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第3章 混乱的开封城防(1/2)

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最新章节。

“啊?”孙傅以为皇帝会问关于军事之类的事,没料到开口就问郭京,第一时间不能反应。

赵煊见他不回答,再次厉声问道:“发什么呆?”

“朕问你,你找的郭京呢?”

孙傅支支吾吾答道:“郭京......正在操练甲士,未及城池危急、未到吉时良日不出。”

开什么玩笑?

打仗还要看良辰吉日,堂堂同知枢竟然迷信如此!

赵煊努力压下心中怒火,朝殿外命令:“叫郭京来,叫郭京来!”

孙傅心里犯起嘀咕。

皇帝陛下一个月前面都没见,就升了郭京的官,今天是怎么,突然要见他,莫非也想看一看郭京的法术?

孙傅能力不行,好在忠诚,赵煊冷静继续问:“城外战况如何了?”

同知枢密院事只是枢密院的副长官,但是现在作为最高长官的知枢密院事空缺,孙傅就是实际的长官。

同时孙傅还兼任兵部尚书,大宋的兵部和枢密院互不隶属,枢密院才是大宋真正的军事部门,兵部尚书基本算是虚职,而兵部也只是办理一些后勤工作。

“金贼今晨攻善利门,统制姚仲友率兵御之,飞石如雨,众将结绳防石,金贼不能入。”

飞石如雨?

噢,差点忘了,金军进攻开封,可是动用了上百架炮座,也就是投石机!

疯狂朝开封城墙砸石头。

姚仲友曾经献策,让朝廷使用结绳法抵御金军炮石攻击,不过赵桓最后没有采纳。

如今皇帝是赵煊,有办法抵御金军就要试,怎么可能不采纳呢?

“结绳防石是很好的办法,孙卿你要推广到各大城门去,让兵部库部司着手收集绳索,供将士们使用。”

“臣明白!”

守城啊守城,赵煊一思考守城就头疼。

为什么?

因为宋钦宗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十分复杂!

不止将士献策不听,还把开封城的城防设置得复杂如乱麻!

首先,赵桓设立了守御司,全权负责城防,让孙傅担任守御使,禁军长官担任副使。

此时开封的守御士兵仅有七万人,赵桓把五万人分配去守护四大城墙,所以他又设置了四壁守御使。

东南西北四大城墙各安排一个长官。

到这里其实还好,分工明确,没有问题,但是宋钦宗觉得还不够,毕竟宋朝的传统就是分权!

这才几个人啊?

不够细!

紧接着给四壁各安排一个提举官,作为四壁守御使的副长官。

有正有副也还好,还能接受。

但是还不行,分权制衡依旧不够彻底。

宋钦宗在四壁守御头上再加一套官职,是为提举四壁,又分正副长官,管理四壁守御使。

这一步依旧还能理解,守御司管理整个开封,提举四壁管理四大城墙,四壁守御保护城墙。

这下总该够了吧?

不,宋钦宗赵桓还是不放心。

又派朝廷文武官员或者宗室成员担任同提举(和提举四壁同级,分他的权)、门插官(可能是管理城墙的城门)。

开封每座城门又给加派诸多统制官,每个人互相不隶属,只相互制约,统制官下又有使臣、效用等几十号人,他们压根不参与战斗,就是来混工资和资历的。

不说混乱,就是给他们发俸禄都是一大笔钱!

宋钦宗到底是个小天才。

“今天之内,把守御司还有四壁守御的各级官员名单整理出来。”赵煊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临危受命,血战沙场
天昭六年阙朝内忧不止,外患不断,阙朝本以为会被推翻,可没想到的是赵炎临危受命,带领仅剩的两万人开始斗争,赵炎用兵如神平息内乱,对外抗争。
文元双刃
异世开荒称帝
异世开荒称帝
既已重生,定不负此生,即为自己创造生存环境,也为世人开辟朗朗乾坤,看我草根如何开荒种地,芶出个太平盛世,拯救万民于水火,我辈男儿,当怀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末路花开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
关于世界再次毁灭后,我成为了漂流者:重生后的玉逸游居然第二次遇到了世界毁灭!?不过,他发现自己这次却并没有因为世界的毁灭而死去,反倒是成为了一个在不同世界流窜的漂流者。像他这样因为自己的世界毁灭成为了漂流者的人存在一个中继站。漂流者们在那里短暂的休息,然后又不可控制的漂流到其他世界……
秽土转生御研玉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关于颠覆战国之魏国: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秦振,作为二十一世纪军事爱好者,在一次国外枪械实弹射击训练时,意外发生炸膛。身死穿越至蓝星,大夏帝国,西南五省巡阅使之子秦政身上。背靠名副其实的西南王父亲,秦政自然不会辜负这具身体的名字,大秦帝国的黑龙旗将会遍布整个蓝星。
流失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