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辽国公》最新章节。
晋商们断了与鞑靼的走私生意,手里的银子周转不开,心里头火烧火燎的。
王掌柜召集众人商议,拍着桌子道:“关外的路子暂时走不通,总不能坐吃山空。山西地面上的生意,还得想法子抢回来些,不然真要喝西北风了。”
李掌柜皱着眉道:“谈何容易?那万民商会进来这一年多,早就站稳了脚跟。他们的布庄卖的棉布又细又便宜,咱们的绸缎铺子门可罗雀;他们开的粮行,米粮足、价钱公道,百姓都往那边跑,咱们的粮栈积压了不少陈米。”
张掌柜也叹气道:“不止这些。他们还开了当铺、药铺,连寻常百姓买个针头线脑,都愿去他们的杂货铺。听说他们后头有朝廷的影子,税银交得少,成本就低,咱们跟他们比价钱,根本比不过。”
王掌柜闷头喝了口酒:“价钱比不过,就想法子抢客源。咱们在山西经营了几代人,人脉总比他们广吧?让伙计们去街坊邻里间说说,就说万民商会是外来的,赚了银子就往关外运,哪像咱们,赚了钱还能给地方修桥铺路。”
赵老掌柜摇了摇头:“这法子试过了,没用。百姓图的是实在,谁的东西好、便宜,就买谁的。前几日城西的刘寡妇去万民商会买布,比咱们这儿便宜两成,回来逢人就说,咱们店里的伙计跟她辩了几句,反倒惹得她骂骂咧咧的。”
“那就在货上做文章!”李掌柜急道,“他们的棉布虽便宜,可不如咱们的绸缎耐穿;他们的药铺药材虽多,哪有咱们的老药方管用?让掌柜的多跟客人说说这些,总会有人听的。”
张掌柜苦笑道:“说了也白说。寻常百姓穿不起绸缎,能有件结实的棉布衣裳就不错了。至于药材,万民商会请的大夫是从太医院退下来的,脉把得准,药价又低,咱们的老郎中都被比下去了。”
王掌柜把酒杯往桌上一墩:“总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他们把生意都抢了去!要不……咱们联合起来,压价!先把他们挤走,再把价钱抬回来!”
赵老掌柜连忙摆手:“使不得!使不得!咱们的本钱哪有他们厚?他们背后有辽东的银子撑着,压价能压个三年五载,咱们呢?库房里的银子撑不过半年,到时候他们没走,咱们先垮了。”
众人一时没了主意,密室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喘气声。
过了半晌,张掌柜才低声道:“要不……去求求万民商会,让他们分些生意给咱们做?哪怕当个分销商,赚点薄利也行啊。”
“呸!”王掌柜红了眼,“咱们晋商在山西地面上风光了多少年,何曾受过这等委屈?让咱们去求一个外来的商会,传出去不被人笑掉大牙?”
话虽如此,可看着自家铺子里日渐冷清的场面,每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
关外的路子被堵死,本地的市场又被万民商会占去大半,这日子,真是越来越难了。
油灯下,众人的脸都笼罩在阴影里,没一个人笑得出来。
王掌柜思来想去,终究还是按捺不住,挑了个能言善辩的刘掌柜做代表,备了些礼物,往万民商会去了。
到了万民商会总号,只见门庭若市,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与晋商铺子的冷清相比,真是天差地别。
刘掌柜心里不是滋味,强压着火气,递上名帖。
不多时,万民商会的主事周掌柜迎了出来,拱手道:“刘掌柜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刘掌柜皮笑肉不笑地回礼:“周掌柜客气。今日来,是想跟贵商会商量件事。”
两人进了会客厅,分宾主坐下。刘掌柜呷了口茶道:“周掌柜也知道,咱们晋商在山西经营多年,如今贵商会进来,生意做得红火,我们这些本地商家,日子却越发难了。”
周掌柜笑道:“刘掌柜说笑了,商场上各凭本事,咱们可没抢谁的生意。”
刘掌柜脸色一沉:“话不能这么说。贵商会仗着本钱厚,压低价钱,这不是明着挤兑人吗?依我看,不如这样,贵商会把布庄、粮行的利润让些出来,咱们晋商分一杯羹,大家有钱一起赚,岂不两全其美?”
周掌柜放下茶盏,慢悠悠道:“刘掌柜这话就见外了。我商会的价钱,是按成本核算的,一分利都算计着来,实在让不出。再说,百姓愿意来买,是信得过咱们的货,可不是靠压价抢来的。”
刘掌柜见他油盐不进,语气硬了起来:“周掌柜是不给面子?咱们晋商在山西的根基,不是你们这些外来户能比的。真要闹起来,你们未必能讨到好!”
周掌柜抬眼瞧他,神色不变:“刘掌柜这是说的哪里话?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怎会闹起来?若真有难处,咱们可以商量,但若说要让利润,恕我不能应承。”
“好!好得很!”刘掌柜猛地站起身,“周掌柜既然这么说,就别怪咱们不客气!山西的地界,还轮不到外人撒野!往后你们的货想运进山西,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周掌柜也站起身,淡淡道:“刘掌柜尽管试试。我商会的货,有朝廷的路引,关卡上都有照应,倒是你们,若真敢动歪心思,怕是锦衣卫那边,第一个不答应。”
刘掌柜被噎得说不出话,指着周掌柜,半天憋出一句:“你等着!”说罢,甩袖而去,连带来的礼物都忘了拿。
周掌柜看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对身边的伙计道:“通知下去,各铺子都警醒些,防着晋商使绊子。但也不必怕,真要是敢乱来,咱们就去衙门理论,再不行,递个帖子到京城,自有公断。”
伙计应了声,转身去了。
周掌柜回到座位上,端起茶盏,嘴角带着一丝不屑。晋商这点威胁,他根本没放在心上。
如今万民商会有朝廷撑腰,又得民心,岂是几句狠话就能吓住的?
晋商被万民商会拒了,心里头窝着一团火。王掌柜召集众人,拍着桌子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他们不是得民心吗?咱们就搅得他们民心散了!”
几人合计一番,寻了几个平日里在街头巷尾混饭吃的闲汉,塞了些碎银子,让他们编些打油诗、童谣,专拣难听的话说万民商会。
没过两日,太原城里就响起了孩子们的唱声:“万民商,黑心肠,便宜货,烂肚肠;赚了银,往家藏,山西人,别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