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相较之下,在水泊收取过路费不过是小事一桩,但长期累积下来也相当可观。
方腊继续说道:“不过我已经想好了,各位觉得和徐悟锋结亲如何?”
“联姻?!”
方腊此言一出,众人都感到十分意外,随即都把目光投向了方百花。
方百花一直保持沉默,但此刻已经面露红晕,显现出少女的娇羞。
娄敏中等人曾去过梁山,对圣姑与徐悟锋之间的关系略知一二,但都没有挑明。
方七佛喊道:“如果要联姻的话,徐悟锋身为梁山之主,少不了得准备丰厚的聘礼,我们不妨要求他提供几千副盔甲,我想他不会拒绝。”
祖士远点头道:“这个提议很好,如果有这些盔甲,将来行动会更加顺利。
只是不知圣姑是否同意?”
方腊看着妹妹,笑着说:“百花,你觉得这件事怎么样?”
兄妹俩虽然是一家人,但由于年龄差距较大,加上父母早逝,是方腊一手将方百花抚养长大,可以说长兄如父。
方百花的脸更红了,但她严肃地说道:“只要是有利于教中大事,我绝无异议。”
方腊笑着说道:“关于你和徐寨主的事,我都听金芝提过了,你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方百花低头不语,脸庞微红。
了解内情的人只是笑笑,不清楚情况的人看到平时落落大方的圣姑如今这般羞涩的模样,再听了方腊的话,也都明白了过来。
不少人心里都在想,那徐悟锋年纪轻轻就在江湖中声名鹊起,难怪圣姑对他倾心。
娄敏中笑着说:“圣姑和徐寨主情投意合,相信这次联姻定能成功,只是派谁前往合适呢?”
方腊早就有了打算,说道:“此事对我教至关重要,我打算亲自前往梁山一趟。”
众人皆感惊讶,石宝劝道:“教主身份尊贵,怎能轻易涉险,派手下人去即可。”
方腊轻轻摇头,开口道:“我与梁山多有协作,前往一趟并不算冒险。
况且我早有意会会徐悟锋,不必再劝。”
邓元觉接口道:“寨主若去,不妨带上几位可靠兄弟和精锐教众,如此我们才可放心。”
众人听后皆点头称是。
方百花在旁听见,见众人对梁山形容得宛如绝境,心中颇为不满,遂道:“不如由我陪兄长同往,我和徐寨主本就有交情,各位大可安心。”
祖士远附和:“圣姑愿往自是最佳,不过仍需带上几名干练之士。”
方腊略作思量,说道:“此次便让娄先生、石宝、元觉大师、厉天闰随我去,另带二十名精锐教众同行。”
方肥提议:“不如也将方杰带上,他虽年少,武艺却极出色,借此机会让他多历练一番也好。”
方腊应允:“就依此安排。”
随后众人继续商讨细节,而后各自离去。
方百花返回住所,想到即将成婚之事,脸上浮现出幸福与羞涩交织的表情,不禁低声哼起歌谣。
“姑姑,今日为何这般高兴?”
正在喜悦中的方百花忽然听到声音,抬眼望去,只见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女步入房中,正是自己的侄女方金芝。
方百花轻哼一声:“这是你该问的事吗?”
方金芝巧笑倩兮,款步进屋,说道:“我知道的,姑姑您要出嫁了,对象就是徐大寨主!”
方百花伸手捏了捏侄女的脸庞,嗔怪道:“都怪你这张嘴太快,竟将此事告诉父亲!”
方金芝嘟起嘴,说道:“姑姑,别捏啦,我只是不小心说漏嘴罢了,这有何不可告人之处?”
方百花这才松开手,警告道:“暂且饶你一次,以后莫再如此!”
方金芝扑进姑姑怀中,问:“姑姑若真的成亲了,那以后谁陪我呢?这徐寨主究竟有何能耐,能让您如此倾心?”
方百花脸上微红,答道:“你这孩子懂什么?他不过两三年,便将梁山泊经营得这般兴盛,这还不够称道吗?”
方金芝眨眨眼,又问:“那么,他和父亲相比如何?”
方百花犹豫片刻,说:“或许……不相上下。”
方金芝掩嘴轻笑:“姑姑是在骗我吧?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您心里定是觉得徐寨主更胜一筹,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便是如此。”
“好呀,竟敢取笑我!”方百花羞恼不已,伸手去挠方金芝,逗得她连连告饶。
过了许久,两人平静下来,方金芝继续追问:“姑姑,何时带那位徐寨主来让我见见?”
对于徐悟锋,方金芝满是好奇。
她深知自家姑姑的性子,是个极傲气的人。
教中才俊无数,有人仪表堂堂,有人文采飞扬,亦有人武艺超群,可方百花始终未动心。
没想到竟对梁山泊主一见钟情,这令方金芝格外好奇。
听闻这位徐寨主仅用两三年,便让梁山泊声名远扬,实在与方百花般配。
这反而更加激起方金芝的好奇,总想亲眼看看,这位徐寨主究竟是怎样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百花含羞道:“别急,你会有机会见到他的。”
方腊处理完教中事务后,带着方百花、邓元觉等人一路北上,直奔梁山泊。
另一边,陈宗善、赵鼎一行人行了十余日,终于抵达济州地界。
知州张叔夜早已得到消息,在城外迎接众人入城,并设宴款待。
得知朝廷欲招安梁山,张叔夜松了口气。
之前梁山在极短时间内击溃朝廷五万大军,此等战绩让他震惊不已。
呼延灼此次惨败,更是加深了他对梁山实力的恐惧。
张叔夜深知梁山势力渐盛,若仅靠围剿恐怕难以平息,招安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与陈宗善熟识,也与赵鼎有过交往,赵鼎年逾三十,为崇宁五年进士。
当年科举时,赵鼎直言章惇误国,后任洛阳县令。
吴敏赏识赵鼎,提拔他为开封府士曹。
南宋理宗年间,昭勋阁设二十四功臣,赵鼎名列其中,与韩琦、司马光齐名,更是中兴贤相之首。
赵鼎曾建议招安梁山,却被赵佶革职。
他虽不敢怨天子,却痛恨蔡京、高俅等奸佞当道,致使国家动荡。
不久,呼延灼战败消息传来,朝廷命赵鼎与陈宗善前往梁山招安。
赵鼎本满怀期待,但见张干办和李虞侯后,顿感希望渺茫。
以赵鼎之智,岂会不知二人是蔡京、高俅派来破坏此事。
酒席间,陈宗善请教张叔夜梁山情况,张叔夜谦逊回应,并主张招安有益无害。
太尉出行之际,需留意梁山众人身世普通,或许不懂朝廷律法。
抵达后,应以温和态度对待,用诚挚之语安抚众人。
梁山上不乏脾气刚烈之人,哪怕稍有言语冲突,也可能影响朝廷招安大局。
陈宗善与赵鼎尚未开口,张干办和李虞候已显不满。
张干办阴阳怪气地说:“张知州,梁山不过是虚张声势,竟让你心生畏惧。
我们乃朝廷钦差,岂能向匪徒低头?”
李虞侯附和道:“你只顾示弱谦和,只会破坏朝廷规矩。
梁山本就桀骜不驯,若再纵容,恐生变故。”
张叔夜微感惊讶,问:“这二人是谁?”陈宗善答:“一位是蔡太师府中干办,另一位是高太尉府中虞候。”
张叔夜听罢心中一沉,意识到蔡京、高俅这对奸佞竟干预招安大事。
张叔夜直言:“我觉得这两位不如不去。”
赵鼎连忙附议:“此次招安,我和陈太尉足以胜任,两位长途跋涉,不如在济州休整。”
李虞侯怒目而视:“这话何意?高太尉特意派我们来促成招安,不是让你们在这闲逛!”
张干办也说:“由我们出面,定能事成。”
陈宗善无奈回应:“他们是蔡府、高府的心腹,不带去必起疑虑。”
张叔夜心中不悦,说:“照这样下去,招安怕是要失败。”
李虞侯冷笑:“张知州,你可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未免太偏颇。”
陈宗善急忙调停:“若二位执意同行,只需答应一事。
梁山皆出身匪患,若冒犯,我等恐有性命之忧。
还请两位收敛锋芒,忍耐片刻,成全此事。”
张干办轻蔑道:“陈太尉,你也该有几分骨气,区区草寇,怎敢造次?”
李虞侯神情倨傲地说道:“眼下我们身为朝廷使者,他们若想招安,就得对我们恭敬有加。
这些贼寇作奸犯科,无非是为了谋取朝廷的招安机会,换取一官半职。”
张干办附和道:“这些贼寇怎敢违逆?我们自然清楚该如何行事,太尉无需多言。”
陈宗善见无法劝阻二人,只能就此作罢。
旁边,张叔夜与赵鼎同时轻叹一声。
酒宴结束后,张叔夜不再多言,安排众人入住馆驿休息,随后派人前往梁山泊通报消息,自己则来到府邸附近的一处宅院。
徐和得知张叔夜来访,急忙出门迎接,问道:“嵇仲,听说朝廷派来了钦差招安,不知进展如何?”
当日,张叔夜试图招揽杨腾蛟未果,后又因呼延灼战败而心急如焚,便求助于徐和。
徐和推辞不过,只得放弃隐居生活,成为张叔夜的幕僚,并说服了杨腾蛟。
杨腾蛟虽对朝廷不满,却敬重徐和的品行,最终答应协助,现正负责训练民团。
两人落座后,张叔夜苦笑着讲述事情经过,说道:“蔡京、高俅实在可恶,竟派人破坏招安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