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

第535章 孔子赴卫(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春秋鲁国风云》最新章节。

孔子来了。

公元前597年秋,55岁的孔子告别夫人和儿子,带着颜回、仲由、冉求、颜刻、公西赤、宰予等几个弟子,坐着一辆无蓬马车离开了鲁国。

秋天,正是秋游的好日子,无蓬马车虽然简陋,但毕竟是马车。再加上秋高气爽,无蓬正好让孔子一边走,一边欣赏沿途风景。

但孔子貌似没有半丝出游的心情。

赶车的是弟子颜刻,他早就想离开鲁国了,所以一出曲阜西门,便急急御车前行。

孔子是一位有些心急的人,颜刻还记得,想当年孔子离开齐国时,居然让仲由将已经放入锅里准备做饭的米捞出来,湿漉漉地带走,一刻也不停留。

所以,此时孔子离开鲁国,颜刻的第一反应就是快点离开这令孔子伤心失望的鲁国。

谁知,孔子却叹了口气,他自言自语道:“干吗要这么急着赶路呢?慢慢走不行吗?”

仲由等人看着孔子有些不高兴的样子,知道老师实在是舍不得离开鲁国。

别看孔子坐在车上左顾右盼着,不懂他的人都以为他是在欣赏风景,懂他的人知道他是恋恋不舍。

知我者,谓我何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对,就是这种情况。

马车慢了下来,孔子抬望蓝天,举起右手,朝着鲁国轻轻挥了挥:再见了,我心爱的祖国。

也许,再见会来得很快。

因为此去卫国,他并不踏实。先去看看卫国是否适合自己,如果不合适,那就走人。

再怎么样,如果鲁国回心转意,欢迎自己回去,那自己肯定要回鲁国去的。

毕竟,那是自己的祖国,是自己的家乡。

对一个即将出国的人来讲,在这一刻,如井喷一样爆发的就是家国情怀。

此时的孔老夫子,并不认为自己到卫国去搞搞学术交流,去卫国开办学校。

去卫国,当然是实现自己胸中的抱负,辅助明君治理国家!

在鲁国,孔子已经有了三年的治国理政实践经验。孔子坚信,凭自己的执政理念,可以将任何国家建设成为当世强国!

不但是政治上、文化上的强国,更是经济上、军事上的强国!

只是可惜,鲁国不给自己机会了。那就去卫国这样的大周王朝同宗国家发展吧。

如果卫国不合适,那就去陈国或者宋国看看。

天下之大,哪里是我孔丘的立足之地呢?

此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充分,卫国大夫颜浊邹早就来信说已经安排好了一切,欢迎孔夫子前来卫国考察。

卫国德高望重的贤大夫蘧伯玉也来信,热情邀请孔子赴卫国。

虽然,孔子离开鲁国非常低调,因为他担心季孙斯等人会阻挠。到时搞一个限制出境之类的规定出来,那自己就被困在鲁国了。

但是,当孔子踏上了赴卫国的官道后,孔子的自信就上来了。

在孔子的想象中,卫国国君会很快接见自己,自己向国君详细阐述复兴周礼的伟大意义以及推行礼教的重要作用,将自己一整套以礼兴国的方略给搬出来,必定会惊艳卫国朝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