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

第57章 科举风波(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大唐:纵横家不好当》最新章节。

长安的三月总被料峭春寒裹挟,贡院外的朱红宫墙却蒸腾着灼人的热气。数千名举子挤在墙下,伸长脖子盯着那张刚张贴的黄榜,绸缎裱糊的榜单在风中猎猎作响,墨迹未干的名字里藏着多少十年寒窗的悲欢。

"中了!我中了!" 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襕衫的举子突然嘶吼,随即被涌来的人群淹没。更多的人则在榜前徘徊,指尖划过一个个陌生的名字,直到最后一行仍找不到自己的籍贯,才颓然蹲在地上,将头埋进袖中。

易林的马车在街对面停下,车帘被风掀起一角,正看见黄榜顶端的 "状元:宋明远 岭南潮州"。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头的《春秋》,嘴角勾起一抹冷峭 —— 岭南宋家的长子宋明轩在朝堂上翻云覆雨,次子宋明远竟在春闱拔得头筹,这未免太过巧合。

"去取份状元策论来。" 易林对车夫道。不多时,一份手抄本便放在了他案头。宋明远的策论字迹张扬,开篇便直言 "方镇之弊,非在其强,而在中枢过苛",主张 "因地制宜,许地方自定赋税",字里行间的 "地方自治" 论调,与宋家在岭南的割据行径如出一辙。

"简直是明目张胆。" 易林将策论拍在膝上,车窗外传来举子们的议论:"听说这位宋状元是岭南盐铁使的亲弟弟......难怪敢说这种话,这是试探朝廷底线啊......"

他驱车前往政事堂时,正撞见礼部尚书萧华带着新科进士游街。宋明远骑在高头大马上,胸前的红花格外刺眼,看见易林的马车竟勒住缰绳,拱手笑道:"易大人,别来无恙?" 那语气里的挑衅,像针尖般扎人。

易林掀帘冷瞥:"宋状元的策论,本官读过了。只是不知 ' 地方自治 ' 四字,是你自己的见解,还是旁人代笔?"

宋明远的笑容僵在脸上,马鞭在掌心缠了两圈:"大人说笑了,科场规矩森严,岂容舞弊?"

萧华立刻打圆场:"易大人多虑了,宋状元的文章在考官中传阅时,无不称善。" 他凑近马车,压低声音,"春闱乃国之大典,可不能凭臆测妄言。"

易林望着游街队伍远去的背影,知道这场科举,早已不是选贤任能那么简单。宋家的手,已经伸到了朝堂的根基里。

政事堂的檀木案上,宋明远的策论被压在一堆公文下,墨迹却像活物般刺眼。易林将抄本推到中央:"诸位请看,这篇状元策论看似引经据典,实则处处为藩镇张目。岭南宋家本就私盐成风,如今其子高中状元,鼓吹 ' 地方自治 ',其意不言自明。"

户部侍郎元载摸着山羊胡,眼珠在易林与萧华间打转:"易大人的意思是...... 科场有弊?"

"不敢断言,但疑点重重。" 易林的指尖点在 "因地制宜" 四字上,"宋明远去年在岭南乡试时,策论还痛斥藩镇割据,短短半年,论调为何截然相反?" 他转向萧华,"恳请复查宋明远的原卷,以及誊录本。"

萧华的紫袍猛地一抖,茶杯里的水溅在案上:"万万不可!" 他站起身,朝众人拱手,"春闱自命题、誊录、阅卷,皆有规矩。弥封之后,考官都不知试卷归属,何来舞弊?若因一篇策论不合心意便复查,岂不寒了天下士子之心?"

几位出身世家的官员立刻附和:"萧尚书说得是,科场规矩重于泰山,岂能轻动?易大人或许与宋家有隙,但不该牵扯科举......"

易林的目光扫过众人,落在工部尚书身上 —— 此人去年刚为儿子求娶了宋家的女儿。他冷笑一声:"诸位担心的是寒了士子之心,还是怕查出水落石出,牵连自身?"

"易林!" 萧华拍案而起,朝服的玉带绷得紧紧的,"你不要太放肆!老夫执掌礼部三年,春闱从未出过差错!" 他走到易林面前,几乎鼻尖相抵,"想查试卷,除非陛下亲旨!"

双方的争执引来了路过的内侍,鱼朝恩摇着拂尘,笑眯眯地站在门口:"哎哟,这是怎么了?陛下在紫宸殿等着议事呢。"

易林抓起策论:"烦请公公通报陛下,臣有要事启奏,关乎科场公正,国本安危。"

萧华立刻道:"公公别听他危言耸听,不过是科场见解之争。"

鱼朝恩眼珠转了转,拂尘搭在臂弯:"陛下说了,有事当面奏。易大人,萧尚书,不如一同去见见陛下?"

走出政事堂时,春风卷着沙尘扑面而来。易林望着紫宸殿的方向,知道这场交锋才刚刚开始。宋家敢在科举上动手脚,必然留有后手,而他要做的,就是撕开那层看似严密的伪装。

……

贡院西侧的誊录所像座被遗忘的孤岛,三十余名书吏正埋头抄写试卷,朱砂笔在黄麻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比殿角的漏刻更单调。琉璃扮作送茶水的杂役,提着铜壶穿过回廊,粗布衣裙下的匕首硌着腰侧 —— 这是易林给她的防身之物,也是最后的退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新来的?" 一个络腮胡书吏抬头,嘴角沾着墨汁,"手脚麻利点,这批卷子明早就要送主考官案头。"

琉璃屈膝行礼,茶水斟得又稳又满:"听说今年的状元卷写得特别好?"

书吏们顿时来了兴致,有人压低声音:"何止好,简直是说到了某些人的心坎里。"

"可不是嘛,原卷我见过,开头那段关于藩镇的话,写得那叫一个狠......"

"嘘!" 络腮胡书吏突然打断,警惕地看向四周,"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

琉璃端着空壶退出时,指尖已沁出冷汗。她绕到誊录所后方的杂役房,那里堆着待销毁的废纸。借着整理废纸的机会,她悄悄靠近负责宋明远试卷誊录的书吏 —— 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正对着砚台发呆。

"小哥,墨块用完了,能借一块吗?" 琉璃的声音带着怯意,符合杂役的身份。

年轻人猛地抬头,像被踩了尾巴的猫:"没... 没有多余的。"

琉璃趁机发动窥心术,年轻人混乱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那段话被刮掉了... 好深的刮痕... 主考官亲自盯着改的... 宋公子给了五百两... 我不能说..."

她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退开。刚走到门口,就撞见主考官李涵的随从,那人狐疑地打量她:"你在这里做什么?"

"帮... 帮书吏大人倒废纸。" 琉璃故意结巴,提起纸篓往外走,心跳得像擂鼓。

回到易林府邸时,暮色已浓。她将探知的消息和盘托出:"宋明远的原卷被篡改过,尤其是痛斥藩镇的段落,被人用刀刮去重写,主考官李涵牵涉其中。"

易林正在沙盘上勾勒岭南地图,闻言将沙盘一推:"果然如此。李涵是萧华的门生,而萧华的亲家,正是宋家的姻亲。" 他转身对琉璃道,"明日早朝,我会请陛下亲临贡院,当众验卷。"

琉璃望着窗外的月光,忽然担忧道:"他们会不会连夜销毁原卷?"

"不会。" 易林的眼中闪着笃定,"李涵是个谨慎人,定会把原卷当作把柄攥在手里,以防宋家过河拆桥。" 他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唐律疏议》,"咱们要做的,就是让他没机会销毁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有无敌舰队
我有无敌舰队
关于我有无敌舰队:古有始皇一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为大秦、保社稷。今有我王新打破百年之不变局,合并华夏神州,引领炎黄再临世界巅峰。唐朝末年,各地节度使佣兵自重,割据地方,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五代十国;十国末年,分裂本应被大宋一统,但历史被神秘力量所改变,大宋并未出现,华夏大地依旧四分五裂。王新魂穿百年来到这个世界,灵魂附身落难世家少爷身上。在这个恶意满满未知世界中,看他如何用科学
晓小锋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关于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陈翊穿越到这个战乱纷争的时代,成为了起义军的一名小渠帅!在起义失败的未来背景下,正在围城颍川陈翊却又面临断粮之危!就在陈翊准备拼死一搏之际,他竟绑定了愿力系统,开启了愿力商城!只要有愿力点,他就可以兑换无限香喷喷、软绵绵的大肉包!于是,历史上最大的传销头子诞生了!陈翊:“兄弟们,跟着我,大肉包管够!义军:“誓死追随将军!一天后,颍川城被攻破
天下翱翔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孑孓不独行
孑孓不独行
关于孑孓不独行:民间传言食黄鳝可补气血,强筋骨。那白色的黄鳝呢?大盛末年,苏北农村少年闯临海。目标就是活下去,没想很多很远。扛大包,当伙计,做买办,一步一步积累,目标不变就是小钱钱。世间苦,能吃饱饭也不易,发善心还是只为抱团活下去?面对世界始终心怀善意。时局动乱,风起云涌。如草,如蔓,如树?时势之下皆是虚。
公交八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