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皮小说【m.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水浒:水泊梁山今天反了》最新章节。
朱贵命喽啰通报山寨首领,自己则领众人上山。
至聚义厅时,史文恭、卞祥、鲁智深、山士奇、阮小五、阮小七等人早已等候多时,见到诸多英雄到来,皆面露喜色。
杨林、刘唐作为中介,为双方引荐介绍。
鲁智深得知孙安与薛永均具不凡武艺后,立即与二人攀谈起来。
众人依次入座聚义厅,山寨旧头领见到刘慧娘与李巧奴,并未觉意外,只当是哪位兄弟的家眷。
山士奇见李逵左臂带伤,关切地问:“铁牛兄弟,手臂怎受伤了?”
李逵双眼一瞪,看向朱富。
朱富抓住时机,向史文恭、鲁智深等人行礼后说道:“众位兄长,我正欲禀告此事。”
史文恭见他欲言又止,立刻说道:“朱富兄弟,可是途中遇到麻烦?但说无妨,我们为你做主!”
“多谢众位兄长!”
朱富拱手作揖,详细讲述了事情始末,自是对刘广大加贬低,称其胆小懦弱,抛下女儿逃走。
刘慧娘在一旁听得愤懑,却又无奈,因朱富所述虽有夸饰,却多属实情。
听完朱富讲述,史文恭、鲁智深、阮小五等人互相对视一眼,尤其是提到要将刘慧娘许配给徐悟锋时,众人皆神情微变。
朱贵未曾料到自家兄弟有此念头,顿时焦虑万分,高声斥责:“兄弟,此举实不可取,山寨素有规诫,强占民女乃重罪!”
朱富忙赔笑道,目光却紧盯着史文恭、鲁智深、卞祥等人。
阮小七拍案而起,反驳道:“刘广性情暴躁,迁怒于人,自身战败逃走,怎能算是强抢民女?”
阮小五附和道:“朱富兄弟所言甚是,哥哥年近十九,换了旁人家早成家立业,正好迎娶此女侍奉枕席。”
朱富、孙安、樊瑞听闻,面露喜色。
卞祥点头称是:“老太公常盼抱孙,此女知书达理,确是良配,也能遂了老太公心愿。”
山士奇亦道:“刘广理亏在先,弃女而逃,算不得强抢民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几人表态后,杜迁、宋万、汤隆等人也随之点头附和。
在他们眼中,既然不算强占民女,那让刘慧娘做压寨夫人也显得合情合理。
史文恭转向鲁智深,问道:“大师,您怎么看这事?”
鲁智深笑着回答:“既然刘广先挑起事端,大家又都同意了,我还能有何异议?只是要看寨主的意思。”
樊瑞随即提议:“依我看,不如请太公和夫人出来,若两位长辈满意,这事也就圆满了。”
在场的人都点头附和,阮小七立刻主动请缨去请徐元中和徐夫人。
没过多久,阮小七就把两人带到了厅堂,史文恭等人安排二老坐于上座。
“见过太公、夫人!”
众多好汉一同向徐元中和徐夫人行礼。
“各位快请起!”
徐元中并未摆架子,忙招呼众人起身。
看到厅中这么多客人,他心中满是疑惑,因为刚才阮小七告诉他,为徐家寻得一位新媳妇。
儿子的婚事一直让二老牵挂,听闻阮小七的话后,虽感疑惑,但也迅速赶来。
史文恭上前说道:“太公和夫人可知,新来的朱富兄弟途中遇到刘广,只因看了他的马一眼便起了冲突,李逵也因此受伤。”
“幸亏孙安武艺超群,刘广狼狈而逃,却留下了他的女儿。
几位兄弟商议后,打算将此女献给寨主做压寨夫人。”
徐太公和徐夫人听罢,心中思量,目光落在刘慧娘和李巧奴身上。
“不知你们说的是哪一位?”徐太公开口询问。
“当然是刘家妹妹!”李巧奴轻笑一声,推着刘慧娘向前。
二老一看是刘慧娘,心中顿时喜悦。
徐太公问:“姑娘,你姓什么,叫什么?从何处来?”
刘慧娘苦笑着向二老行礼,说道:“我是刘慧娘,见过太公和夫人。
这事是我父亲的过错,我已经向你们道歉,但其他的事,我绝不能答应。”
徐夫人轻笑一声,道:“姑娘不必紧张,先讲讲你的身世吧。”
刘慧娘无奈,只得将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又补充道:“我家境 ** ,父亲也已退职归乡,实在配不上公子。”
徐太公与徐夫人却不理会这些,只觉得刘慧娘楚楚动人,举止温文尔雅,且出身清白,正合心意。
况且,如今徐家处境艰难,只要对方家世尚可、品行端正,二老也就不再挑剔,只想早日了却一桩心事。
徐夫人拉过丈夫,低声商议几句,徐太公随即点头,对刘慧娘说道:“姑娘且在山寨暂住,其他的事不急于一时。”
怎能不急?
徐元中恨不得立刻赶往池州,把徐悟锋带回来完婚,让他早日成家立业,自己才能放下心来。
自从上了梁山,二老愈发焦虑,唯恐哪日梁山有变,自家竟无子嗣延续香火。
这对老夫妻整日为此忧心忡忡,几乎神志恍惚。
刘慧娘见状,也只能叹息一声,明白自己恐怕难逃“压寨夫人”的命运。
徐悟锋浑然不知,自己的父母和山寨兄弟早已为自己挑选好了伴侣。
他与阮小二、李俊等人乘船抵达扬州时,意 ** 到了张顺。
原来张顺得到王家父子指引,回揭阳接了母亲,本欲前往梁山寻安道全,却不料在扬州巧遇李俊,得知徐悟锋就在附近。
当下,经李俊引荐,张顺得以拜会徐悟锋。
徐悟锋听闻刘唐、杨林已请到安道全,并顺手除掉了张旺、孙五,便热情邀请张顺加入梁山。
张顺钦佩徐悟锋的为人,又因自身有求于梁山,加之李俊从中撮合,遂应允入伙。
因张顺老母病重,大运河冰封,众人只能徒步而行,徐悟锋特意购置一辆牛车,供张顺老母乘坐,这让张顺感激万分。
这一路行来,众人走得十分缓慢,约莫十余日后,已入冬十一月,才终于抵达梁山水泊。
在梁山上,刘慧娘已住了近十日。
起初,众头领命人日夜看守,不许她随意走动,犹如软禁一般。
某日,徐夫人前来探望,刘慧娘乖巧地说了些讨好的话,将徐夫人哄得十分欢喜,请求外出散心。
久居小院的刘慧娘感到憋闷,几乎透不过气来。
徐夫人思虑片刻,认为梁山如孤岛般四周环水,刘慧娘身为女子,又能去往何处,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但徐夫人决定亲自陪同,并带上阮小五、阮小七两兄弟同行。
自第一场雪后,梁山水军便停止训练,与步兵一样留在岸上操练,再下水需待明年。
阮家兄弟这段时间多待在山上,徐夫人的吩咐,他们自然不敢违抗。
“这山我再熟悉不过了,嫂嫂想去哪儿?”阮小七笑着问道。
刘慧娘的脸微微泛红,正色道:“头领请勿如此说话,女儿家的名节最重要,切不可轻浮。”
阮小五也笑道:“嫂嫂多虑了,这是早晚的事。
等哥哥归来,山寨便会准备喜酒。”
阮小七点头附和:“是啊,我们已派人去郓州定制大红喜服,不久便可备齐。”
刘慧娘听二人越说越荒唐,脸色变得冰冷。
徐夫人微笑道:“你们别说了,姑娘脸皮薄,还是带我们四处看看吧。”
“好!夫人和嫂嫂随我们来!”
阮小五、阮小七带着徐夫人和刘慧娘,又招呼了几个喽啰,沿着大道往下走去。
没多久,众人来到黑风口,只见一座雄关矗立,关口前陈列着枪、刀、剑、戟、弓、弩、戈、矛等兵器,四周还堆放着擂木和炮石。
继续前行一段路后,众人到达宛子城,方圆三百到五百丈, ** 一片平坦如镜的空地,两侧各有一座大营。
当初上山时,刘慧娘只是匆匆一瞥,此刻细看之下,不禁暗暗震惊:“好大的营盘,三五万人操练也绰绰有余!”
正瞧着,只见校场上两支方阵正在操练,上千兵马随着鼓声忽缓忽急,动作整齐划一。
鲁智深身着战甲,立于高台之上,身旁是史文恭、卞祥等人,个个神情严肃,满含杀意。
随着鲁智深的号令,高台上的旗帜频频挥动,士兵们往来如云般聚散。
刘慧娘看得心跳加速,因刘广的关系,她也曾见过沂州的厢禁军,但与眼前士卒相比,相差甚远。
这般手段,梁山哪里像山贼窝点,分明比官军还要井然有序。