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知道错了就好。”景虎点了点头,“下去好好养伤,伤好后,加倍训练,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忠心。”
李三连忙磕头谢恩,被其他士兵扶了下去。景虎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依旧担忧。李三只是个例,营中还有多少士兵像他一样,因为家人的书信、外界的流言而心存疑虑?
就在这时,一个士兵来报,说商君正在巡查各营,让景虎过去一趟。景虎心中一动,连忙跟着士兵来到前营。
商鞅身披玄色皮裘,正站在一个营房门口,与几个士兵交谈着。他身材瘦削,脸色因连日操劳有些苍白,可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商君。”景虎走上前,躬身行礼。
商鞅转过身,点了点头:“景虎,方才我听士兵说,李三因流言分心受伤了?”
“是。”景虎羞愧地低下头,“是末将管教不力,让流言影响了军心。”
“不怪你。”商鞅摆了摆手,语气平静,“流言如刀,最能伤人。这些士兵大多是农夫、流民出身,没见过什么大世面,听到流言,心生疑虑在所难免。我们要做的,不是惩罚他们,而是让他们明白真相,坚定信念。”
说着,商鞅走进营房,营房中十几个士兵连忙起身行礼。商鞅走到一个年轻士兵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乡在哪里?”
那士兵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回答:“回……回商君,小人叫王二,家乡在栎阳。”
“栎阳?”商鞅笑了笑,“我记得栎阳是变法的发源地,当年我在栎阳推行新法,废除井田,很多流民都分得田地,你家也是吗?”
王二眼中闪过一丝激动:“是的!商君!小人家里原来也是流民,多亏了商君的新法,分得百亩田地,日子才好起来。小人参军,就是想报答商君的恩情,为大秦效力!”
“好!”商鞅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有这份心,很好。可如今咸阳有流言,说我要谋反,你信吗?”
王二连忙摇头,语气坚定:“小人不信!商君是大秦的功臣,是我们百姓的恩人,怎么会谋反?那些都是坏人编造的谎言!”
商鞅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营房中所有士兵:“你们都听着,我商鞅一生,推行新法,只为大秦富国强兵,只为百姓安居乐业。我在商於练兵,是为了守护大秦的疆土,守护你们的家园,不是为了谋反。秦法面前,人人平等,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我若真有谋反之心,何必苦心经营这么多年?何必让你们这些百姓子弟有机会凭军功改变命运?”
士兵们看着商鞅,眼中的疑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坚定的信念。一个士兵大声道:“商君,我们信您!我们愿意跟着您,守护商於,守护新法!”
“对!我们信您!”其他士兵也纷纷附和,声音响彻营房。
商鞅看着眼前的士兵,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好!既然你们信我,那就要好好训练,严守军法。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守住商於,守住新法,那些流言终究会不攻自破。待他日,大秦富强,你们都能凭着军功,衣锦还乡,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洪亮,盖过了窗外的风雪声。景虎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中的焦虑终于消散。他知道,有商鞅在,有这些忠心的士兵在,商於的军心,绝不会被流言撼动。
五、咸阳暗战
赵良穿着一身普通小吏的衣服,行走在咸阳的街巷中。他头戴斗笠,压低了帽檐,遮住了大半张脸,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自从潜入咸阳后,他就像一只蛰伏的鹰,小心翼翼地收集着情报,联络着变法派的势力。
此刻,他正前往城西的一处酒肆,与变法派将领蒙骜秘密会面。蒙骜是秦军的一员猛将,因战功卓着被提拔为将军,深受商鞅赏识,是变法派在军中的重要力量。
走进酒肆,里面人声鼎沸,酒气弥漫。赵良环顾四周,见角落里有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的汉子,正独自饮酒,正是蒙骜。他不动声色地走过去,坐在蒙骜对面。
“赵先生,商君那边情况如何?”蒙骜压低声音,急切地问道。他已经收到了赵良的消息,知道甘龙等人正在散布流言,陷害商鞅,心中焦急万分。
“商君一切安好,商於的军心也很稳定。”赵良轻声道,“商君让我转告将军,切勿冲动,甘龙等人就是想激怒我们,让我们起兵,坐实谋反的罪名。”
蒙骜攥紧了酒杯,眼中满是怒火:“可我们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商君被陷害?甘龙那些老狐狸,手段阴狠,若是我们不做些什么,商君怕是凶多吉少!”
“我知道将军心急,但我们不能中了他们的圈套。”赵良语气坚定,“商君说了,如今最重要的是收集甘龙等人造谣的证据,只要证据确凿,就能在朝堂上揭穿他们的阴谋,还商君一个清白。”
蒙骜叹了口气,放下酒杯:“可证据哪有那么好收集?甘龙做事一向谨慎,不会留下痕迹。而且,新君对商君本就心存芥蒂,就算我们有证据,新君也未必会相信。”
赵良沉默了片刻,道:“将军说得没错,新君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我们也不能放弃,只要我们能团结变法派的力量,争取到中立派官吏的支持,再加上百姓对新法的拥护,就算新君心存芥蒂,也不敢轻易对商君动手。”
就在这时,酒肆的门被推开,几个穿着黑色吏服的人走了进来,正是甘龙府的家奴。赵良心中一紧,连忙低下头,端起酒杯,假装饮酒。
蒙骜也察觉到了危险,不动声色地将手按在腰间的剑柄上,眼神警惕地盯着那些家奴。好在那些家奴只是在酒肆里扫了一圈,便转身离去,并没有注意到角落里的赵良和蒙骜。
待那些家奴走远,赵良才松了口气,对蒙骜道:“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尽快离开。将军,你在军中联络其他变法派将领,暗中监视甘龙等人的动向,我继续在市井中收集证据,我们随时保持联系。”
蒙骜点了点头,起身道:“好!赵先生多加小心,若有危险,即刻撤离咸阳。”
赵良点了点头,与蒙骜先后离开了酒肆。走出酒肆,寒风扑面而来,赵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心中充满了紧迫感。他知道,这场暗战,关乎商鞅的性命,关乎变法的成败,容不得半点差错。
他抬头望了望咸阳城的方向,远处的宫殿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他心中暗暗发誓,就算拼了性命,也要保护好商君,守护好商君的变法大业。
六、君心难测
咸阳宫的大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嬴驷端坐于王座之上,手中拿着一份奏章,脸色阴晴不定。奏章是甘龙等人联名呈上的,上面罗列了商鞅的种种“罪状”,从私通敌国到囤积粮草谋反,桩桩件件都“证据确凿”。
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变法派官吏脸色凝重,旧贵族大臣则面露得意,中立派官吏则低着头,不敢吭声。
“众卿对此事有何看法?”嬴驷终于开口,声音带着几分稚嫩,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甘龙率先出列,躬身道:“陛下,商鞅独断专行,权势滔天,如今又犯下如此重罪,若不严惩,恐危及大秦社稷!请陛下下旨,即刻将商鞅捉拿归案,明正典刑!”
杜挚与其他旧贵族大臣纷纷附和:“请陛下严惩商鞅!”
尸佼见状,连忙出列,躬身道:“陛下,甘龙等人所言,皆是无稽之谈!商君变法以来,大秦国力日渐强盛,百姓安居乐业,此乃有目共睹之事。那些所谓的‘证据’,怕是甘龙等人伪造的,恳请陛下彻查此事,切勿轻信谗言,错杀忠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尸佼,你休要狡辩!”杜挚厉声呵斥,“我们手中有商君私通魏国的书信,有他囤积粮草的清单,还有人证,这些难道都是假的?你身为商鞅的门生,自然要为他辩解,可陛下明察秋毫,岂会被你蒙蔽?”
“那些书信和清单,皆是伪造!”尸佼毫不畏惧地反驳,“陛下若不信,可派人去商於核查,看看商君是否真的囤积了粮草,是否真的有私通敌国的行为!”
嬴驷看着殿下文武百官的争论,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想起秦国从一个积弱的小国,逐渐变得富强,想起百姓对新法的拥护。可他也想起当年师傅公子虔被处以劓刑时的惨状,想起商鞅在朝堂上独断专行的模样,想起商鞅手中掌握的兵权和在百姓中的威望。
他知道,商鞅是大秦的功臣,没有商鞅,就没有大秦的今天。可他也忌惮商鞅的权势,担心商鞅会威胁到自己的君权。如今甘龙等人又不断进谗言,散布流言,让他对商鞅的信任,一点点被瓦解。
“陛下,商鞅在商於手握重兵,若不及时处置,恐生变故!”甘龙见嬴驷犹豫不决,再次进言,语气中带着一丝胁迫。
嬴驷心中一凛,他深知商鞅的能力,若商鞅真有反心,后果不堪设想。可他也明白,若仅凭甘龙等人的一面之词,就处死商鞅,不仅会寒了变法派官吏的心,也会让百姓失望,甚至可能引发动乱。
就在这时,内侍禀报,商於派来的使者求见。嬴驷心中一动,下令宣使者上殿。
使者正是赵良所扮,他手持商鞅的书信,躬身行礼道:“商君听闻朝中流言,心中惶恐,特遣小人前来,向陛下表明忠心。商君愿即刻回咸阳,面见陛下,澄清一切误会。”
嬴驷看着赵良手中的书信,沉默良久。他知道,这是一个试探商鞅的机会。若商鞅真的谋反,定然不敢轻易回咸阳;若他心中坦荡,或许会如约而至。
最终,嬴驷缓缓开口,下旨道:“传朕旨意,召商鞅即刻回咸阳议事,朕要亲自听他辩解。”
旨意一出,殿下文武百官一片哗然。变法派官吏面露喜色,旧贵族大臣则脸色阴沉。甘龙看着嬴驷,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只能躬身领旨。
赵良心中松了口气,连忙躬身谢恩,转身退出大殿。走出大殿,他抬头望了望天空,风雪依旧,可他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他知道,商鞅回咸阳,虽然凶险,但也是澄清误会的唯一机会。
而嬴驷坐在王座上,看着手中的奏章,心中依旧充满了矛盾。他不知道,商鞅回咸阳后,等待他的将会是什么,也不知道,大秦的未来,将会走向何方。君心难测,商鞅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