎,只不过这台引擎,名为“物理定律”。
“那就这么干!”
李擎风用力一拍大腿,
“今晚先把数据打包分析,明天一早你去找杰克叔叔,我重新设计冷却回路接口。”
“嗯,我先去把楼上那个稳压器卸下来,你盯着点系统自检。”
林淼说着,转身就往楼梯口走,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就在李擎风全神贯注地开始整理和分析刚才那几秒宝贵的异常数据时,他手腕上的个人终端指示灯微不可察地闪烁了一下。
一个极其隐蔽的数据包,在后台被自动压缩、加密,然后通过多层代理跳转,悄无声息地发送了出去。
数据的最终目的地,是星海大学深处,怀特教授的私人服务器。
里面不仅包含了完整的实验日志,还有那一段被标记为“可能共振信号”的原始数据。
几乎是同时,远在星海大学高级教授办公室的怀特,收到了信息提示。
他放下手中的古典纸质书,点开了加密文件。
当那微弱的信号模式出现在他眼前时,老教授慵懒的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锐利的专注。
他反复将那段数据与自己权限内能接触到的、几个高度保密的理论模型进行比对,手指因为激动而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频率耦合特征……
时空曲率扰动模式……
没错……
非常初级的征兆,但……这指向性……”
他喃喃自语,猛地从舒适的扶手椅上站起来,在铺着厚厚地毯的办公室里来回踱步,眼中光芒大盛。
几分钟后,他坐回巨大的办公桌前,激活了一个需要多重生物特征验证的隐秘界面。
他快速输入指令,授权调动了自己名下几个不为人知的学术资源账户,向一个加密的第三方物流地址,发送了一批标记为“过期待销毁”的高精度计量传感器——其性能,远超李擎风地下室里那些拼凑起来的设备。
做完这一切,怀特教授靠回椅背,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个简陋、粗犷的实验装置草图,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他端起已经冷掉的茶,轻声自语,仿佛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对手对话:
“敲吧,孩子,用力敲。
看看我们这堵名为‘常识’和‘权威’的厚墙后面,藏着的到底是永恒的神明,还是……
只是我们被禁锢太久的想象力的回音。”
地下室里,李擎风对这一切浑然不觉。
他正沉浸在数据的海洋中,试图从那些微弱的“毛刺”里,剥离出宇宙最底层的秘密。
屏幕的冷光映在他年轻的脸上,那上面有疲惫,有油污,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逆向的星辰,或许真的能从这间简陋的地下室开始,被一点点点亮。
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但“林氏精工”的地下,探索未知的灯火长明。
对李擎风而言,这只是一个开始,一场与现有科学范式背道而驰的伟大冒险,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