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公元2108年,夏。
火星,萨希斯平原,“红岩”前沿科技基地。
这里不再是荒原边缘的孤岛,而是火星工业心脏的神经中枢。
巨大的穹顶结构下,是如同钢铁森林般密集的管道、线缆和能量传输矩阵。
空气里弥漫着臭氧、高温金属和高效冷却剂混合的独特气息,低沉而稳定的嗡鸣声如同大地深处传来的脉动,宣告着澎湃能量的奔流不息。
基地的核心区域,两座如同钢铁山脉般的“中子嬗变工厂”巍然矗立,其表面流淌着幽蓝色的能量纹路。
而在它们之间,一座更加庞大、结构也更为复杂的银灰色巨构——
人类在火星上建造的最大规模核聚变反应堆:
“赤星熔炉-II”——正散发着令人心悸的能量波动。
但今天,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反应堆旁一座相对“小巧”、却散发着更前沿科技光泽的银白色圆柱体上。
第二代核聚变引擎原型机——“星火之心”。
它不像“远航者号”的引擎那样庞大,却凝聚着林晓月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心血,代表着人类在可控聚变应用领域的又一次革命性突破!
林晓月站在主控台前,深灰色的首席研究员制服衬得她身形挺拔如岩。她的目光沉静如水,扫过面前瀑布般刷新的最终测试数据流。
“反应堆临界状态稳定!”
“聚变等离子体约束时间:突破理论阈值!”
“能量输出曲线:平滑,可控,峰值功率达设计值120%!”
“物质交换通道开启!中子流导入嬗变炉A区!嬗变效率:97.8%!”
“能量共鸣模式预加载完成!谐振场稳定度:99.999%!”
随着最后一项关键参数达标,主控室内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成功了!
第二代核聚变引擎的核心突破在于其前所未有的“闭环自持”与“能量升华”能力:
1. 物质交换自循环:
它内部嵌入了精密的“嬗变物质交换通道”,能够将聚变反应产生的、携带巨大能量的高能中子流,实时、可控地导入相邻的“中子嬗变工厂”。
这些中子流成为嬗变炉的“活化剂”,高效地将高能矿石或小行星带运来的贫矿,转化为高价值的特种合金或聚变燃料前驱体。
同时,嬗变炉产生的部分特定元素或同位素,亦可作为“添加剂”回馈引擎,优化其聚变效率。
两者之间形成了近乎完美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大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外部补给的依赖。
2. 核能电池生产: 在引擎标准输出功率富余或深空巡航等低功耗阶段,它可以利用部分聚变产能,驱动内置的“同位素分离与固化单元”,生产出高密度、长寿命的“聚变同位素电池”。
这种电池体积小巧,能量密度远超传统化学电池或裂变电池,可为深空探测器、小型空间站或行星表面科考站提供持久稳定的能源。
3. 能量共鸣输出: 这是最具战略意义的突破!
引擎可以与其他同型号引擎或特定的大型能量接收阵列(如深空港、行星护盾发生器)建立“谐振能量场”。
在需要时,它能将自身产生的庞大能量,以近乎无损的“谐振波”形式定向、超距传输给目标!
这为未来深空舰队集群作战、大型深空设施能源共享、甚至行星防御系统的瞬时能量注入,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
“星火之心”的成功,标志着人类彻底挣脱了深空能源的枷锁!
从依赖地球输送燃料,到火星原位资源利用,再到如今近乎无限的自持循环与能量共享——
人类太空科技,正式完成了星海深空能源的解放!
几天后,火星“新绿洲”都市,星海深空学院火星分院。
宏伟的穹顶之下,巨大的礼堂座无虚席。来自地球、月球、火星各基地的顶尖学者、工程师、政府代表齐聚一堂。
今天,这里将举行一场史无前例的仪式。
秦明月,这位华夏航天泰斗秦卫国之女、星海深空大学校长、人类深空探索的奠基者之一,身着庄重的深蓝色院士礼服,缓步走上讲台。
她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台下第一排那个熟悉的身影上——她的女儿,林晓月。
“诸位文明的同行者,”
秦明月的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通过星璇的同步翻译响彻礼堂,
“我们聚集于此,不仅是为了见证一项伟大的科技成就,更是为了表彰一位将毕生智慧与心血,奉献给人类星海征途的杰出探索者!”
“林晓月博士!”
全场目光瞬间聚焦!
“她以火星为熔炉,以智慧为锤砧,在‘赤星熔炉’与‘中子嬗变工厂’的基石之上,锻造出划时代的‘第二代核聚变引擎’——
‘星火之心’!”
“这项成就,不仅解决了火星深空工业的能源瓶颈,更开创了物质-能量闭环自持、谐振能量超距传输的全新纪元!
为人类文明迈向更深远的星海,奠定了无可替代的能源基石!”
秦明月的声音带着母亲的自豪,更带着科学界领袖的庄严:
“经星海深空大学最高学术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华夏航天科技集团及联合国星海深空联盟共同决议,并依据火星特别学术贡献认定法案——”
她微微停顿,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晓月:
“特授予林晓月博士,人类历史上首枚‘火星博士学位’证书!”
掌声如同海啸般爆发!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