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帝

第24章 最终的输赢(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次日早朝,刘伯温掌握的御史台御史上书弹劾蓝玉,无视礼法尊卑,罔顾人伦,对燕王朱棣出手袭击。朱元璋对蓝玉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他下旨指出,蓝玉的行为不分尊卑,不顾礼法,违背了人伦道德,仅仅是一时的冲动,竟然对皇四子朱棣动手行凶。所幸的是,事后蓝玉对自己的行为深感后悔,而皇四子朱棣也展现出了宽仁大度的品质,没有对此事进行计较。

朱元璋对蓝玉的处罚包括罚俸半年,禁足三个月以自省。此外,还对蓝玉施以杖责二十的惩罚。同时,朱元璋也下旨训诫太子朱标,认为他未能尽到兄长的责任,对这件事情没有进行及时的劝导。他要求太子对此事进行检讨。

在徐府之内,气氛庄重肃穆。太监手持皇命,宣读皇帝的旨意,对徐达长子徐允恭(即徐辉祖)的英勇行为给予高度赞扬。皇帝赞赏他继承了父亲的侠义精神,懂得尊卑有序,严守礼法,顾全君臣大义。他曾誓死护卫燕王朱棣,避免了皇家不愿提及的灾难。

为此,皇帝特意颁发褒奖,授予徐允恭“忠显校尉”的职位,品秩从六品。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对其家族世代的尊重。宣旨完毕后,太监呈上皇帝御赐的金银绸缎,这些珍贵的礼物象征着皇家对徐家的深厚情谊和信任。此外,还有马皇后赠予徐妙云的首饰,这些精美的饰品不仅展现了皇家的恩宠,更是对徐妙云美德的肯定。

太监离去后,谢氏与徐妙云急切地询问徐允恭,徐允恭便将昨日之事详述一遍。谢氏怒火中烧,她瞪着允恭道:“朱棣这孩子,早已被淮西集团视作未来女婿,蓝玉怎敢对他动手?表忠心也不是这般表法吧?”

然而,徐妙云在一旁默不作声,她的双眼已经湿润。她对谢氏说:“娘,我要进宫去看朱棣。”无论众人如何劝阻,她都坚决不已。徐妙云眼中闪耀着坚定的光芒,她道:“娘,我并不想涉入这些政治纷争,但我和燕王情深意重。虽未正式成婚,但他在我心中早已是无可替代的夫君。如今他遭受如此毒手,我岂能坐视不理?我并不在乎什么礼法,我只知道,如果我不去看他,那将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会被世人唾弃为不守礼法的恶妇。”

她继续说道:“今日谁也无法阻止我。当年皇上困厄牢狱,皇后娘娘偷偷送去热饼,双乳因此被烫伤。此事在父亲那一辈的淮西人中传为佳话。如今我徐妙云怎能退缩?我要告诉皇上和皇后娘娘,我徐妙云就是选择了燕王作为我的未来夫君,今天夫君受了委屈,作为妻子前往探视。!”

谢氏听后十分感动,她深知女儿与朱棣的感情深厚。她想起自己和马皇后一样,都是从军队中长大的女子,深知世事的无常与艰辛。她决定不再犹豫,立即吩咐备好软轿,载着女儿和自己一同入宫探望朱棣。

谢氏对妙云说:“妙云啊,我和你爹都是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我们何惧之有?如果太子将来怪罪下来,我们就离开京城,浪迹天涯,甚至去乞讨为生。但我要告诉你,我们徐家结亲并非只是因为利益关系。我们选择朱棣,是因为皇上是我们的兄弟,他是我们淮西老一辈人的骄傲。朱棣也是我们的子侄。”

听到母亲的话,徐妙云泪流满面。她紧紧握住母亲的手,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坚定。而一旁的徐允恭则陷入了沉思。他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深感惭愧。他承认自己对朱棣一直心存偏见,也担忧他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但现在看来,自己曾经的忧虑与犹豫是多么可笑。朱棣是未来的燕王,也是徐家未来的女婿。在这样的时刻,他庆幸自己挺身而出而没有回避或者去问了为什么才做。

徐妙云与谢氏等人抵达宫中,值守的军官早已得到相关指示。对于徐妙云的入宫,无需请示,可直接放行,而谢氏则需等候通知。

徐妙云心急如焚,快步前往朱棣的寝宫。此时春梅正在为朱棣敷药,可见马皇后对朱棣的伤势是多么愤怒。见到徐妙云走来,朱棣立刻迎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道:“我曾嘱咐徐允恭,近日让你尽量避免外出。如今局势复杂,我无法亲自守护你。万一遭遇不测……”

徐妙云忍住泪水,仔细查看朱棣的伤势,轻轻抚摸他肿胀的脸颊,关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受伤?”朱棣轻描淡写地回答:“是母后打的。”话音刚落,徐妙云毫不犹豫地扇了朱棣一记耳光。这一巴掌虽然没有太用力,但足以表达她的愤怒与担忧。

徐妙云泪眼婆娑,紧紧抱住朱棣,所有的顾虑与礼节在这一刻都显得微不足道。她泣不成声:“你怎么这么傻?你就没有想过还有我吗?如果你有事,让我怎么办?”

朱棣心中五味杂陈。他无奈地想:这淮西的女子怎么都如此刚烈?马皇后在大殿上的举动已令人咋舌,蓝玉的跪地请罪更让他记忆犹新。如今又来了个徐妙云,一见面就给自己一巴掌。唉,老朱家尽是些怕老婆的。他只能默默承受这份“痛并幸福着”的感觉。

朱棣拥抱着徐妙云,轻声安抚:“放心,以后我会更加谨慎,不再冲动行事。”

这时,寝宫门外传来两声咳嗽声,正是谢氏。原来马皇后得知徐妙云已到宫中,便命谢氏入宫,与她一同探望朱棣。

当马皇后等人站在门外时,徐妙云与朱棣尴尬地分开。马皇后满脸笑容,看着徐妙云,她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谢氏则略带责备地说:“这大姑娘的,也不知羞,大白天的就抱上了。还没过门呢,要是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马皇后笑着打断了她:“好了好了,我们应该高兴才是。这两个孩子在关键时刻展现了真情。没错,他们都是我们淮西人的后代,这是不容置疑的。”

随后,马皇后坚定地说:“等徐达班师回朝,我就禀明皇上,为两人赐婚。我亲自来提亲,确保他们的婚事顺利进行。”

太子府中,常氏仍在喋喋不休地抱怨:“就为这点小事,闹得满城风雨。燕王真是太不懂事了,还有父皇和母后也太过偏心,居然还下旨训斥你。”

朱标听后,心中烦躁不已。他猛地一拍案几,大声呵斥道:“你一个妇道人家懂什么?我看你平时娇生惯养,任性妄为,别以为我不知道,蓝玉闹出这样的事情,肯定有你煽风点火的功劳。”

“蓝玉行事一向鲁莽冲动,这次幸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要是四弟因此受伤,我真是后悔莫及。父皇和母后又会怎么看待我?他们还会认为偏向我吗?要是他们不偏向于我,现在的申斥可能就是对我的问罪了,甚至可能罢黜我的太子之位。”

朱标越说越激动:“你知道当时四弟手里拿着刀,准备以命相搏吗?我的弟弟,堂堂燕王,竟在我这太子府上被迫自卫。天下臣民会如何看我?这和谋杀亲弟有何区别?史书上又会如何记载我?”

朱标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昨天发生的一切,已被详细记录在起居注里。一向和我亲近的四弟,竟被逼着向我发誓表忠心。这个舅舅真是过分至极。你给我记住,以后我们兄弟之间的事情,你少插嘴。多读点女规,修身养性。”

常氏被朱标的呵斥吓得不敢再出声,她意识到自己的愚钝和无知,给太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这时下人来报,刘伯温和宋濂联袂来访。太子赶紧出到外面迎接。进府坐下后,太子妃见过礼后便退入内宅。刘伯温眼神复杂的望了一眼,他看出两夫妻这是闹矛盾了。

宋濂直截了当地对太子说:“太子,你在这件事情上真的犯糊涂了。你太过优柔寡断。”

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应道:“老师,我并非有意如此。只是身边的人有时自作主张,我也没有想到四弟会如此刚烈。要是早知道,我一定会当场安抚好他。”

宋濂严肃地说:“不仅仅是安抚。你应该立即训斥蓝玉,让他赔礼道歉。而且,你应该陪同燕王进宫禀告皇上,而不是阻止他们后径直放二人离去,这样就给了燕王发挥的机会。”

宋濂又叹了口气,说:“你和燕王都是我最得意的学生,他的性格我很清楚,他会把任何事情都往最坏处想,而且通过最强硬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他当时真的是做好了准备,要么蓝玉死,要么他受重伤后或者被打死,否则不会罢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