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阳神功

第177章 听春(1/1)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九阳神功》最新章节。

夜色沉重,残剑山的山门之内只剩零星烛光,几名尚未入睡的弟子在悄声忙碌。夜里万籁俱寂,我贴着屋脊滑过,听着他们低声交谈——不知为何,今夜我的听觉格外敏锐,连远处的动静都能分辨。眼力也比在范家村时大有进益,暗夜中物件的轮廓能被我辨识清楚许多。或许是九阳神功,或许是昆仑那些奇药所致。

雷云泰的宅院在山顶偏左,地形陡峭,周围几乎无他屋宇,显得孤峭独立。要找李白莲的住处,只能从这里着手。我悄然来到右楼屋脊,贴着瓦檐侧耳细听。李明道正在对弟子们交代道:“掌门向来对我们雷门有看法。你们这十几人要加倍练习。别家长老都有保送名额,我们这儿却没有——不过这次我叔父归来,隐剑会里高层将会指点你们,名额终会归于有本事之人。”

弟子们齐声应诺。李明道又继续道:“我叔父住左楼,那处布有机关禁制,防止有人暗中下手。平日勿去打扰。岳池,你叫两位师兄夜里守备,警惕有人窥探。”

我暗自庆幸,这番话正好暴露了李白莲的住处,也从侧面证明他防范之深。右楼内,白岳池领着两位师弟巡视,嘱咐他们与隐剑会高层保持良好关系,以后说不定有照应。两位弟子表面虽有怨言,但仍照命行事,最后彼此嘻笑着去守夜。

我轻步移至右楼上方,除了那两位守夜弟子,楼中还有七处呼吸。四处已深沉入睡,另外三处却在楼内阁间窃窃交谈。我靠近窗缝,见无为上人、管大力与陈风笑三人正品茗低语。

无为上人语气不太舒坦:“这回分派的差事可真难办。李白莲和掌门之间的恩怨,令我们处境尴尬。”

管大力说:“也怪不得,李白莲在数位会长面前颇得宠,残剑十七诀的传说曲高和寡,真假难辨。我倒不信世间真有无敌的剑招,但传言始终让人忌惮。”

陈风笑则带着几分无奈:“总不能拆台,也不能被人当工具。萧宛儿又和李白莲走得近些,这事儿更复杂。”

三人又谈及战剑阁、范水桶等往事,议论中流露出各自的猜忌与利益权衡。我听得入神,心里暗自盘算:门中并非铁板一块,各方各怀心思,便是我行动的机会。

左楼与中楼距离更远,灯光寥落,黑夜中那二层楼像一只蛰伏的兽。我再三估量退路,若被发现,只需一阳功便能在瞬息之间拉开数里距离,暂时看来还可一试。于是我谨慎地向左楼靠近。

左楼仅一间屋内有灯,另一间窗帘紧闭,静得连蚊声都听不见。我先避开明显的陷阱区,贴近另一间房门。透过缝隙,传来床榻的轻响与男女低语——并无露骨描写,只是隐约的私密谈话与窸窣声令屋内气氛暧昧。李白莲与萧宛儿的对话中,既有私情的亲昵,也有对过往阴谋的交谈。

“再快一些。”萧宛儿的声音带着催促。随后两人停了片刻,李白莲却突然戒慎地问道:“谁在外面?”

房内的对话很快转向了计划与身份。萧宛儿轻笑道:“谁会想到你就是雷云泰?李白莲与雷云泰互为掩饰,连他们都未曾看破。”李白莲则沉声道:“若无聪明人发现,物证也不会落在三老手中。原以为将残剑派上代尽数除去,竟会有旧人出现,真是出人意料。”

她们又提到范思哲,萧宛儿说那少年有些蹊跷;李白莲则怀疑少年身上藏有破绽。谈话之中,还牵涉旧仇新计以及那些被铸成盾牌的剑魄,言辞间揭示出许多派系间暗潮涌动。

我逐渐意识到:李白莲的身份远比门中人想象的复杂。他一人扮演双重角色,既能隐匿于俗,又善于谋划;他对外的恐惧与警觉,足见其深谋远虑。听到这些,我心中既惊且怒,但更清楚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必须利用各方不合的空隙,小心且耐心地寻找更多证据。

屋内再次归于寂静,窗外夜色如墨。我在瓦脊上踟蹰良久,最终悄然离去,去寻找下一个可以拨开的秘密缝隙。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
范氏有子,名讳水桶,憨人痴相,不得慧根,懵懵懂懂去修真,八岁执掌昆仑教,练得,错过终身后悔
满满当当的王叶辰
另类财神
另类财神
如意大世界,神道不存,天道有缺,仙魔昌盛,悠悠十万载,仙魔二帝失踪,仙魔纷争起...看忽悠牌财神定神位补天道,争他三分天下!
财神大脚豆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