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最新章节。
经过十多天的航行,远处终于出现了泉州港的轮廓。当 “探索号” 的桅杆出现在海平面上时,泉州港的官员和百姓早已等候在码头 —— 船队出发近三个月,朝廷早已收到泉州港的消息,知道船队即将返航。
泉州港的码头上,人头攒动。百姓们踮着脚,好奇地望着渐渐靠近的船队,官员们则站在码头前端,准备迎接。
当 “探索号” 停靠在码头时,李正华率先走下船梯 —— 他穿着的官袍早已被海风和海水磨得有些发白,脸上带着疲惫,却难掩眼中的兴奋。
“李大人!你们可算回来了!” 泉州知府连忙上前,拱手道,“陛下早已下令,若是船队返航,让你们即刻前往开封,不得耽搁。”
李正华点点头:“多谢知府大人告知,我们即刻就出发。”
他没有在泉州港过夜 —— 船队刚清点完人员和物资,就让人备好马车。船员们虽然疲惫,但想到能尽快见到家人,也都精神一振。
徐明和东瀛来的族人第一次见到中原的城池,看着泉州港的青砖瓦房、往来的商旅,眼中满是好奇,却也不敢多问,只是紧紧跟着李正华。
从泉州到开封,马车需要走五天。这五天里,李正华几乎没有休息 —— 他在马车上整理汇报的内容,将这次航行的经历、遇到的危险、发现的新地、带回的收获,一一梳理清楚,确保面圣时能条理清晰地汇报。
徐明则在马车上练习大宋话,他知道,即将见到大宋的皇帝,不能失了礼数。
第五日傍晚,马车终于抵达开封城外。守城的士兵认出李正华的官印,连忙放行。
马车直奔皇宫方向,此时天色已暗,皇宫的灯火却依旧明亮 —— 陛下和王爷早已收到消息,知道李正华等人今晚就能抵达,特意在宫中等候。
“陛下,李大人到了!” 内侍的通报声在大殿内响起。李正华带着赵海、张学士、徐明等人,快步走进太和殿。
殿内,圣上坐在龙椅上,王爷站在一旁,两人脸上都带着急切的神色。
“正华!快过来!” 圣上见到李正华,连忙招手,“这三个月,朕和王爷日日盼着你们的消息,生怕你们在海上遇到危险。” 李正华躬身行礼:“臣幸不辱命,率船队平安归来,还为陛下带回了海外的消息和信物。”
他起身,示意赵海和张学士呈上带来的东西。首先呈上的是东瀛的青铜剑 —— 圣上接过剑,拂去剑身上的灰尘,看到剑身上刻着的秦篆 “徐福之佩”,眼中露出惊叹:“竟真有徐福东渡之事!这剑便是物证?”
李正华点头:“陛下,此剑乃徐福后裔徐伯所赠,他们在东瀛定居数百年,仍保留着秦代的习俗和文字。此次臣带回了徐伯的孙子徐明等人,便是想让他们重返故土,也让陛下了解东瀛的情况。”
徐明等人连忙上前,跪倒在地,用不太流利的大宋话说道:“草民徐明,拜见大宋皇帝陛下!愿陛下圣体安康,大宋繁荣昌盛!”
圣上笑着点头:“起来吧!你们乃中原后裔,今归故土,朕自会善待。朕已让人备好宅第,你们先在开封安置,日后可入国子监学习,为大宋与东瀛的通好出力。”
接着,张学士呈上绘制的新海图和《南洋初探记》。
圣上展开海图,看到上面标注的东瀛和新岛屿的位置,又翻看《南洋初探记》中对热带岛屿、土着的描述,兴奋地说:“好!好!朕没想到,海外竟有如此多的陆地!正华,你们这次的探索,为大宋开辟了新的疆土和航线,功不可没!”
最后,李正华呈上从新岛屿带回的植物种子、矿石样本和贝壳饰品。圣上拿起一颗菠萝种子,又看了看这硬如钢铁的椰子,对王爷笑道:“皇弟,你看这海外的物产,竟如此奇特!日后若是能与这些地方贸易,大宋的国库定会更加充盈。”
王爷点头:“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当继续支持李大人造船,组建更大的船队,深入探索海外,传播大宋的教化,也为大宋获取更多的资源。”
李正华躬身道:“陛下,王爷,臣此次远航,发现海外不仅有新地,还有丰富的物产。只是远海航行风险极大,此次船队损失了一艘船和几名船员,物资消耗也远超预期。臣恳请陛下准许,继续改进船只,储备更多物资,待准备充足后,再率船队前往那片新岛屿,深入探索,也与当地土着建立长期的贸易往来。”
圣上点点头:“朕准了!朕会让工部和户部全力支持你 —— 工部负责改进船只,户部负责筹备物资,务必让下次远航万无一失。另外,朕要赏赐此次远航的船员 —— 牺牲者追赠官职,家属给予抚恤;幸存者各升一级,赏银百两。正华,你功劳最大,朕赏你黄金百两,绸缎千匹,再赐你‘海外探索都统领’之职,统筹日后的海外探索事宜!”
“臣谢陛下隆恩!” 李正华和众人连忙跪倒谢恩。此时,殿外已传来晨鸡的啼鸣,不知不觉,众人已在殿内汇报了一夜。
圣上看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笑道:“天色已亮,你们一路辛苦,先回去歇息。明日朕再召你们,详细商议后续的探索计划。”
李正华等人躬身告退,走出皇宫时,东方已泛起朝霞。看着开封城内渐渐苏醒的街道,李正华心中满是感慨 —— 这次远航,不仅探索了未知的海域,更开启了大宋走向海洋的序幕。
李正华心里清楚,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茫茫大海上有多少陆地和文化,还有更多的秘密等待着他们去发现,而他李正华在这一世,完全可以亲身经历和感受以往在课本上看的和了解的一切。
从太和殿出来时,晨雾还未散尽,开封城内的街道上已有了零星的年味 —— 小贩们挑着担子,吆喝着售卖春联和福字,家家户户的门前也开始挂起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