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运求生:别人带装备,我带系统

第157章 苏夜能做到我们也可以(2/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国运求生:别人带装备,我带系统》最新章节。

苏夜将布料平放在另一个陶锅上,用草绳固定好顶端的位置,他用竹勺舀了一勺蜂蜜倒在布料上边,等蜂蜜慢慢的流下去。

正当他处理到一半的时候,圆圆突然跑了过来,金泽就坐在他身上,搭了个顺风车。

它停在苏夜面前,指了指苏夜手中上的蜂蜜,意思明显,它也很喜欢这个味道。

苏夜将准备好的蜂蜜给了他,四兽各一份,谁也不会少,至于灰羽它都好几天没回来了,等它回来再给。

拿到手的蜂蜜,圆圆只是三两口就吃完,连叶子都被差点被其吃下去,它想找苏夜再拿点,被苏夜给拒绝了。

看的出来,它有点不高兴,不过苏夜告诉他晚上有蜂蜜水喝,它这才被哄好,随后他坐在自己经常呆的地方,啃竹子。

过滤的事情还麻烦,他只要不时添加蜂蜜就行。

不过苏夜没离开,他得防着点圆圆,这家伙有前科,上次带回来的脚板薯,他明确跟两兽说过,这东西要煮熟后吃。

第二天,地上就多了一个啃了两口的脚板薯,看咬痕,就是它干的。

所以这个蜂蜜,可不能再被它给霍霍了。

接下来的时间,他们三人都在忙手上的事情,当地平线上最后一丝光线被吞没, 虎妈才带着幼虎回来,今天它们没什么大收获,只有幼虎嘴里叼着一只野鸡,不知道是谁捕的。

苏夜将两份蜂蜜放在虎妈母子面前,他用手示意两兽尝尝,他则继续提取蜂蜜。

这一幕看的圆圆眼馋不已,要不是忌惮老虎,它估计都要伸手跟它们一起吃。

苏夜拿起铝箔锅,将其中最后一点蜂蜜倒在布料之上,随后他再用竹片刮了刮里边的残留蜂蜜,一起过滤。

虎妈那边在尝过蜂蜜后,吃的速度不比圆圆慢,两三口,叶子被舔了个干净。

眼见布料上的蜂蜜都流的差不多,他拿起布料,用力挤压,最后一点蜂蜜流进陶罐内,人工提纯就已经完成,他用之前烧制好盖子盖上。

这时白煜也已经回来,他手上拿着两块黄泥板,很是平整,等他打开上面一层,苏夜两人才发现,是两个盒子,里边都是凸起的蜂窝形状。

放好东西后,他还得再去把两个陶缸给带回来。

造这两个模具,他也是担心一个烧制失败,那又要等上一段时间。

这不是白煜不相信苏夜,而是以防万一。

两人刚聊了两句,白煜再去了趟溪边,他刚回不就被许文舟喊过去吃东西,一锅肉,还有泡好的蜂蜜水。

在吃之前,苏夜拉着许文舟,带着蜂蜜水先后给了金泽圆圆两兽,之后再前往虎妈这,与给金泽它们不同,这一次是许文舟自己过去给。

离虎妈越近,苏夜都能感到许文舟紧张,这也是苏夜带他来的原因,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大家都要一起生活,许文舟这么怕老虎,总不好。

现在连金泽它们对虎妈态度在慢慢转变,至少它都敢正大光明的经过虎妈身边。

在苏夜的目光中,他颤颤巍巍的靠近虎妈,将要蜂蜜水放下后,他快速离开。

这件事,苏夜也没想着一蹴而就,总要给许文舟一点时间来适应,多来几次就好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
苏长青穿越影视剧世界,恰逢李云龙纵兵抢粮,被降职为伙夫。苏长青临危受命,担任李云龙团团长,掌控全团,降服李云龙。成功激活系统。为备战抗日,苏长青奉命独立发展,开辟根据地。在此期间,苏长青在系统的帮助下网罗人才、发展工业、不断壮大根据地。收拢李云龙、孔捷、丁伟,周卫国、龙文章等将星。抗战全面爆发,苏长青所主持根据地震惊了所有人。从此之后,抗战战场上出现了一个令鬼子为之胆寒的苏杀神。从抗战到抗鹰,苏
物事人非啊
丸家
丸家
一个普通的、以女主视角在选秀女团出道的故事
小裴爱玩原神
阴阳两界打工人
阴阳两界打工人
关于阴阳两界打工人:点明故事发生在地府职场背景,“毒鸡汤既呼应主角用养生汤驱鬼的情节,又暗合当下网络热梗,吸引读者好奇。将穿越后的捉鬼经历比作另类“打工,结合充满魔幻色彩的“幽冥列车,暗示主角在地府世界的冒险之旅。
3默
重生1998,开局攻略闺蜜校花
重生1998,开局攻略闺蜜校花
关于重生1998,开局攻略闺蜜校花:顾铮是一名高考辅导班的老师,在一次“家访女家长时,被这位单亲妈妈给攻略了。等他醒来时,竟然重生到了1998年。“什么?1998年?那我还怎么报复那个女家长?“等等,我重生到了高考之前?那岂不是说我还要参加高考!“校花许知意,上辈子你只是我女友的闺蜜,这辈子你是我的,你跑不掉了!于是,顾铮开始弥补上辈子的遗憾,一边赚钱,一边攻略校花……
张小牛
全民:我都至尊反派了,你还让我当舔狗
全民:我都至尊反派了,你还让我当舔狗
我都至尊反派了,你还让我当舔狗:秦炎穿越全民世界,成为龙国不朽世家唯一继承人!爷爷是蓝星金字塔尖,屈指可数的元素帝皇之一!父亲更是权倾朝野的九阶元素王座!自身更是秦家百年不遇,觉醒了SSS级神话元素的绝顶妖孽!但却成了一个末流家族普信女的舔狗?开局还敢跟自己退婚?既如此!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反派的快乐!
老紫蜀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