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第一百零八章 四处漏风(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最新章节。

李栖凤给栗养志回复了一封嘉勉信,又把一大沓雷州大户送来的告状信翻出,摘出抱怨得最凶的几封,标注了重点。

这些写信来抱怨的人,无论是抱怨李忠良,还是抱怨陆彪,都是看不清形势的糊涂蛋,要好好训斥一番,敲打敲打。

危急关头出点钱还抱怨,真是不知死活。

没有李忠良、陆彪筹集军饷,徐闻能保住吗?雷州军能大发神威,连战连捷吗?没有高雷廉这支铁军,他们的钱还不是都归了伪帝?

正在他准备奋笔疾书,向京师写捷报时,忽闻亲兵来报,有密使求见,似乎是吴六奇的手下。

“哦?快让他进来。”

李栖凤满怀激动之心,马上传召。

达素挟南京大胜之势,聚集数万满汉八旗,十几万两江、河南、福建绿营精锐,共计陆师近二十万。又有施琅、黄梧、吴六奇等水师宿将辅佐,五省水师近千战舰开路,连水手都数万。

这样豪华的阵容,围剿厦门这么小一个地方,绝对不可能战败。到底是中赢,大赢,还是特大赢?李栖凤心中充满期待。

可当密使进入书房,李栖凤就感觉不对,这不是传捷报者应该有的神态。

“总督大人……”

密使一开口,就忍不住放声大哭,呈递密信的双手一直在颤抖。

李栖凤大步上前,亲自将吴六奇发回的密信接过,打开一边看一边后退,直至呆坐在椅子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信中字字惊心,句句带血,每一行字都在要他的老命。

他是黄台极还在辽东时就积极投清,正儿八经的镶红旗人,最早的从龙之臣。他早把自己当成一个大清人,大清的利益就是他个人的利益,大清的损失就是他个人的损失。

信中陈述的巨大损失,让李栖凤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吴六奇是他的心腹爱将,这封密信可以说比呈上京城的奏报还要真实可信。

自前锋统领吴沙以下,包括护军统领纳木色额、署护军统领依勒图等在内,近百高级满八旗将佐失陷敌阵!连觉罗莫尔浑这种一等子爵都不知所踪,恐已阵亡。

满八旗损失数千,绿营精锐损失数万,除两广外,其他三省水师损失殆尽……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啊……”

李栖凤只感头晕目眩,两眼发黑,雷州捷报带来的喜悦已如焰火灰飞烟灭,一股莫名的恐惧从心头涌起。

磨盘山、厦门、雷州……短短一年半时间,清军战败的次数用一只手已经数不过来了。

其中磨盘山、镇江和厦门这三场满洲八旗损失非常惨重,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就满八旗那点人丁,到底还够失败多少次?

李栖凤坐在两广总督这个位置,消息比栗养志、陆彪这些人要灵通的多。

他知道大清看起来还占着全国九成九的领土,却已是四处漏风,到处在失血了。京师每天都在头痛应该把资源钱粮拨往何处。

前两年朝廷的钱粮都拨往云南和福建,希望这两处有一处能大获全胜,只要消灭李定国或郑成功其中一人,经济状况马上就能全面好转,另一处也离死不远了。

可如今云南和福建惨败,朱由榔又从安南冒出,开始攻略两广。一个半盖子要盖三个锅,如何能应付得来?

云南、广东、四川、浙江、福建,到处都在打仗,连夔东大山里的李来亨、袁宗第等弱得不行的顺军,都在蠢蠢欲动,不断袭扰重庆和荆襄,让四川总督李国英、湖广总督张长庚头疼不已。

上个月张长庚还写奏报诉苦,说什么再往云南输送粮饷,湖广就坚持不住了,郧阳、襄阳两府有丢失的危险。李国英则称冯双喜、狄三品等巨寇则盘踞建昌、成都,重庆也要增加粮饷招兵买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