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从做杂役开始

第三十章 众口劝归,孤身试寒(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修仙从做杂役开始》最新章节。

原以为上师令她送信至此,已经很苛刻了,没想到后头还有更难的在等着她。

她不过是在对方授课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而已。

洪上师身为筑基上人,何至于对她这么一个刚入门的弟子,苛责至此?

“彼以雷霆压微草,且以谭水映道心。”

江幼菱冷然抬眸,向两位巡守师兄拱了拱手,“烦请二位指路,映心潭所在何处?”

两人瞠目结舌,满脸不认同之色,半晌才道,“师妹,你当真要去那寒潭中泡上三天?”

“师妹,你这又是何必呢,如此固执不知变通,非要去寒潭中受苦,岂不愈发触怒上人?”

江幼菱默然不答,屈服二字说来简单,“俯首易,拾骨难”——她既持理在前,岂能向无理屈膝?

今日折脊一寸,他日即便断骨重续,也难修这道心之损。

不就是泡寒潭三日么,她去便是。

且看那洪上人,后头还有何种折磨人的法子等着自己。

江幼菱冲两人粲然一笑,“两位不必劝了,我已想好。”

两人摇头叹息,终是不再劝,“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便能抵达。”

“若师妹改变主意了,可随时折返。”

江幼菱谢过两位师兄,沿着石板路一路深入。

谷中清幽,其间多生冥灵草、寒月藤之属,皆负阴抱寒之物。

然身处其中,却连一丝一毫的阴寒之气都感受不到。

直到走到了映心潭附近,江幼菱才感受到些许寒意,如秋露沾衣,霜意凛冽。

越是靠近映日潭,则霜寒之气愈发浓。

及至谭边,更是风过如刀,呵气成霜。

在这冒着白气的冰冷谭水中泡上三天,她这具小身板,当真能熬得住吗?

即便江幼菱慧心灵性、胸有成算,也不免踯躅不安,却步不前。

她甚至生出一丝怯弱的念头:或许向洪上人服软低个头,就不必受这寒潭之苦了。

对方以势逼人,她不过是暂屈形势,非屈人也。

形可折而神不损,不过权宜之计。

她只要在心中铭记,她是对的就行,一切都和之前没什么两样。

——可是屈服过后,一切真的都和以前一样吗?

她是对的,为何要认错?

她读过的那些圣贤书,书中所言事理,全是错的吗?

江幼菱颤抖着身子,踉跄踏入寒潭。

刹那间,寒沁骨髓,冻得她打了一个激灵。

寒气顺着灵窍,争先恐后地钻入了她的身体,好冷啊!

江幼菱想纵身而逃,可身子却维持着颤抖的姿势,一点点步入深谭。

直至玄冰刺背,寒气砭骨,她整个人也被冻得僵硬。

冷,太冷了。

在这极致的冰寒和痛苦中,江幼菱连神智都渐渐被冻僵,不行,继续冻下去,她熬不过三天的!

? ?明天上架哈,今天一更,因为明天要按照国际惯例爆更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渣男灭我全家,重生后我嘎了他
渣男灭我全家,重生后我嘎了他
关于渣男灭我全家,重生后我嘎了他:沈娇娇曾是众星捧月的豪门千金,却因错信爱情,被丈夫叶凡算计得家破人亡。他害死她的父母,夺走她的家产,甚至亲手将她卖进深山,任人糟践!当她绝望自尽后,再睁眼,竟回到了一切悲剧尚未发生之前。这一次,她绝不会重蹈覆辙!她要步步为营,撕开丈夫叶凡虚伪的面具,揭露他精心编织的谎言!她要利用前世的记忆,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她要让那些伤害过她的人,付出千百倍的代价!“叶凡,你以
珩欣欣
少林烽烟
少林烽烟
关于少林烽烟:在明初“靖难之役的血雨腥风中,身负血仇的将门遗孤隐入少林,于禅武圣地探寻家国真相与武学真谛。他周旋于朝廷鹰犬、江湖豪雄、佛门清规与复国暗涌之间,以兵法智慧化解武林浩劫,借卦象窥探命运迷局。当少林的慈悲包容遭遇朝堂的冷酷权谋,当个人的复仇烈焰碰撞天下的苍生福祉,恩怨情仇终将在刀光剑影与禅机妙悟中,导向一场关乎武道本心与家国大义的终极抉择。小说新鲜出炉,欢迎各位书友阅读品鉴。
冷风飞
烽火刀锋
烽火刀锋
关于烽火刀锋:以血肉铸就民族脊梁,本篇以全景展现不同出身、不同阵营的中华青年,在十四年抗战洪流中以生命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铮铮誓言,讴歌中华民族面对强敌不屈不挠、浴火重生的伟大精神,凸显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的中流砥柱作用与艰苦卓绝的牺牲奋斗。小说新鲜出炉,欢迎书友阅读和品鉴。
冷风飞
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
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
关于穿越妖尾,道士竟成圣十大魔导:青玄,龙虎山当代最卷的道士,精通符箓雷法,眼看就要卷成天师……结果一道天雷把他劈进了世界!魔法?超自然?妖精尾巴公会?看着这群热血上头、动不动就拆家的“问题魔导士,青玄默默收起了掌心雷。加入公会?行!但道爷我主打一个低调。日常任务?划水!打架斗殴?围观!评议会罚款?装穷!公会众人:“青玄?哦,那个总在角落喝茶、存在感超弱的东方小哥啊。直到……幽鬼来袭,公会危在旦
东海湾白衣人
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
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
关于开局收下真太后,反手把鞑子扬了:?不存在的!台湾必须收复,国家必须统一!但不是满清鞑子攻陷台湾!!!朱镇穿越,反清复明,驱除鞑虏,收复台湾,重建大中华文明圈!!!
太初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