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三国

第11章 贤卿说得对(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逃生三国》最新章节。

汴梁春寒料峭,紫宸殿的铜鹤香炉吞吐着龙脑香,却驱不散殿内的肃杀之气。赵祯握着《论语》批注的手微微发颤,眼前跪着的少年正是包拯的亲侄子包勉——半月前他绕过开封府,直接下旨召这孩子入宫伴读。

"陛下可知,"殿外惊雷炸响,包拯玄色官袍上还沾着雨水,一步一叩撞开殿门,"您一道口谕,险些要了臣嫂半条命!"他铁面染着寒霜,乌纱帽上的长翅随着剧烈喘息晃动,"嫂娘卧病在床,以为是包勉犯了死罪,当场昏厥!"

赵祯霍然起身,御案上的朱砂笔滚落:"包卿误会了!朕只是见包勉聪慧,想......"

"想试探臣的私心?"包拯猛地扯开官服前襟,露出内里打满补丁的中衣,"臣七岁丧母,是嫂娘用米汤把臣喂活!如今您不经臣手召走包勉,与谋人性命何异!"他腰间的龙头铡纹玉佩撞在青砖上,发出清越却刺耳的声响。

殿内文武百官屏息噤声。赵祯望着包拯通红的眼眶,忽然想起三年前包拯在黄河决堤时,也是这样红着眼眶连审十七日贪官。此刻少年包勉跪在一旁瑟瑟发抖,怀里还紧紧抱着未写完的课业。

"朕......朕不知包卿家中......"赵祯喉头发紧,突然想起包拯每日寅时上朝,申时又回开封府断案,从未提过家中有需要侍奉的长辈。

"陛下若要英才,"包拯突然重重叩首,额角撞出血痕,"臣愿举荐天下饱学之士!但求陛下收回成命,放包勉回家!"

雨声愈发急促。赵祯望着地上蜿蜒的血迹,忽然想起自己幼年丧母,由太后抚养长大的岁月。他快步走下玉阶,亲自扶起包拯:"是朕孟浪了!即刻命太医随包卿回府,朕......朕也亲自去给老夫人赔罪!"

当赵祯的龙辇停在包府门前时,檐下的纸灯笼在风雨中摇晃。他捧着太医院的名贵药材跨过门槛,正听见内室传来包嫂虚弱的声音:"勉儿没事就好......可别冲撞了陛下......"

赵祯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向跟在身后的包拯。只见那素来铁面无情的御史中丞,此刻正望着内室方向,抬手悄悄抹了把脸。

雨幕将包府中庭浇得白茫茫一片,青石板上积起的水洼倒映着赵祯明黄龙袍的残影。包拯撑着廊柱缓缓起身,额角被门槛磕出的血痕还在渗血,与檐角滴落的雨水混在一起,在粗布衣襟洇出深色痕迹。

赵祯捧着太医院的药箱僵在廊下,鎏金箱角硌得掌心生疼。方才他带着御医疾步入院时,正撞见包拯跪在昏迷的嫂子床前,将头埋在布满补丁的被褥间,那从未有过的慌乱模样,此刻还刺得他眼眶发烫。

"陛下既知臣嫂如母,"包拯忽然抬起头,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下颌线坠落,眼底翻涌的怒潮几乎要冲破铁面,"为何还要......"话音戛然而止,两人的目光在雨帘中轰然相撞。

赵祯本能地后退半步,后背撞上雕花廊柱。他见过包拯在朝堂上直面权臣的冷冽,见过他在刑场铡奸佞时的果决,却从未见过这般带着血丝的眼睛——像被人剜去心头肉般的痛,又混着对君上的失望与质问。

檐角铜铃在风中乱响,惊起廊下避雨的麻雀。包拯粗重的喘息声混着雨声,每一下都似敲在赵祯心上。皇帝攥着药箱的手指关节发白,突然想起幼年被狸猫换太子时,也是这样不敢直视救命恩人的眼睛。

"包卿......"赵祯张了张嘴,却被包拯转身离去的袍角扫碎话语。看着那道玄色身影消失在雨幕中,他低头瞥见药箱边缘蹭上的血迹,忽然觉得这象征圣意的鎏金,烫得他再也捧不住。

雨势渐歇,檐角垂落的水珠砸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水花。赵祯立在廊下,望着包拯背对自己的身影,明黄龙袍的金线在阴云下泛着冷光。他攥着药箱的手指松开又收紧,终于往前半步,喉结艰难地滚动:“此事是朕有欠考量,爱卿说的对。”

包拯握着廊柱的指节骤然发白,粗布衣襟还在往下滴水。他从未想过,天子会在这简陋的包府廊下低头认错。雨声渐疏,远处传来包嫂苏醒后的轻咳,混着公孙策宽慰的低语,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陛下万金之躯,”包拯转身时,铁面已褪去怒色,只剩沉沉疲惫,“若因臣家事惊扰圣驾......”

“不是家事!”赵祯突然提高声音,将药箱轻轻放在廊间石案上,金漆表面倒映着他泛红的眼眶,“是朕忘了,包卿的嫂娘,也是大宋的恩人。”他想起方才在屋内,看见老妇人枕边放着包拯幼时的旧书,线装书角被摩挲得发亮,“若没有她含辛茹苦,哪来今日的包青天?”

廊外的玉兰树抖落满身水珠,几片残瓣飘落在药箱盖上。包拯望着天子郑重的神色,忽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刑场下跪求他铡杀亲侄的少年皇帝。时光流转,两人都已不再年少,唯有这君臣相知的情义,在风雨中愈发清晰。

“臣替嫂娘,谢过陛下。”包拯撩袍跪谢,额头触到湿润的青砖时,听见头顶传来赵祯伸手搀扶的衣袂声。天光穿透云层,将两道身影笼罩在柔和的光晕里,远处包府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天边初现的虹光融作一片。

雨霁初晴,包府廊下青苔泛着水光,赵祯指尖摩挲着药箱上的鎏金纹路,忽然朗笑出声:"当今大宋,能有希文、宽夫、君实与希仁,实乃大宋幸事。"话音未落,檐角残珠坠落,在石案上溅起晶莹水花。

包拯刚要起身的动作微微一顿,铁面下泛起几分怔忪。范仲淹的忧乐之叹、富弼的安邦之策、司马光的治世之学,此刻与自己的名字并列,竟让这位素来铁面的御史中丞喉头微哽。他望着天子袍角绣着的十二章纹在风中轻扬,忽然想起昨夜雨中,自己怒闯紫宸殿时几乎要掀翻乌纱的冲动。

"希文刚直敢谏,宽夫老成谋国,君实博古通今,"赵祯俯身拾起一片飘落的玉兰,花瓣上的水珠折射出细碎光芒,"而希仁......"他将玉兰花轻轻放在药箱上,"是朕的明镜,是大宋的脊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