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袁朗愤怒之下斩杀了几名部下,还与马勥产生激烈争执。
马勥当即说道:“兄弟们冒着生命危险 ** ,为的就是痛快!若事事受限,又何必追随首领?”
双方几近动手,幸得杜壆等人劝阻,此事最终上报至王庆处。
王庆听后颇为头痛。
自梁山泊兴起,大宋绿林中开辟了新的路径,吸引了无数江湖人的向往。
“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口号虽令人敬仰,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
眼下手下纷争不断,让王庆十分不满,但碍于两人均为大将,不便过分责罚。
“罢了,都是自家兄弟,莫因琐事伤了和气!”王庆只能大事化小,息事宁人。
王庆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能从一个普通逃犯一步步走到今日这般地位,若非自身具备真才实学,即便有段家堡相助,也难以成就如今的威望。
最后一场争端,在王庆巧妙化解后,袁朗心中已萌生退意。
原书中梁山虽以“替天行道”为名,但实际作为不过尔尔。
然而在这个世界里,梁山更像是条清流,成为大宋绿林的典范。
过去江湖中英雄的标准较低,像李立、张横之流也能被称为豪杰。
而梁山不同,尽管仍游走于法律边缘,但那是因朝廷无道所致。
世间黑暗,君主昏庸,官员 ** ,梁山便自行承担起替天行道的责任,惩恶扬善,行侠仗义。
这样的行为怎能不让人钦佩?
袁朗本就仰慕梁山,若非京西距离京东过远,加之当时王庆声名尚佳,他早就投奔梁山了。
荆门军的经历让他深感失望,最终决定前往梁山。
这晚,袁朗正打算次日启程时,亲兵来报,说门外有人自称萧嘉穗求见。
袁朗听闻亲兵的话,心中疑惑顿生,夜已深,怎会有访客?何况他并不识得此萧嘉穗。
略加思索后,他起身出门,至门前一看,来者约莫三十岁,身材高大,留着胡须。
虽穿布衣,却自有一股不凡气质,令人不敢小觑。
袁朗拱手问道:“阁下可是萧嘉穗?”
萧嘉穗回礼道:“在下正是,不知头领是否方便?不如入内详谈如何?”
袁朗听罢,心中微动,随即点头道:“是我失礼了,请入内落座。”
二人至后堂坐下,袁朗开口询问:“不知英雄光临,有何赐教?”
萧嘉穗拱手说道:“适才我在城内目睹王庆军士四处抢掠,唯独头领能约束部众,心中深感钦佩,故特来拜会,望头领莫要见外。”
袁朗听后沉吟道:“我们揭竿而起,只为对抗昏庸朝廷,为天下苍生开辟生路,怎会再去扰害百姓?”
萧嘉穗道:“头领仁义非凡!直言相告,我观察王庆等人,不过逞一时勇猛,难成大业。
头领武艺超群,若投身王庆帐下,实属可惜。
我久闻梁山泊替天行道之威名,现正打算前往效力,头领不妨与我同行?”
袁朗心中警觉,他并非愚钝之人,当即拍案而起:“我以为你是坦荡君子,没想到竟是来挑拨是非的!先前之言权当未闻,速速离开荆门城,否则休怪我不留情面。”
萧嘉穗哈哈一笑:“头领是否怀疑我是王庆派来的?实不相瞒,我是南梁萧氏后裔,高祖萧憺,字僧达,乃南北朝时期大梁武帝萧衍之弟。
今日之事,皆因段文昌轻视于我,未能采纳良策,致使城池失守。
头领能够约束军纪,深得民心,正是我前来相邀共赴梁山的理由。”
萧憺曾任荆南刺史,天监六年荆州遇洪灾,他亲率官吏修筑堤坝,冒雨指挥,终使水患消退。
昔日王谢堂前燕,今日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昔日萧氏家族显赫一时,至今日已然风光不再。
萧嘉穗文武兼备,胸怀坦荡,志向远大,为人豁达且力大无穷,武艺精湛,堪称难得的贤才。
萧嘉穗虽才华横溢,却不受朝廷待见,他深知官场险恶,不愿为仕途折腰,转而浪迹江湖。
他与有胆识的人结交,无论身份高低。
若在太平年间,萧嘉穗或许会这样度过一生,默默无闻。
然而此时正值乱世,梁山泊崛起京东,田虎、王庆等人亦扰乱河东、京西。
大宋江山动荡,萧嘉穗怎甘心隐于市井,不求名扬天下?
袁朗闻言大惊,忙问:“先生此言属实?”
萧嘉穗微笑答道:“若有虚言,愿遭天谴。”
袁朗拱手致歉:“壮士莫怪,我实因已有投奔梁山之意,不得不谨慎行事。”
萧嘉穗笑道:“头领此举令人钦佩,能舍弃富贵投身草莽,实属难得。”
袁朗摇头道:“这些财富皆来路不正,舍弃有何难?”
萧嘉穗笑道:“江湖好汉众多,但像头领这般视荣华如浮云的,实不多见。”
袁朗笑了笑:“壮士今晚暂住于此,我即刻写信向王头领辞行,明日启程。”
“此行梁山,甘为小卒,纵赴汤蹈火,亦无怨言。”
“痛快!”萧嘉穗开怀一笑。
徐悟锋费尽心血经营梁山声势,便是为此铺路。
当下,袁朗让人备好酒食,与萧嘉穗彻夜长谈,直至深夜方歇。
五更时分,天渐亮,袁朗与萧嘉穗各自牵出良马,直奔城门。
守城的喽啰询问缘由,袁朗称奉王庆之命处理要事。
喽啰虽疑虑重重,却不敢多问,放二人离去。
出了荆门城,向东而行,午时来到郢州,此处临汉水。
沿着汉水乘船而下,可直达长江,顺流而行至淮南,再北上到达梁山泊。
两人不敢多做停留,担心王庆派人在身后追赶,只在路边买了一些馒头和肉食,便租下一艘大船离开。
荆门城内,王庆直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听闻手下报告说,袁朗留下一封信后,清晨便已出城。
王庆大吃一惊,看完信件后怒不可遏,认为袁朗此举让他颜面尽失。
然而此时派人追赶恐怕已经来不及,只能就此作罢。
袁朗和萧嘉穗一路急行,不久便抵达江州。
两人因长途跋涉感到饥饿口渴,在名为丁田镇的地方靠岸休息。
他们就近找了一家酒店,选了两个座位,向店家要了两桶酒、两大盘肉,还添了些炊饼,开始享用美食。
萧嘉穗边吃边观察周围,发现附近不断有官兵经过,行人神情紧张,心中疑惑渐生。
萧嘉穗唤来店小二询问:“小二,为何江州如此戒备森严?难道出了什么大事?”
小二左右张望后,压低声音回答:“客官有所不知,睦州有个叫方腊的,聚众起事了!”
两人震惊不已,袁朗惊诧道:“江南摩尼教也 ** 了?”
小二点头道:“正是,消息传到江州,连知州都吓得不轻,江州城加强了防备,凡是形迹可疑的人都要接受盘查,生怕混入摩尼 ** 。”
萧嘉穗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多谢小二哥告知。”
小二客气道:“客官请慢用。”
两人对视一眼,迅速吃完肉饮尽酒,让店家将羊肉、熟鸡鸭、炊饼以及两坛酒装好,随即匆忙登船继续前行。
萧嘉穗坐在船头,对袁朗说道:“如今摩尼教起事,赵宋江山怕是要难以为继了,或许不出几年,天下局势就会明朗。”
袁朗惊讶道:“不出几年?萧兄为何如此肯定?”
萧嘉穗道:“袁兄有所不知,此地乃大宋税赋重地,实为朝廷财源支柱。
若东南之地动荡不安,赵宋财政必受影响。”
“朝廷若无充足财资,如何支付军饷?又怎能应对变局?若不能迅速平定摩尼教,赵宋江山恐难稳固。”
袁朗点头称是:“萧兄所言甚是。”
萧嘉穗继续说道:“如今赵官家行事轻率,偏信奸佞,朝廷又奸党当道,欺压民众,搜刮民脂民膏。”
“而徐悟锋据守胶东,根基初具,手下兵强马壮,他本人更是英雄豪杰,为人慷慨仁义,在天下名声远扬,只需再进一步,便可统御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