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486集:仓管新规(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历代风云五千年》最新章节。

秦仓律

第一章 陇上粮仓起微澜:渭水北岸的雍城粮仓,是秦国西境最大的粮食储备地。时维孟秋,仓外的白杨树叶子刚沾了点金黄,仓内却已弥漫开陈粮与新麦混合的干燥气息。仓监赵仲蹲在粮囤边,手指捻起一粒粟米,指尖传来的潮润触感让他心尖一沉——这囤粟米是上月从陇西郡运来的,按规矩该晾晒三日再入仓,可当时陇西郡催着腾车运新稻,他便让仓卒省了一日晾晒,如今竟生了霉点。

“赵监,咸阳来的谒者到了。”仓卒李信的声音从仓门口传来,带着几分慌张。赵仲猛地直起身,将那粒霉米攥在手心,快步迎出去。只见粮道上停着一辆黑漆轺车,车旁立着个穿青色朝服的年轻官员,腰间佩着铜印,正是廷尉府派来的巡仓谒者陈默。

“下官赵仲,见过陈谒者。”赵仲拱手行礼,掌心的粟米硌得他指节发紧。陈默颔首,目光扫过粮仓外墙:“奉廷尉令,巡查西境粮仓,核验《仓律》推行情况。先看粮囤吧。”

进了仓,陈默不看赵仲备好的账目,径直走向最里面的粟米囤。他蹲下身,拨开表层的粟米,指尖触到下层粮食时,眉头微微一皱:“这粮湿度过高,可有每日记录粮温、湿度?”赵仲忙递上木牍:“每日都记,只是……只是上月多雨,些许潮气难免。”

陈默接过木牍,逐行查看,突然停在某一页:“七月十二,陇西郡运粟米五千石,记录写‘晾晒两日入仓’。《仓律》第五条明定,新粮入仓需晾晒三日,去湿至三成以下,你为何少了一日?”

赵仲的额角渗出冷汗,刚要辩解,陈默已起身,走到仓角的防潮层边,用剑鞘拨开底部的草木——那草木下竟有些许霉斑。“粮仓需建在高燥之地,底部铺防潮草木,每半月更换一次。你这草木,怕是有一月没换了。”陈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赵监,你可知《仓律》推行三月,廷尉府已斩了三个失职的仓监?”

赵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掌心的霉米落在地上,滚到陈默脚边。“陈谒者恕罪!是下官一时糊涂,想着赶工期,才违了规矩。求您给下官一次机会,下官这就组织仓卒翻晒粮食,更换防潮草木!”

陈默看着跪地的赵仲,沉默片刻:“《仓律》不是苛政,是保秦人生计的根本。去年陇西大旱,若不是雍城粮仓有粮可赈,多少百姓要流离失所?你今日省一日晾晒,明日便可能让万石粮食霉变,到了灾年,便是误国误民。”

他俯身捡起那粒霉米,放在赵仲面前:“念你往日管仓无大错,今日暂不追责。三日之内,将所有受潮粮食翻晒干净,更换防潮草木,重新核验库存。三日后我再来查验,若仍有差错,休怪我按律行事。”

赵仲连连磕头:“谢陈谒者!下官必定办妥,绝不再违《仓律》!”

第二章 咸阳议律定细则

陈默离开雍城的次日,咸阳廷尉府内,廷尉李斯正与几位博士商议《仓律》的补充细则。案上摊着各地巡仓的奏报,有说偏远郡县粮仓选址低洼,雨季易积水;有说粮种混杂存放,取用时难以区分;还有说仓监记录潦草,损耗情况不明。

“《仓律》初行,各地多有疏漏,需再定细则,让郡县有章可循。”李斯手指叩着案几,“比如粮仓选址,此前只说‘高燥之地’,可何为高燥?需明确地势高于周边三尺以上,地下水位低于仓底五尺,避免各地自行解读偏差。”

博士淳于越点头:“此言极是。还有粮食分类,粟、麦、稻、豆各有特性,粟喜燥,稻喜润,若混杂存放,极易相互影响。当规定每类粮食单独建囤,囤间留三尺通道,便于通风查验。”

“损耗记录也是关键。”另一位博士补充,“如今各地上报损耗,或说‘些许’,或说‘数石’,无明确标准。当定损耗率:粟、麦损耗不得超一成,稻、豆不得超一成五,超者需说明缘由,若为失职,严惩不贷。”

李斯闻言,提笔在竹简上记录:“诸位所言皆有道理。再添一条,仓监考核之法——每年年末,以粮温记录、湿度控制、损耗率、赈粮效率为四等,优等者晋升,劣等者降职,渎职者流放。如此,方能让仓监尽心尽责。”

正商议间,内侍来报:“丞相吕不韦驾到。”李斯等人忙起身迎接。吕不韦走进府中,目光扫过案上的奏报,笑道:“诸位在议《仓律》?前日寡人去栎阳粮仓视察,见仓卒按律晾晒粮食,分类存放,井井有条,看来《仓律》已初见成效。”

“全赖丞相支持。”李斯拱手,“只是各地仍有疏漏,臣等正商议补充细则,还请丞相指点。”

吕不韦走到案前,拿起一卷奏报,正是陈默关于雍城粮仓的巡查记录。“赵仲之事,陈谒者处置得当。既震慑了失职者,又给了改正机会,不失为推行律法的良策。”他抬头看向众人,“《仓律》的根本,是让粮食‘存得好、管得严、用得上’。补充细则时,既要严明规矩,也要考虑郡县实际——比如偏远郡县,或许难以短期内将粮仓迁到高燥之地,可允许先筑高台、挖排水沟,逐步改进,不可一刀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斯恍然大悟:“丞相所言极是。臣等只顾着定规矩,却忘了因地制宜。当在细则中注明,偏远郡县可宽限一年,完成粮仓改造,期间需采取临时防潮措施,确保粮食安全。”

吕不韦颔首:“如此甚好。另外,可派精通农事的官吏,到各郡县传授储粮之法,比如如何判断粮温过高,如何晾晒最能去湿,让仓卒、百姓都懂《仓律》、守《仓律》。律法不仅要写在竹简上,更要刻在人心上。”

当日午后,李斯便将补充细则整理成册,呈给秦王嬴政。嬴政翻阅后,提笔在卷首写下“可”字,命人誊抄数十份,快马送往各郡县。一时间,秦国境内的粮仓,皆以新的细则为纲,开始了一场彻底的整顿。

第三章 蜀地仓卒破难题

蜀地的成都粮仓,是秦国南方最大的粮仓,却因蜀地多雨,常年受潮湿困扰。《仓律》补充细则传到成都时,仓监王绾正对着满仓的稻谷发愁——蜀地的稻谷颗粒饱满,却极怕潮,上月一场大雨,竟有两囤稻谷生了霉,虽及时翻晒,却也损耗了近百石。

“王监,按新细则,粮仓需高于周边三尺,可咱们这粮仓建在锦江边上,地势本就低,怎么改啊?”仓卒张平拿着细则竹简,满脸愁容。王绾走到仓外,望着不远处的锦江,眉头紧锁:“挖排水沟!在粮仓四周挖三尺深的排水沟,再用青石板铺底,让雨水顺着沟流入锦江,不让积水渗进仓底。”

说干就干,王绾组织仓卒们开挖排水沟。可蜀地的泥土黏重,挖了没两日,排水沟就塌了几处。张平擦着汗:“王监,这泥土太湿,挖了又塌,可怎么办?”王绾蹲在沟边,看着坍塌的泥土,忽然眼睛一亮:“去附近的竹林,砍些竹子来,剖开成竹片,顺着沟壁铺好,再填上碎石,这样既能防坍塌,又能滤水。”

仓卒们依言而行,用竹片和碎石加固排水沟。十日后,排水沟完工,恰逢一场大雨,雨水顺着排水沟哗哗流入锦江,粮仓底部竟没有丝毫积水。王绾站在仓内,摸着干燥的粮囤,终于松了口气。

可新的难题又来了——蜀地的稻谷品种多,有早熟的“早稻”,有晚熟的“晚稻”,还有高产的“香稻”,此前都混在一起存放,取用时极不方便。按新细则,需按品种分类存放,可粮仓内的粮囤已堆满,哪里还有空地?

王绾围着粮仓转了一圈,看到仓外闲置的空地,忽然有了主意:“在仓外搭建临时粮囤!用竹篾编织粮囤,外涂桐油防潮,将晚稻和香稻移到临时粮囤里,仓内只放早稻。这样既分类存放,又不耽误新粮入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休了凡人丑妻,仙君他悔疯了
休了凡人丑妻,仙君他悔疯了
关于休了凡人丑妻,仙君他悔疯了:央拾忆本是清丽贵女,可惜为救丈夫容貌尽毁被逐出家门,她日日挑柴摆摊磨豆子,满身风霜老茧,只为了供丈夫读书考取功名,好在清俊的丈夫许诺会一辈子对她好。直到一群高高在上的修仙者愤怒踹开家门,说丈夫是他们的失忆的大师兄,他们之间所有感情都是因为大师兄中了蛊毒。一瓶解药下去,曾经温柔的丈夫变了个人,只冷冷说了句脏便转身离开,任由她被群情激奋的仙人们割脸施虐,惨死在破烂草屋
般般儒画
八零奶爸:我承包了村里的荒地
八零奶爸:我承包了村里的荒地
一句话:重生年代宠妻护女无上限加种田暴富。自己拔了氧气管的苏建国睁开眼回到了八几年,拥有未来几十年记忆的爱梅集团董事长苏建国上线。这个时侯老婆女儿还好好的没被人逼死。这个时侯爹娘没被他给气死哥哥没有为了找他被人拐去贩卖了器官……重生在正当时。苏建国对着前世最大的遗憾只有一个字儿——宠!护!宠媳妇宠女儿,往死里头宠,护家人,护哥哥,往死里头护!
黑桃小十一
三局奇异志
三局奇异志
关于三局奇异志:在这个都市里,经常有灵异,妖怪,异兽事件发生,为了这个世界的安宁,相关部门成立了三个特别行动组织,分别是灵调局,异能局,动管局。统称为三局!三局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着这个世界的安宁!
天数公子
快穿:天魔降临
快穿:天魔降临
陈凝面目狰狞的将这最后一个,所谓的亲人解决掉后。拿着手里的刀往门外走去,此时门外已经围拢着一圈警察,个个严阵以待。陈凝望着这一圈人,淡漠的笑了笑,随后面目狰狞提起手里的刀就向他们冲去!“碰!毫无意外!陈凝被爆头了!这也是他想要的,他这辈子太压抑太累了,如今,终于结束了!然而出乎陈凝的意外,这一切才是开始!从些无数个世界里,多了个疯批!
破局
反派:退婚你提的,现在你哭什么
反派:退婚你提的,现在你哭什么
苏宇穿越到一本都市小说里,但他的身份不是主角。而是一名女主的舔狗反派炮灰!顶级世家继承人,却选择当一个看不上自己的假清高女主舔狗?爷爷是蓝星三十六武圣之一!父亲是龙国九品大宗师之一!这个不得house的舔狗谁爱当谁当,反正我不当!绑定天命反派系统,开局就被女主威胁说要退婚?好!这退婚我成全你!退婚之后,苏宇便走在成为君临诸天的天命反派大道上一去不返。“叮!恭喜宿主成功抢夺女主,获得机缘:武神躯!
浮生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