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材崛起:丹经改命后我为王

第210章 狂奔(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废材崛起:丹经改命后我为王》最新章节。

然后,屏障就开始剧烈地震动。

然后,屏障就开始出现裂纹。

然后,屏障就开始割裂为亿万甲碎片,开始掉落。

然后,屏障就开始坍塌。

然后……

云宣内心万分焦急,等不及然后了,在屏障开始坍塌之后,就径直冲入了屏障,然后撞破屏障的破碎之处,急速向家族奔跑而去。

云宣将鸮神翼和无影诀同时开启,奔袭的速度瞬间拉到了最大。

看到云宣飞奔而出,器灵急了,立刻就想跟着云宣一道前行。

不过,当器灵离开屏障之后,屏障的坍塌就截然而止。

器灵出手后,自己此前毫无办法的屏障就立刻坍塌,云宣也已经推断出,这道屏障,应该是一座阵法。

只不过,一方砚台的器灵,算是阵法的王者。

所以,当器灵出手之后,屏障就蹦不住了,立刻土崩瓦解。

刚捕获一方砚台时,器灵也曾经非常倨傲、不可一世。

而后,在丹经出手压制后,器灵就萎了,非常怂。

再后来,由于长居丹经之中,就变得更加怂乖怂乖的。而且,即便没有丹经,长期在界衍紫火这样的天地真火面前,那也只能怂乖怂乖的。

以至于,云宣都有些忘了一方砚台器灵当初的强横。

这次,器灵的生猛,让云宣彻底刮目相看。

原来,这个小家伙这么厉害啊!

看来,以后还是要多关注关注,看看怎么样更多地发挥器灵的作用。

这些思绪,仅仅是在云宣脑海中一闪而过。

很快,云宣就已经抵近了云家。

没有任何打斗的迹象。这让云宣稍微松了一口气。

没有打斗,要么是没打,要么是已经打完了。

如果打完了,以云家的烈性,那就是人已经都死完了,才不会继续打。

如果人已经死完了,那么就不会用阵法屏障,将云家围困起来了。

人都死完了,还去花功夫围起来干啥啊?

既然有屏障围困,那么说明就不是打完了。

而又没有打斗声传来,那说明就是没有打。

至少现在,没有打。

不过,云宣没有丝毫的放松,仍是神识一路探查。

有陌生的高阶修士在云家!

云宣的神识发现了对方。

云宣也知道,对方也发现了自己。

不过,既然是回援族中,云宣也没有想要隐藏。

对方应该也是感受到了云宣神识的强大,所以云宣能够感受到,对方立刻就警觉了起来。

情况不太妙!

云宣在心中暗叹。

同时,云宣的脑袋在高速思索着各种应对策略。

这场危机,很可能单靠自己一人,无法很完善地、很周全的应对。

所谓的完善和周全,是指族人安慰的完善和周全。

拥有丹经的云宣,自保没问题。但如何保护族人,就很是头疼。

脑海中略过万般对策,可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策略都没有任何意义。

云宣,也只能是尽可能拖延时间,希望自己一离开遗迹战场,就向拜火教护教法王嵇雨和木婉清发送了求援信号。

作为这方天地之间的顶级势力,云宣相信,不管多大的麻烦,他们能够及时赶到的话,应该是能够妥善解决的。

而同时,也向真灵阁发送了求援信号,真灵阁是距离最近的,能够尽快赶来。就是不知道楚忆师姐是否在阁中。如果楚忆师姐在远方的话,就很难及时赶到了。

援兵远在路上,而眼下的危局,就只能靠云宣了。

不管用什么方法,云宣,必须要拖到援兵赶到。

求加入书架!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我是仙门唯一传人
关于我是仙门唯一传人:大唐贞观九年,江山初定,山河无恙,一个身穿麻衣,脚蹬布鞋,背着一个大包袱的少年进入了长安城,大唐因为他的到来翻开了风云变幻的时代……“山无主,水无名,我带师命来册封山河水神……
仗剑逛天涯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圣从杂役开始
武侠文+武侠高武这个世界武道昌盛,强者众多,还好李阿吉随身带着一本英雄谱,可以获取里面侠客的武道传承,于是,李寻欢,西门吹雪,李沉舟……一一出现了,当李阿吉拔剑四顾的时候,才发现江湖如此的……
三顾草庐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射雕:提前穿了几十年
师傅是天下第一的王重阳,王纯一开局就在天下第一派,全真派,本想着自己可以安全无忧的躺平一辈子,可是七个师兄师姐天天叫嚷着他要跟上进度,发扬全真威名,还有时不时想来偷东西的操蛇怪,用阵法玩他的老先生,动不动拿糖骗他喊师母的仙女姐姐,调皮捣蛋的师叔……王纯一不由感叹,躺平太难,生活不易!
红尘小道士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器仙,炼器炼人还炼天
(凡人流,无系统)徐安平本是一乡野打铁少年,机缘巧合下,获得一柄上古仙鼎,从此觉醒灵根,踏上修仙一途。十系灵根,经脉瘀堵,那就用这仙鼎将其寸寸敲开,无缘筑基,便在体内生生炼制一座不朽基台,生前欺我辱我,死后统统炼制。身为炉,魂为火,万物作引,天地皆可炼,炼器炼人还炼天。……若干年后,徐安平斩天骄,压万族,脚踩尸山血海终登仙路绝巅。仙门前,他周身无数器具萦绕,这些器具皆是徐安平师门,亲朋,仇敌所炼
一零二恒星
莫谢尘缘
莫谢尘缘
关于莫谢尘缘:华胥西苑只有一座城,名叫不凉城,不凉城外只有一条护城河。而仲乙正半躺在河边的堤岸上。初秋的青草还颇有生机,在仲乙身下顽强地挺着腰杆儿,微凉的秋风从河面上拂过,吹动了仲乙耳边的碎发,也吹起了河水的瓣瓣涟漪,火红的夕阳在一望无际的平原尽头还留了半个身子,将天上的缕缕浮云染得通红,就像邻家丫头羞红的脸颊。仲乙从立春之后就一直囿于一个问题,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那老天给他的大任又是什么?
雁横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